明代海防築城

明代海防築城

中國明代為防禦倭寇(日本海盜集團)對沿海的侵擾,在北起遼東,南至海南島的中國沿海,構築的以衛城、所城為骨幹,堡、寨、墩、烽堠和障礙物相結合的軍事工程設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海防築城
  • 始建時間:1384年
  • 築城目的:防禦倭寇對沿海的侵擾
  • 分類:海島築城、海岸築城、海口築城
簡介,詳細信息,海島築城,海岸築城,海口築城,

簡介

Mingdai haifang zhucheng
明代海防築城
fortifications of coastal defence in Ming dynasty

詳細信息

從洪武十七年(1384)起,在元代沿海設防的基礎上構築起來的,劃分為遼東、山東、直隸(今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和北平(今北京、天津和河北部分地區)七個防區。北方主要加強大沽、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的築城設施,南方以浙江和福建海岸設防為重點。據明初統計,沿海共築衛城和所城181座,下轄堡、寨、墩等達1622處。嘉靖年間,由於倭患加劇,又增築了不少據點。明代這些海防築城設施,依其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分為海島築城、海岸築城和海口築城。

海島築城

是按島嶼的大小和地形特點構築的築城設施。大島構築有以城池為中心,結合烽堠組成的環形築城體系,在澎湖等重要的島嶼上構築有炮台,台周築矮牆,牆外挖壕溝。對面積較小且位置重要、離海岸不遠的島嶼,設有水寨(如福建的烽火門、南日、浯嶼、銅山、小埕水寨),同時在島上築有防禦設施和水軍專用的物資倉庫。

海岸築城

由衛城、所城、墩台、烽堠和障礙物組成。每個衛、所防守海岸正面100~200公里,具有能獨立作戰和長期堅守的能力。除衛、所本身構築環形築城設施外,還注意外圍築城設施的構築。如定海(今浙江鎮海)的衛城(見圖[定海衛城]),牆高約7.6米,厚3.2米,周長4公里余,共有6座城門,門上建城樓,各門道內設閘門,門外有瓮城,沿城牆建有供作戰用的敵樓10座,供射擊用的雉堞2185個,城外有護城河環繞,各城門外設吊橋。定海衛城東北的招寶山(候濤山),扼甬江口,地勢險要,山上築有威遠城。衛城之外的港口築有靖海營堡,與衛城成犄角配置。墩台主要用於防守,建在衛城、所城附近或海口附近。烽堠用於望和報警,間距1.5~6公里,沿海岸配置。

海口築城

在江河的入海口兩岸,構築有城池、烽堠,通常多與江防其他築城設施相結合,構成多層的築城設施。如當時為了扼守長江口,防止倭寇船隻沿長江侵入內地,就布有三道築城線:以崇明島及其南北兩岸的太倉、吳淞、茜涇、海門為第一道築城線,構築有城池,沿海岸設烽堠;以通州(今江蘇南通)、狼山(位於南通市南)、福山(位於江蘇常熟,與狼山隔江對峙)為第二道築城線,在通州築城池,在福山上建營堡;以江蘇丹徒東的山為第三道築城線,修城池,築炮台,並派水師協同固守。此外,在海口的岸邊還有重點地埋設了地雷。在海口的近岸淺水地域布有觸發水雷和操縱水雷(見水雷)。在可通航的一些江河入海口處植有數列木樁,以防倭寇船隻駛入。
抗倭將領戚繼光、俞大猷、李遂等,曾憑藉這些海防築城設施,取得了南澳島、台州、通州等一系列抗倭戰鬥的勝利,使明代沿海贏得了50年的平靜時期(見明東南沿海抗倭戰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