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昂溪遺址

昂昂溪遺址

昂昂溪遺址,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西南25千米,松花江、嫩江匯流處沼澤地帶的沙崗上,屬於中國新石器時代以漁獵為主要經濟類型的遺址。

昂昂溪遺址由22處遺址與17處遺物點組成,總計39處。昂昂溪遺址發現大量以碧玉、石髓、瑪瑙等製作的細石器、豐富的骨器,並有少量打制或磨製的石器以及火候很低的黃褐色陶片。生產工具以各式箭鏃、投槍、魚鏢、魚叉為主,並出土魚、蛙、鹿、兔等遺骨。墓葬以陶罐、魚骨鏢等隨葬。昂昂溪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發掘較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歷史和科學研究價值。

1988年1月13日,昂昂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昂昂溪遺址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 保護級別: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III—196
  • 分類號:V—16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昂昂溪遺址屬更新世黃色細沙灰綠色淤泥的河湖相沉積,時代處於新石器時代(約11800年前)。
昂昂溪遺址大門昂昂溪遺址大門
20世紀20年代末,昂昂溪遺址被發現。
民國十七年(1928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昂昂溪遺址進行發掘。
民國十九年(1930年),中國考古學家梁思永首次在昂昂溪遺址進行考古挖掘,清理墓葬一座,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標本數百件。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昂昂溪遺址進行發掘。
2010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黑龍江省文化廳考古所及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部門的考古專家組成聯合考古工作隊,對昂昂溪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20平方米,共發掘古墓葬9座,出土100餘件文物。

遺址特點

遺址分布
昂昂溪遺址屬松嫩平原西部邊緣,西鄰大興安嶺,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嫩江中遊河道兩側約有2—8千米寬的低河漫灘,僅高出江面0.2—1.5米,低河漫灘向外側緩緩過渡為高河漫灘,高出江面3—5米。在河漫灘上分布許多起伏的沙丘,呈帶狀分布,其排列方向大體與當地盛行風向垂直,一般呈北東南西或南北向延長。在高河漫灘上有固定沙丘,呈緩崗條狀或呈圓丘形,大者長達幾百至千米,相對高度約10-15米。在沙丘間,由於風吹形成一些窪地湖沼。高河漫灘不易受洪水侵襲,並且靠近湖沼的固定沙丘較宜人類居住。固定沙丘和壟崗上,散布著大量的石器和陶片等。
昂昂溪遺址分布圖昂昂溪遺址分布圖
遺址地形
昂昂溪遺址有孤立沙丘、波狀壟崗兩種地形。
昂昂溪遺址地形昂昂溪遺址地形
孤立沙丘,各沙丘不相連線,相對高度數米至十餘米,周圍有湖沼。額拉蘇(A)、(B)、(C),莫古氣(A)、(C),霍托氣(A),紅旗營(A),昂昂溪(A)、(B)、(C),以及五福的四個沙丘均屬此類。額拉蘇屯位於昂昂溪車站西南4千米,額拉蘇(A)遺址位於屯南15公里的沙丘上。沙丘呈長橢圓形,東西長約1000米西北高而陡峭,比周圍湖沼高出約10米。丘上遺物分布不均中段北部豐富,東、南部遺物很少。最上層約有15—25厘米厚的黑沙土,下為黃沙土。前者是文化層部分已為耕土層。在架思永先生調查過的五福第一號沙丘北部大沙坑內,發現零散人骨陶片。霍托氣(A)在屯西0.5公里的西上。此丘南北長約1000米,西部高而陡,坡下湖沼長年不涸。崗西端有一大溝,溝內遺物較多,有石片、鬲足、陶“支座”、紅衣陶片魚骨、獸骨等。
波狀壟崗,即為連綿起伏的沙丘崗,遺物分布於接近湖沼的坡上,或者在崗頂。紅旗營子(A)、稻田地(A)、(B)等遺址,在同一個壟崗的西部,稻田地(A)在北,紅旗營子(A)在南,相距約5千米。榆樹屯所在壟崗南北長約5千米,崗西有大湖沼。大阿拉街的三處遺址位於一座南北長6千米的大壟崗上,崗西側為大湖沼。
註:(A)、(B)、(C)為昂昂溪遺址考古編號。
自身特點
昂昂溪遺址具有自身特點:石器原料為玉髓、瑪瑙、燧石礫石為主,偶有岩漿岩、石英砂岩;石器為錘擊法打造,也有的用砸擊法,石頭小,其中石葉占很大比例;石器類型主要為砍砸器、刮削器和雕刻器。從器型和加工反映出工具“專業化”程度很高;石製品形體較小,接近典型細石器。

文物遺存

石器
昂昂溪遺址出土石器共1335件(包括石片、石核)。依製造方法可分為壓制石器、打制石器(僅指單純使用直接打擊法製造的石器)和磨製石器三種。壓制石器共671件,是這個地區新石器時代最主要的生產工具。系用碧玉、石髓、瑪瑙和蛋白石等壓制而成。各遺址壓制石器所用各種石材的比例不同,尤以額拉蘇(A)(以石髓為主)和莫古氣(A)(以碧玉為主)的區別最為明顯。另有石片603件(包括用間接打擊法和直接打擊法打下的石片)、石核42件。現按用途分類敘述。石鏃150件,能分辨器形者112件。絕大多數為兩面加工。可分為平底、圓底、凹底和有鋌等四型。
昂昂溪遺址石器昂昂溪遺址石器
陶器
昂昂溪遺址出土陶器共6件完整器物,80件陶片。按陶質可分為灰褐泥質陶、黃褐泥質陶、.灰泥質陶四種。
灰褐泥質陶36件,陶土中含有細砂,少數內有蚌殼粉。多為素麵,紋飾有拍印不規則的三角紋、附加堆紋、劃紋、指甲紋。在囗沿殘片中,有的為圓唇外突;有的口部略外侈,下飾附加堆紋。器底有平底。多屬盆、罐類。
黃褐泥質陶32件,陶質同上。有的火候欠佳,夾“灰心”;有的色淺,且陶質細,火候較高。紋飾有拍印不規則三角紋、附加堆紋、指甲紋、剔刺紋等。器類較多,盆、缽類為直口圓唇,有的外飾指甲紋,有的口微斂。
灰泥質陶6件,陶土中含有細砂。件唇外突,一件為直口,下飾附加堆紋一周,腹部有棗核形坑點紋。一為平底。這些屬罐類。
此外,還發現六件陶質工具和裝飾品陶珠呈管狀,縱穿圓孔。直徑1.1厘米、孔徑0.2厘米,圓孔小陶餅2件。直徑2.1-23、厚08、孔徑05厘米。彈丸2件。一件表面光滑,規整,直徑1.7厘米。陶范方形。泥質黃褐陶,堅硬,兩面皆有十字形凹槽,為金屬器的鑄范。長1.1厘米、厚0.5厘米。
其它
昂昂溪遺址出土骨珠1件。磨製。管狀,直圓孔。殘長12厘米、孔徑0.25厘米。玉器2件,均殘,磨製。一件形狀同石錛,但僅存刃部,刃寬36厘米。一件為玉飾,存部分近長方形,在殘斷的一邊有二個兩面鑽孔,一孔未鑽透。長24厘米、殘寬1.7厘米,孔外徑0.25—0.4厘米。

研究價值

昂昂溪遺址考古挖掘出土大量魚骨、蚌殼和獸骨,進一步證明了當時人類是以漁獵為生存手段,發掘清理的墓葬,為研究數千年前墓葬的布局形制、葬風、葬俗等提供了實物資料。昂昂溪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發掘較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歷史和科學研究價值。特別是昂昂溪遺址的豐富文化內涵,對研究齊齊哈爾地區“史前史”,研究中國北方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聯繫,研究亞洲東北部早期人類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昂昂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昂昂溪遺址圍牆昂昂溪遺址圍牆
2002年,昂昂溪遺址博物館始建,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94平方米。
2011年5月18日上午,昂昂溪遺址博物館開館。
2017年,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實施文保工作推進,編制《昂昂溪遺址群總體保護規劃》。

歷史文化

原始文化
昂昂溪遺址原始文化有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原始社會時期遺址是長期形成的,地表暴露的遺物不是同一個時期的。昂昂溪遺址細石器文化時間較早,以五福(C)的兩座墓葬為代表的早期遺存。在昂昂溪遺址發現的紅衣陶片、鬲、“支座”、陶范等則屬晚期遺物。1957年10月,黑龍江博物館在嫩江下游左岸的調查中,發現有的遺存早於官地遺存畫。昂昂溪遺址原始文化有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官地墓葬代表晚期遺存。昂昂溪遺址和嫩江下游、松花江中游兩地區的銅石並用時代(或更晚)的遺存有較為明顯的共性。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昂昂溪遺址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附近,松花江、嫩江匯流處沼澤地帶的沙崗上。
昂昂溪遺址
交通
齊齊哈爾市——龍華路——永安大街——齊昂公路——111國道——昂霍公路——昂昂溪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