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預警雷達

早期預警雷達

早期預警雷達(early warning radar) 用於早期發現洲際飛彈、潛地飛彈和遠程轟炸機等目標的遠程雷達,按其平台可分為地基雷達和海基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早起預警雷達
  • 外文名:early warning radar
  • 屬於:遠程雷達
  • 組成:地面雷達預警網
  • 作用:早期發現飛彈、轟炸機等目標
  • 套用學科:電子科學、大氣科學等
介紹,作用,預警雷達,部署要求,

介紹

早期預警雷達(early warning radar) 用於早期發現洲際飛彈、潛地飛彈和遠程轟炸機等目標的遠程雷達。早期預警雷達是地面雷達預警網的組成部分,在其責任方位觀測區的俯仰角上形成波束搜尋扇面,不間斷地對空監視,將探測到的上千個飛行體編成星曆表,按衰變期不同,濾除衛星、隕石和極光等空間目標。一旦發現有可疑的來襲目標時,立即增加探測次數,算出來襲目標的彈著區和落地時間,估計威脅程度,並開始向空間防禦中心報警,同時將目標參數送給目標截獲和識別雷達,供反飛彈攔截系統和防空系統參考。早期預警雷達大致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60年代採用固定陣面的機電掃描和拋物面單脈衝體制和70年代以來的電掃描體制。隨著技術的進步,早期預警雷達正向著提高抗核能力、加大目標容量、提高抗干擾能力的方向發展。
早期預警雷達早期預警雷達

作用

早期預警雷達的作用距離為4000~5000公里,對洲際飛彈能提供15~25分鐘的預警時間,對潛地飛彈能提供2.5~20分鐘的預警時間。對距離為400~600公里、高度40公里以下的巡航速度的轟炸機,能提供20~30分鐘的預警時間。早期預警雷達大致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60年代採用固定陣面的機電掃描和拋物面單脈衝體制。大型固定陣面機電掃描體制的早期預警雷達採用截拋物面天線,對錐形彈頭的作用距離約為4800公里,在俯仰面上形成雙波束。大型拋物面單脈衝體制的早期預警雷達的拋物面天線,口徑達25米。它對1平方米目標的作用距離為3200公里。
70年代以來,電掃描成為預警雷達的主要體制。它又分為頻相掃描體制和相控陣體制兩種。頻相掃描體制的早期預警雷達的天線陣列寬300米、高15米、峰值功率10兆瓦、作用距離為 5000公里。有一種對潛地飛彈早期預警的全固態相控陣雷達,它的工作頻率為420~450兆赫,收發陣分開,採用共饋式陣面、低旁瓣,作用距離為5500公里,能對付射程為7800公里的潛地飛彈。早期預警雷達的發展方向是:採用全固態化相控陣體制、提高抗核能力、加大目標容量和採用分散式結構體系的計算機;設計複雜的發射波形,自適應於地面雜波、海浪雜波和各種干擾環境,提高抗干擾能力。

預警雷達

預警雷達屬於一種遠距離搜尋雷達,一般都採用12兆瓦以上的超高發射功率、高几十米寬幾百以上的電動掃描天線陣列,工作頻率在超高頻(UHF)和甚高頻(VHF)波段,用以減少大氣收的損耗。因此作用距離可達幾千公里,再配上相應的高性能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能在搜尋的同時跟蹤100~200個目標,主要用來發現遠、中、近程彈道飛彈,測定其瞬間位置、速度、發射點和彈著點等關鍵參數,為最高軍事機關提供飛彈預警情報。

部署要求

TBM(戰術彈道飛彈)的預警跟蹤主要由天基紅外預警衛星、早期預警雷達、制導雷達(或多功能雷達)分段配合協同完成,有些情形下還需要中繼跟蹤雷達的接力跟蹤。在沒有天基紅外預警衛星的情況下,也可採用天波超視距雷達承擔TBM助推段的探測任務,或將早期雷達前置部署以儘早實現對TBM的預警。
關於雷達部署,國內外文獻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如何消耗最小的能量實現對區域的充分有效覆蓋;
2)研究考慮地理環境條件下感測器的最佳化配置問題;
3)多感測器的配置規劃及其對目標跟蹤精度的影響等;
4)基於不同角度的雷達反隱身、抗干擾最佳化部署研究;
5)不同角度下的雷達組網問題分析與部署研究。
這些方法主要是面向技術角度,不是針對反導需求。針對反導需求的雷達部署研究資料較少,主要從最近目標指示點和雷達頂空盲區2個角度對目標指示雷達的部署要求進行了分析。
早期預警雷達部署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雷達部署應為反導系統提供必須的預警時間;應能對TBM可能的發射區域進行全面監視;早期預警雷達還需要與其它感測器配合,以實現探測區域的分段銜接等。此外還有很多別的因素要考慮,如雷達探測精度需求和雷達交接班需求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