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扁鯊

日本扁鯊

日本扁鯊,學名:Squatina japonica (Bleeker, 1858),為琵琶鯊科、琵琶鯊屬的一種魚類。體平扁,延長,普通體長1米以內,大者可達1.5米。頭寬扁,頭長小於頭寬,約為全長的1/5,頭側具薄膜突起;尾頗寬,向後漸狹,尾柄下側具一皮褶,伸達尾基後方,尾長比頭和軀幹稍長。主要分布於黃海、渤海和東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日本扁鯊
  • 拉丁學名:Squatina japonica (Bleeker, 1858)
  • 二名法:Squatina japonic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扁鯊目
  • 亞目:扁鯊亞目
  • :琵琶鯊科
  • :琵琶鯊屬
  • IUCN保護級別:VU 易危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吻寬短,廣圓,稍突出於正是頜前方,前緣中部略凹入,腹面在上頜上方具深溝。眼小,卵圓形,背位,無瞬褶;眼間隔比噴水孔間隔為小。鼻孔小,位於吻端兩側,外鼻瓣簡單,薄膜狀,後緣細裂不顯著里鼻瓣具2個平扁須狀突起,在外側者較寬大,邊緣薄膜狀,細裂;在里側者狹小,口亞前位。淺弧形,口寬比噴水孔外側音質距離稍大,上下唇褶都很發達。下頜外側後方具一深溝。上下頜牙同型,基底寬大,齒頭狹尖,邊緣光滑,三角形,向後延伸;3行在使用,上下頜每側每行9~10牙。噴水孔比眼稍大,橫橢圓形;噴水孔至眼的距離與眼徑相等(幼體),或大於眼徑1.5倍(成體);鰓孔5個,很寬大,側腹位,下部轉入於腹面,最後一個位於胸鰭基底前方。在噴水孔間隔中間具圓形的內淋巴管孔一對。
日本扁鯊
背鰭2個,幾同型同大,外緣斜直,上角圓形,後緣平直或圓凸,下角圓鈍;第一背鰭起點距腹鰭基底後端比距第二背鰭起點稍近或相等;第二背鰭起點距第一背鰭基底比第二背鰭外緣長為小(幼體),約相等或稍大(成體)。尾鰭寬短,帚形,上葉比下葉大,前緣斜直,後緣凹入;下葉前、中、後部連合,邊緣斜直,與上葉連線。腹鰭頗寬大,起點距胸鰭基底為其基底長2/3,前緣圓凸,後緣斜直,外角圓鈍,里角延長尖突;鰭腳寬扁,向後狹小,後端鈍尖。胸鰭很寬大,前緣圓形凹入,前端成一角狀突出,外緣和後緣構成一直角,里緣圓凸。鱗細小,基部寬大,齒頭尖銳,背面正中線上自頭後至尾鰭基具一縱行粗大結刺;眼前、眼上、眼後的鱗較大;雄性成體胸鰭外緣與後緣的邊區,具一大群鉤刺,刺頭向後或向里,在腹鰭前緣邊區具一大群小鉤刺。胸鰭和腹鰭腹面外側各具鱗一縱條,尾部腹面除前端外,均具細鱗。

生活習性

常淺埋於泥沙中,頭部露出,靜待魚類到來,起而捕之。身體常分泌大量粘液,以去除泥沙。行動滯緩,不善游泳。食魚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

分布範圍

黃海渤海東海朝鮮日本沿海也有分布。

生長繁殖

卵胎生。胎兒具很大卵黃囊,卵黃管粗短,每產10多仔。

經濟價值

為黃海和東海次要經濟魚類,在黃海產量較大,為漁業捕撈對象之一。東海產量較少,為底曳網兼捕魚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