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共雕塑的觀念與方法(一本2018年04月17日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日本公共雕塑的觀念與方法(一本2018年04月17日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日本公共雕塑的觀念與方法》是一本2018年04月17日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雲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公共雕塑的觀念與方法
  • 作者:趙雲川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4月17日
  • ISBN:978750395914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日本公共雕塑發展歷史作為研究對象,對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公共雕塑的發展歷史做了系統的梳理,該書資料翔實,有圖片1000餘幅,是研究日本公共雕塑的很好的教材。

圖書目錄

前言 /1
第一章 日本公共雕塑的回溯—銅像的流行 /1
第一節 明治時期的銅像 /2
一、現代國家和大作主義 /2
二、作為國家雕塑的紀念性銅像 /5
第二節 銅像的盛行與消亡 /15
一、統制約束下的“公共”雕像 /15
二、銅像設定中平常性與功利性的悖論 /17
第二章 “二戰”後城市雕塑的興起 /21
第一節 戰後城市雕塑主題的新取向 /22
一、以和平為主題的城市雕塑 /22
二、持續展開的全國性和平紀念碑雕塑設定運動 /26
第二節 野外雕塑展的濫觴和野口勇的啟示 /36
一、初期的野外雕塑展 /36
二、野口勇的啟示 /38
第三章 雕塑設定事業的發展期(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 /49
第一節 20世紀60年代的公共雕塑設定事業 /51
一、宇部市—“野外雕塑展”與設定事業結合的先行者 /51
二、神戶市的“現代日本雕塑展”與雕塑設定事業 /51
三、 箱根森林雕塑美術館的建設 /60
第二節 20世紀70年代的雕塑設定事業 /73
一、北海道諸城市的探索 /74
二、 長野市—作為文化雕塑的登場 /83
三、八王子市—雕塑論壇與設定事業的合體 /91
四、仙台市—定做方式的確立 /94
五、橫濱市—民間主導型與城市設計中的設定事業 /94
第四章 雕塑設定事業的興盛期(20世紀80年代) /99
第一節 20世紀80年代前期的設定事業 /100
一、依據都市規劃推進雕塑設定事業 /100
二、20世紀80年代前期的特徵 /111
第二節 定做方式、雕塑論壇、野外雕塑展的拓展與改良 /112
一、定做方式的傳承與改良 /113
二、雕塑論壇的擴大 /121
三、野外雕塑展的拓展 /131
第三節 戶外雕塑公園或美術館的再開發 /149
一、美原高原美術館 /149
二、札幌藝術之林 /153
三、“Moere沼公園”及其他 /155
第五章 雕塑設定事業的緩行期(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 /167
第一節 集中型設定事業的進展 /168
一、散布型 /168
二、集中型 /169
第二節 城市街區中“集中型”設定的個案 /178
一、“FARET立川” /178
二、東京都新都廳舍的設定事業 /188
三、新宿I-Land公眾美術計畫 /194
四、東京國際會議中心 /198
五、六本木之丘 /202
六、“集中型”設定中的集體策劃與獨立策劃 /207
第三節 田園地域中的雕塑設定事業 /208
一、田園地域中的新嘗試 /208
二、田園地域設定中的實例 /209
三、田園地域設定事業的特性 /214
第六章 個案研究—宇部市和仙台市的雕塑設定事業 /219
第一節 宇部市的雕塑設定事業 /220
一、宇部市設定事業的背景 /220
二、“用雕塑裝飾城市的事業” /221
三、野外雕塑展與雕塑設定事業的展開 /223
四、成功的要因和存在的問題 /234
第二節 仙台市的雕塑設定事業 /240
一、計畫的背景與《杜與雕塑》 /240
二、基本構想與雕塑委員會的主導作用 /242
三、市民的反應和評價 /243
四、“仙台模式”特點與長處 /250
第七章 個案研究—“環境造型Q”和“環境美術研究所” /255
第一節 環境造型Q /256
一、環境造型Q與“共同創作” /256
二、環境造型Q的作品分析 /257
三、環境造型Q的理念與方法 /265
第二節 環境美術研究所 /267
一、關根伸夫與環境美術研究所 /267
二、環境美術研究所的創作實踐 /269
三、關根伸夫的創作思想 /278
第八章 雕塑設定事業的總結與評價 /285
第一節 成功因素及設定觀念和方法的進步 /286
一、成功的諸多因素 /286
二、設定觀念上的進步 /288
三、設定方法的進步 /298
第二節 雕塑設定事業的滯緩及其原因 /308
一、滯緩的外在原因 /308
二、設定事業公共性的缺失及其悖論 /312
三、設定事業與公眾性問題 /321
第九章 雕塑設定事業的公共藝術內涵和對現代日本雕塑的貢獻 /335
第一節 設定性雕塑的公共藝術內涵 /336
一、設定性雕塑與公共藝術內涵的廣義與狹義 /336
二、真假參半的日本公共藝術 /341
第二節 雕塑設定事業對日本現代美術的貢獻 /347
一、以設定事業為平台,培養出大量的雕塑家 /347
二、開創現代雕塑的多元盛世 /356
三、催生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日本雕塑文化 /372
第十章 公共雕塑的後期管理 /381
第一節 後期管理的前因後果及其複雜性 /382
一、設定觀念、方法與後期管理的因與果 /382
二、公共雕塑後期管理常遇到的問題 /386
第二節 後期管理的實施 /390
一、管理的方法 /390
二、戶外雕塑調查保存研究會的活動 /391
第三節 個案研究—札幌雕塑美術館友之會 /393
一、友之會的成立及其理念 /393
二、友之會展開的工作與活動 /395
三、支撐友之會持續活動的“會則” /402
四、友之會的啟示 /404

作者簡介

趙雲川,1985年、1988年分別獲中央工藝美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士、碩士學位。1988年至今任教於北京服裝學院,2001年晉升為教授。1991—1992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修,1994—1995年日本文化女子大學客座研究員,2005—2006年東京藝術大學客座研究員。2007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美術學博士學位。2003年至今受聘為北京服裝學院藝術學理論學科帶頭人。教育部高校美術學專業教指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資深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