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濟(易經六十三卦)

既濟(易經六十三卦)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既濟”是易卦名,為上坎下離。“離”,男也,卦中虛為真陰,故男外陽而內陰;“坎”,女卦,滿為真陽,故女外陰而內陽。坎離交媾,采真陰以補真陽,則純陽矣,故以“既濟”名篇。此外還有已經結束,目的已達到的意思。

《易》卦名,解題,原文,

《易》卦名

離下坎上。
既濟jì jì
《易·既濟》:“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孔穎達 疏:“濟者,濟渡之名,既者,皆盡之稱。萬事皆濟,故以既濟為名。”《老殘遊記》第十一回:“坎水陽德,從悲天憫人上起的,所以成了個既濟之象;兌水陰德,從憤懣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個革象。”
指皆濟,已完
郭沫若 《百花齊放》詩序:“這裡有‘既濟、未濟’的味道,完了又沒有完。”

解題

既濟,目的已經達到也。
《序卦傳》說:“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能夠超過別人,當然也就是意味著一定的成功,所以《既濟》卦緊隨
《小過》卦而來。
但是水火相生也相剋,事物有成就有毀。救火時雖然火被滅掉了,但要面對的卻是一片狼藉的透濕廢墟。女人提著裙子過河,河雖然過去了,但是裙子的後面還是打濕了。高宗伐鬼方,仗雖然打勝了,自己的損失也是十分巨大。
一個目的達到了,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伴生的問題。想要得到的得到了,不想要的也會跟著來。這就是本卦的啟迪。

原文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
凡陰陽各安其所,則靜而不用。將發其用,必有以蘊之者。水在火上,火欲炎而不達,此火之所以致其怒也。陰皆乘陽,陽欲進而不遂,此陽之所以奮其力也。火致其怒,雖險必達;陽奮其力,雖難必遂:此所以為“既濟”也。故曰:“既濟,亨小者,亨也。”言小者皆在上而亨,大者皆在下而否也。
“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坎”上而“離”下,剛柔正也;陰皆居陰,陽皆居陽,位當也。“剛柔正而位當”,則小者不可復進,以貞為利也。
“初吉”,柔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柔皆乘剛,非正也;以“濟”則可,“既濟”,則當變而反其正,以此終焉。止而不變,則亂矣。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既濟”者,難平而安樂之世也,憂患常生於此。
上六:濡其首,厲。
《象》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既濟”之上六,畢濟之時也。而以陰居之,未免於危也。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東”、“西”者,彼、我之辭也。祭未有水殺牛者,而雲“殺牛”,不如禴祭,何也?曰:禴祭,時祭也。國之常事而殺牛者,非時;特殺而祭,以求福者也。小人以為禴祭常事,不足以致福,故以非時殺牛而求之,而不知時祭之福,不求而大來也。人之情,在難則厭事;而無難之世,常不能安有其福。故聖人以為“既濟”之主,在於守常安法而已,求功名於法度之外,則《易》之所謂殺牛也。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繻”,當作“濡”。“衣袽”,所以備舟隙也。四居二陽之間而不相得,故備且戒如是也。卦以“濟”為事,故取於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曰:“三年克之”,憊也。
“未濟”,方其未出於難也。上下一心,譬如胡越同舟而遇風,雖厲民以犯難可也。及其“既濟”,已出於難,則上之用其民也,易以致怨;而下之為其上用也,易以致疑。故“未濟”之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而“既濟”之九三,以是為“憊”也。“未濟”之主在六五,而九四為之臣,有震主之威者也,其威不用之於主,而用之於“伐鬼方”,雖三年之久,未見其克,不克也而猶賞之以大國者,以難未平也。若出於難,則臣必用其威於主,而主亦疑其臣矣。“既濟”之九三,以九五為主,臣主皆強,故曰“高宗伐鬼方”,以見三之為五用也。雖以高宗之賢,三年而後克之者,“既濟”之世,民安於無事而不可用也。“未濟”之賞以大國也,豈嘗問其君子小人哉?有功斯國之矣;而“既濟”則“小人勿用”,蓋已疑其臣矣。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安樂之世,人不思亂,而小人開之。開之有端,必始於爭;爭則動,動則無所不至。君子居之以至靜,受之以廣大,雖有好亂樂禍之人慾開其端,而人莫之予,蓋未嘗不旋踵而敗也。“既濟”爻爻皆有應,六二、六四居二陽之間,在可疑之地,寇之所謀;而六二居中,九五之配也,或者欲間之,故竊其“茀”。“茀”者,婦之蔽也;婦喪其茀,其夫必怒而求之,求未必得,而婦先見疑。近其婦者,先見詰,怨怒並生,而憂患之至不可以勝防矣。故凡竊吾茀者,利在於吾之逐之也,吾恬而不逐,上下晏然,非盜者各安其位,而盜者敗矣。故曰:“勿逐,七日得。”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象》曰:“曳其輪”,義“無咎”也。
“濟”者,皆自內適外,故“既濟”、“未濟”皆以初為尾,以上為首。“曳”者,欲行而未進之象也。初九方行於險,未畢濟者也,故“無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