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美夫

施美夫(George Smith,1815~1871),又譯史密夫、四美等,英國聖公會來華傳教士,香港聖公會首任主教,亦是香港的首任教育部門長官。1844年9月25日,施美夫抵達香港,通過對各通商口岸進行實地考察後,確定寧波為該差會在中國的傳教中心。在寧波期間,他經常來舟山考察與傳教。由於健康原因,他被迫返回英國,於1847年出版了他在華期間的記事(Narrative),中文書名全稱翻譯為《1844、1845、1846各年代表大英聖公會調查訪問中國各通商城市及香港和舟山諸島記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美夫
  • 外文名:George Smith
  • 生卒:1815年6月19—1871年12月14
  • 地位:香港現代教育的先驅
  • 宗教機構:英國聖公會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四美畢業於牛津大學(碩士),加入牧師隊伍後,他成為了英國聖公會派往中國的傳教士。
1844年6月初,四美帶著先查明中國各傳教站運作情況的指示,離開英國前往他的傳教地。9月底,他來到到香港,之後在此及周邊包括廣州、澳門在內的地區盤桓了數月。
1845年5月25日,他和文惠廉主教全家一起屬開香港,6月16日抵達上海。在上海住了大約10天后,四美前往寧波,並打算在此安頓下來。但三個月後,他卻因為健康原因被迫離開,10月12日回到上海,之前還去過兩次舟山。為了到其他口岸考察,四美於27日乘船南下,在舟山一帶停留至12月9日,15日抵達福州
1846年1月10日,四美來到廈門,並在當地住了6個星期,2月27日抵達香港。3月,他又去了一次廣州,由於健康原因, 四美亟需轉換生活環境,於是他在該年夏天離開中國。10月6日回到英國。在英國期間,他被授予神學博士學位。
1849年5月29日,四美在坎特伯雷大教堂被授予聖職,出任新成立的中國維多利亞教區主教。與此同時,他同大英聖書公會的秘書布朗黛藍牧師(Rev. A. Brandram)的女兒結婚。11月6日,四美夫婦同孟可美牧師(Rev. E. T. R. Moncrieff)、岳牧師(F. F. Gough)以及溫敦牧師(w. welton)和札成牧師(Mr. R. D. Jackson)一起乘坐“喬治· 速洛克爵士號”(sir George Pollock)從朴茨矛斯出發, 1850年3月2生日抵達香港。9月23日, 四美乘坐英國皇家蒸汽船“列那狐號”(Reynard)前往中國北部,以主教身份視察各領事口岸。途中,他為了改善在琉球的傳教士貝特南醫生(Dr. Betelheim)的環境,曾在該地作短暫停留。10月14日, 四美到達上海。在上海小住了一段時間後,起程南下,先後前往寧波、福州,最後於12月19日抵達香港。
1852年的夏天,他再次來到上海。 1853年,他在上海一帶居住了5個月,直到這一年的最後一天才返回香港。1854年下半年,他又去了一次福州和上海。1855年,四美返回英國,次年返華。1858年,他再度到上海及其他口岸考察。
1860年3月4日,他從香港來到上海,4月7日離開上海前往日本,並在日本的長崎、神奈川以及江戶待了兩三個月。之後,他起程前往加利福尼亞,繼而到巴拿馬,再從巴拿馬灣乘蒸汽船到紐約,10月16日抵達南安普頓。
1861年11月,四美返回香港。1862年4月北上北京,6月南下途中在上海停留。
1864年,他最終從主教之位上退下,返回英國。1871年12月14日在英國安息主懷。他被譽為是香港現代教育的先驅。

主要事跡

1845年8月12日,施美夫從寧波出發抵達舟山。在定海住了一段時間後,於11月5日起身拜訪普陀山的佛教僧侶。在《五口通商城市遊記》“訪問舟山”一章中,施美夫發現了羅馬天主教佛教在儀式方面的相似性:“羅馬天主教神父,凡是誠實坦率的,必然會對天主教和佛教在宗教形式方面的相似之處感到困惑不解。和尚廟、尼姑庵與男、女修道院,和尚戒色與神父禁慾、剃度與削髮、袈裟與長袍、僧帽與冠冕、佛珠與念珠、地獄與煉獄之說,焚香搖鈴,誦經吟詠,拜佛與祈禱用的均是無人能懂得的語言,在和尚廟與天主教堂祭奠亡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所尊崇的女神之頭銜,一為‘觀音’、一為‘聖母’,懷中各抱著一男孩,神態酷似,坦誠之人無不一目了然。細節如此之相似,雖然有助於使佛教徒皈依天主教,卻難免會讓人困惑。這一問題有時顯得無從解釋,以至於從前有個羅馬天主教傳教士百思不得其解,曾斷言道,佛教必定是撒旦為抗衡基督教而建立的體系,必定是撒旦的總計畫,以此阻礙傳播基督教信仰。”

個人作品

中文
1. 《耶穌聖教洗禮規式》(Adult Baptismalservice),9頁;香港;1851年。在這份冊子中,禱告文以及問答內容等印成黑色,而指導性文字則印成紅色,就像古時候的禮拜規則一樣,“God”一詞在該冊中譯為“天神”。
2. 《耶穌聖教禱告文》(Prayer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21頁;香港;1854年,這僅是麥都思翻譯的《禱告文》的選本。
英文
3.A Narrative of an Exploratory Visit to each of the Consular Cities of China,and to the Islands of Hongkong and Chusan,in behalf of the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in the_years 1844,1845,1846(《1844、 1845、 1846年代表聖公會前往中國各領事口岸以及香港島和舟山群島考察的記述》),8開本;xvI+532頁;倫敦;1847年,有12張插圖和一張摺疊地圖,後在紐約重版。該書簡稱《五口通商城市遊記》。此書並非僅僅是一部傳教記事。施美夫對開放的五口通商城市的考察主要目的是“為英國教會其他傳教士們鋪平道路”。為此,他在《五口通商城市遊記》中“收集統計資料,記錄綜合性觀察,提供詳盡數據,以便對該國社會、政治及倫理道德各個方面作一正確評估。”《五口通商城市遊記》一書共有三十六章,除分別據實記錄了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五處通商口岸——廣州、上海、寧波、福州、廈門的概況和所見所聞外,還專列了香港和舟山情況介紹。其中第十五、十八、二十章的標題分別為訪問舟山、舟山概況、訪問普陀聖島,詳細地描繪了舟山的自然地理、風土人情、生產活動宗教信仰和社會制度。
4.Hints for the Times;or,the Religions of Sentiment,of Form,and of Feeling,contrasted with vita1 Godli-ness(《時間的暗示》)。
5.Lew-chew and the Lew-chewans;being a Narrative of Visit to Lew-ghew,or Loo-choo,in October,1850(《琉球和琉球人: 1850年10月琉球考察記》), 12開本;vIII+95頁;倫敦;1853年。
6.The.Xationa1 Religion of China,as illustrative of the proper Word for translating GOD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中國的國教: God”一詞正確中文譯名的解釋》),這是1853年10月20日維多利亞教區主教在上海對英國聖公會牧師所作訓示的摘要,4開本;12頁;上海;1853年,該文最初刊載於兩期《北華捷報》上。
7.A Charge delivered tothe Anglican Clergy inTrinity Church at Shanghae,on March 16th,1860(《1860年3月16日在上海三一堂對聖公會牧師所作的訓示》), 19頁;上海;1860年。
8.Ten weeks in Japan(《日本十周記》),8開本;xvI+459頁;倫敦;1861年,該書有8幅插圖和一張摺疊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