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古文

於都古文

於都古文是江西省的傳統曲藝曲種之一。流行於江西南部地區和鄰近的湖南、福建、廣東一些城鄉。相傳清道光年間已在於都盛行,演唱者多為盲藝人,以演唱“古戲文”改編的曲目為主,因而簡稱“古文”。於都古文以唱為主,說唱結合。唱腔因伴奏樂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於都古文,清道光流行於都,多為盲人用當地方言演唱,演員、樂師系一身,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用勾簡式漁鼓、竹板、小鼓伴奏。一般4句,上、下對應,即興表演成份多。常見的是以木梆或漁鼓、小鼓擊節的徒歌形式,以唱中夾說、說中有唱、轉換靈活自然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都古文
  • 遺產編號:Ⅴ-6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 申報日期:2006年
基本信息,曲藝簡介,歷史溯源,表演形式,曲藝形式,主要特徵,生活現狀,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於都古文
所屬地區: 江西 · 贛州 · 于都縣
申報人/申報單位:于都縣文化館
遺產級別:

曲藝簡介

主要流行於江西南部地區和鄰近的湖南、福建、廣東一些城鄉。相傳清道光年間已在於都盛行,演唱者多為盲藝人,以演唱“古戲文”改編的曲目為主,因而簡稱“古文”。於都古文以唱為主,說唱結合。唱腔因伴奏樂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常見的是以木梆或漁鼓、小鼓擊節的徒歌形式,以唱中夾說、說中有唱、轉換靈活自然見長。後來興起以勾筒(形似二胡,琴筒較大)伴奏的形式,唱腔吸收了贛南民歌,曲調比較豐富,有常用曲牌20多支。傳統曲目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大多是演唱三、四小時的中篇,有《珍珠塔》、《朱買臣》、《秦香蓮》《秦香蓮》等30餘部。在演唱正曲之前,還常編唱一些小段,稱為“十八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古文藝人曾以“十八搭”形式編唱過《送郎當紅軍》、《抗日救國》等曲目,動員工農民眾參加革命鬥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一些傳統曲目進行了初步整理,並編唱了《蕭飛買藥》、《母女會》等新曲目。
於都古文於都古文

歷史溯源

于都縣地處江西省贛州市東部,貢水中游,縣域總面積2893平方公里,總人口90.2萬轄9鎮14鄉,是贛州人口大縣。於都是客家人的主要集居地,且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出發地,人文景觀非常豐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產生了許多優秀的文化藝術,於都古文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於都古文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一直是贛南地區極為流行的一種民間曲藝,山鄉僻壤,婦孺皆知。演唱古文的人,多是雙目失明者,以演唱古文來做為謀生的手段。他們演唱的大都是一些流傳於民間的古老傳說、神話和歷史故事等,當地民眾又稱之為“唱傳本”。其主要曲目有《趙玉林》、《珍珠塔》、《賣花記》、《絲帶記》等三十餘本。

表演形式

於都古文因大多由一名盲藝人獨自完成表演,所以在服裝、道具方面沒有過於複雜的要求。使用的樂器一般為勾筒(贛南地區的一種絲弦樂器)、二胡、竹板、梆子、漁鼓、小鼓等,有時也會出現嗩吶,有的藝人甚至身兼數職,將多種樂器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充分地運用四肢對其進行演奏,令觀眾嘆為觀止。
於都古文於都古文
舊時的古文藝人,都沿襲傳統的唱法,一般以“自從盤古開天地,一朝天子一朝臣”為開場白,後來逐漸發展為以“十八塔”為序幕。所謂“十八搭”就是演唱者根據聽眾對象,結合當時時宜,針對性地來一段小唱,以此安定和吸引聽眾,然後引出曲目、人物和揭示主題。緊接著轉入正本。演唱者藉助面部表情、聲調唱腔,真實細膩地描述山川萬物,抒發喜怒哀樂,渲染環境氣氛,評述功過是非。在樂器的伴奏下,唱中帶說,說中有唱,為了表現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在道白時,藝人要喬裝男、女、老、少性格和口音的不同,分別敘述,有時還會用樂器模仿活動時發出的不同聲音,如敲門、切菜等。從而,把故事情節、人物的音容笑貌等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強烈地感染聽眾,使他們能夠倍感逼真、親切、產生共鳴。
贛南,有著約占江西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的沃土蘊藏著豐富的客家文化。數百年,乃至近千年的歷史沉澱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時隱時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還在繼續沉澱或正在消失。因而發掘研究這些文化成為我們這代贛南人不可忽視的歷史責任。

曲藝形式

戲劇、民歌和曲藝
明清以來流行著不少土生土長豐富多彩的戲劇曲藝等藝術。有贛南採茶戲、寧都採茶戲、東河戲、贛州南北詞、興國南北詞、於都道情等,其中以贛南採茶戲影響最大。贛南採茶戲形成於明末清初安運縣九龍山一帶的茶區,藝人在演藝中將粵東傳入的採茶燈融於贛南的燈彩藝術之中。經過長期錘鍊,到清初時就從唱茶歌、舞茶燈的原始形態衍變、創造形成了有簡單情節,以大姐、二姐、茶童三個人物角色表演的最早贛南採茶戲--三角班。由於採茶戲源於勞動人民,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所以發展很快,迅速傳入到信豐、於都、石城、贛縣等地。清乾隆年間,贛南採茶戲向外傳播成為贛中、贛東、湘中、閩西、閩北、粵東、粵北及廣西一帶的流行戲劇。
贛南採茶戲的舞蹈形態組合有三大部分。一是醜中見美的矮子步;二是風韻獨特的單袖簡;三是優美動人的扇子花。這些舞蹈動作皆來源於山區的生活,她的傳統劇目有82種,分燈戲和雜套戲二大類?quot;燈戲"即茶燈戲,代表劇目是《九龍山摘茶》;雜套戲的代表劇目是以《反情》、 《賣雜貨》 、《上廣東》、《大勸夫》組成的“四大金剛”和以《肖妹子》、《補皮鞋》、《釣拐》、《老少配》組成的"四小金剛"。贛南採茶戲到清代中期,開始受到地方官府的歧視和打擊逐漸衰退。1949年以後發掘民間優秀傳統文化,贛採茶戲又重新得到光大成為江西的兩大地方劇種之一。1979年傳統劇目《茶童戲主》由上海人民製片廠攝製搬上銀屏,蜚聲全國鹵嗑縋俊對趺刺覆宦!《釣拐》先後獲省、地、國家獎還灌成唱片。《試妻》獲1992年文化部藝術局全國戲劇小品比賽二等獎。大型贛南採茶戲《山歌情》1994年獲文化部第四屆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贛南採茶戲已經成為贛南客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劇種。
於都古文於都古文

主要特徵

於都古文,清道光流行於都,多為盲人用地方語言演唱,演員、樂師系一身,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用勾簡式漁鼓、竹板、小鼓伴奏。一般4句,上、下對應,即興表演成份多。
於都古文於都古文

生活現狀

但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電視已走進千家萬戶,於都古文也隨之失去原有的市場,所以,說唱古文的藝人後繼乏人,而一些名藝人不斷老化,且已死亡。至目前為止,於都說唱古文的藝人廖廖無幾,於都古文瀕臨消失。
於都古文於都古文
2007年9月11日,贛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計37項)經贛州市人民政府審查並正式公布。其內容涵蓋了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7個類別。
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從2005年起贛州市全面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並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工作,在此基礎上,由各縣(市、區)申報,經贛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評審,先挑選了一些項目報贛州市人民政府審查確定作為贛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後從名錄中篩選了安遠縣南鄉大堂音樂等項目申報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促進先進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精神,省文化廳確定的江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計62項)已經省政府同意,現予公布。
希望各地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切實做好本地區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工作,並逐步建立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