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三維目標教學操作叢書·國小數學

新課程三維目標教學操作叢書·國小數學

《國小數學》內容簡介:學校教育中,每個學科在向學生傳授特定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就是有效的學校教育,這就是新課程三維目標融合的實質!

基本介紹

  • 書名:新課程三維目標教學操作叢書•國小數學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181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田京旗 李亦菲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3104710, 730310471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國小數學》:高效能的教學取決於教學事件整合三維目標的水平
學校教育中,第個學科在向學生傳授特定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就是有效的學校教育、這就新課程三維目標整合的實質!
博士後科研項目“新課程三維目標整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

圖書目錄

緒論:為整合三維目標而教學
第一章 國小數學三維目標整合概述
第一節 數學能力概覽
第二節 國小數學核心任務概覽
第三節 國小數學三維目標概覽

第二章 “數的認識”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數的認識”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數的認識”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數的認識”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數的認識”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數的認識”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三章 “數的運算”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數的運算”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數的運算”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數的運算”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數的運算”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數的運算”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四章 “常見的量”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常見的量”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常見的量”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常見的量”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常見的量”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常見的量”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五章 “式與方程”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式與方程”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式與方程”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式與方程”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式與方程”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數與式”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六章 “圖形的認識”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圖形的認識”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圖形的認識”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圖形的認識”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圖形的認識”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圖形的認識”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七章 “測量”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測量”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測量”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測量”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測量”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測量”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八章 “圖形與變換”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圖形與變換”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圖形與變換”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圖形與變換”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圖形與變換”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圖形與變換”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九章 “圖形與位置”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圖形與位置”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圖形與位置”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圖形與位置”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圖形與位置”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圖形與位置”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十章 在“統計”中整合三維目標
第一節 “統計”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統計”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統計”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統計”教學中整合三維目標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統計”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第十一章 “可能性”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整合
第一節 “可能性”教學中的知識內容概覽
第二節 “可能性”教學中的核心任務分析
第三節 “可能性”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概覽
第四節 在“可能性”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節 對“可能性”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評價
後記

後記

2009年2月底,開學伊始,我們榮幸地接受了李亦菲博士的邀請,參與了《國小數學三維目標教學操作》的撰寫工作。我們曾經多次學習有關“三維目標”的相關文章,感覺是那么得深奧,至於寫書,更覺得那是專家才能做到的事情,我們能行嗎?在李亦菲博士的鼓勵下,我們認識到: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也更將是我們專業化成長之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項艱巨的任務要在短短的兩、三個月時間裡完成,我們都感到了莫大的壓力,但是我們有決心把壓力變為不竭的動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我們還清晰地記得,在2009年3月13日的下午,我們第一次與李亦菲博士面對面地交流,李博士耐心地給我們講解編寫的意圖以及“三維目標”的深層含義、內在聯繫,使我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此後的每個周五下午,我們都在李博士的引領下,遨遊在更廣闊的知識天地之間。許多詞語我們以前都曾接觸過,但總覺得生澀難懂,對它的內涵理解不清,每當此時,李博士總是深人淺出地配以實例講解,這樣既有理念上的提升,又有許多可操作性的小策略,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覺得受益匪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對“合作”又有了更進一步地理解。每周五聽李博士講完後,我們九位老師總會自發地湊在一起,將當天學習的內容再進行深入研究,使每人對下一階段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周末每位老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自己的任務,周一到周四我們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學工作,只要一有時間,大家就圍坐在一起交流各自在編寫過程中的點滴體會及困惑,互相交流,進一步完善。誰在編寫中遇到了困難,大家都一起幫他反覆推敲,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工作到深夜,才不得不離開學校,回到家我們又反覆修改自己的書稿,多少個日日夜夜。

序言

長期以來,我國的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主要依靠專門的政工系統(包括黨、團、少先隊組織)以及專門的課程。雖然也有日常的教育空間,如班主任工作系統,也將德育融整在學科中,如教學大綱里有一些表述,但一直沒有建立起基於完整課程功能觀的學校道德教育體系。
在20世紀90年代部分地市課程改革的基礎上,21世紀初,我國啟動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各學科課程標準中,這次課程改革都體現出國家對不同學段的中小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了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了教學和評價建議,從而將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從課程功能的完整性、整合性的角度去規定,構建出新的、基於完整課程功能觀的學校道德教育體系。
這一舉措表明,我國的課程與教學工作者認識到並明確闡釋一個基本理念:道德教育並不是或主要不是關於道德知識的教育,除了各種專門化的德育活動之外,它更多地需要依靠各門學科依託其知識和方法而形成的道德價值觀影響。縱觀國外道德教育的發展歷程和趨勢,這一理念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共識。
一百年前,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對道德的知識及其區分有精闢的論述。他反對道德教育只教授道德的知識,強調道德教育要以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學生在校學習的自然、社會、思維方面的知識是世界觀和正確道德行為的基礎。
美國當代德育學家托馬斯·里考納則更加明確提醒大家各科教學對道德教育的意義。他認為,各科教學對道德教育來說是一個“沉睡的巨人”,潛力極大,不利用各科教學進行價值教育與道德教育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在教育實踐方面,美國在經歷一個主要強調道德思維及認知發展的學校道德教育思路之後,再度回歸強調美德和品格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