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古城門

新竹古稱“竹塹城”。清康熙年間大量泉州移民來此墾殖;1723年(清雍正元年)在此設淡水廳;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在街道四周環植刺竹作為城垣,並設城門四座,始名“竹塹城”;1807年(清嘉慶十一年),又在竹圍外增築土垣;1827年(清道光七年)改以磚石築城,建有四座城門,分別是:東門“迎曦”、西門“挹爽”、南門“歌董”、北門“拱辰”;1875年(清光緒元年)正式設縣,定名為“新竹”。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數城門已不復存在,只剩下“迎曦門”獨立市區中心。該城門分兩層,上面的“迎曦”二字依然清晰可見,剛勁有力,向人們展示著竹塹城的開拓歷史。在市府的不斷維修和保護下,已經成為新竹市人的精神堡壘,它是新竹古城闢建過程中的唯一見證,有如其名般屹立在市井街頭,向來往的過客訴說著的塹古城的過去,守護著新竹城的每一人。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