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種豬

新希望種豬是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選育的種豬。2007年新希望集團開始籌建自己的育種體系,以供育種選擇。在種豬育種體系,新希望集團正式組建了育種公司,致力於實現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平衡育種,打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豬晶片”。

基本介紹

原種場構建,完善育種體系,育種團隊,龔華忠,閆之春,李學偉,丁向東,約翰·馬博瑞,所獲成績,未來規劃,

原種場構建

2007年與全球知名育種企業加拿大海波爾(Hypor B.V) 育種公司合作,獨資成立江油新希望海波爾種豬育種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山東海波爾六和種豬育種有限公司。
江油新希望海波爾種豬育種有限公司於2008 年從加拿大海波爾引進種豬,組建1200頭母 豬的核心育種群。公司與四川農業大學李學偉教授建立產學研合作,不斷的提升公司種豬育種水平和能力。2013年獲得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稱號。2015年和2017年先後從加拿大海波爾核心場引種1200頭原種豬,核心育種群擴大至1800頭基礎母豬,並配套新建江油東興種豬培育場,同時,在西平、永明、等地建設擴繁場和商品場,形成了完善的“核心育種群-擴繁群-商品豬生產”的種 豬繁育體系。
2014年,與世界最大育種公司PIC合作,在新希望六和山東區域建立起以夏津聚落祖代場為中心的PIC種豬生產繁育體系。2016年收購陝西楊凌本香集團,其下屬永壽場為PIC合資建設核心育種場,豬的原種繁育、國際的合作和本土的保種同步進行。

完善育種體系

新希望六和種豬育種已建立有獨立的育種體系,採用的是杜長大三元的模式,同時公司吸納全球領先的技術、經營管理經驗,開放式地進行育種,部分種群保持與國際先進育種公司長達十多年深度合作,在獨立自主的育種體系之上,已經與PIC、海波爾分別在陝西和山東建立2家合資育種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公司根據國內南北方市場的差異,選擇適合區域市場的豬種。
一是在局部區域內形成從數個種豬繁育場到N個商品育肥場的生產單元的聚集,具備年出欄優質商品豬30—100萬頭的生產能力;二是實現在生產單元聚集的背景下,養豬專業人才的聚集:生產管理、獸醫、營養、育種等等;三是豬產業鏈環節的聚集:種豬場、育肥場、飼料廠、宰殺廠等,形成一個閉合的產業大聚落,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產品成本。

育種團隊

為進一步堅定落實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豬產業發展戰略,著眼於新階段豬產業發展需要,最佳化豬產業核心幹部梯隊搭建,由龔華忠先生任豬育種公司總裁。新希望六和在海內外聘用了一批行業領軍人物級的專家學者,培養了一支自己的技術人才隊伍。

龔華忠

1986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學院,1995年1月加入新希望,2011年至今先後擔任新希望六和養豬事業部副總經理,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豬產業發展指揮部戰略合作部總經理。
新希望種豬
新希望種豬

閆之春

新希望六和首席科學家,曾任美國穀物協會北京辦事處技術主任,對規模化豬場的企業經營、數據管理、成本控制、疾病防控等多方面有著獨到見解,尤其過去近三十年間為推動國內養豬現代化發展做了大量的技術推廣工作。
新希望種豬
閆之春

李學偉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動物遺傳育種學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一二層次人選。李學偉教授2011年培育出四川省第一個獲國家審定的“天府肉豬配套系”,相關研究成果於2014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新希望種豬
李學偉

丁向東

丁向東為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全國種豬遺傳評估中心專家組成員兼秘書。
新希望種豬
丁向東

約翰·馬博瑞

美國著名豬遺傳育種專家,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

所獲成績

建立了PIC、海波爾雙系種豬架構,窩均總產仔數、窩均成活仔豬數、窩均斷奶仔豬數都在行業內領先。母系種豬在繁殖、生長和肉品質三方面進行選育,以繁殖性能為選育重點,追求每頭母豬年斷奶健康仔豬的能力;父系豬追求飼料轉化率、生長速度、和胴體質量的提高。公司獨立育種體系採取杜長大三元的模式,採用多角度結合的算法技術、動態核心群管理技術和全自動種豬測定技術。

未來規劃

快速建立起包括數智化、卓越管理、領先的育種與養殖技術等核心能力,確保運營能力高出一籌,並建立端到端價值最大化的業務驅動模式,致力於成為技術超前、規模領先、且具有極致價值的中國頭部豬企。
通過在優勢區域布局聚落化養豬,內部進行飼料、養殖、屠宰的合理配套,打造一體化種養結合的現代化豬產業,採用合作育肥與自養育肥並重的養殖模式,以安全生產和成本最佳化為導向,依託數位化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加快育種技術的前進步伐。
建立真正掌握“豬晶片”核心技術、產學研育繁推融合發展的“中國瘦肉型良種豬”商業化育種體系。培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豬晶片”,力當種豬振興的踐行者,要做“豬的晶片”,推動種豬國產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