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坡鎮(海南海口市龍華區下轄鎮)

新坡鎮(海南海口市龍華區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坡(XinPo)鎮位於海口市龍華區南部,地處南渡江邊,江南對面是定安縣定城鎮,江東和瓊山區舊州鎮隔江相望,西與秀英區東山鎮毗鄰,北和遵譚鎮、龍泉鎮接壤。全鎮土地總面積5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606畝,其中水旱田19348畝,旱地8258畝。鎮政府駐新坡墟,距市中心25公里。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農業,教育,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新坡鎮漢屬珠崖郡潭都縣,唐屬瓊山縣。宋、元、明、清屬瓊山縣仁政鄉。民國時期屬廣東省瓊崖道瓊山縣第二區(後改十三區)石橋鄉。1950年5月成立東橋鄉(鄉治在新坡墟),1961年6月,改鄉成立新坡人民公社。1983年9月撤社設新坡區。1987年3月撤區設新坡鎮。2003年瓊山市與海口市合併後屬海口市龍華區管轄。

行政區劃

新坡鎮下轄文山、文豐、新村、雄豐、農豐、群益、群豐、民豐、新彩、新坡、光榮、仁南、仁里等13個行政村,共有53個自然村,56個經濟社。

人口

2012年末,轄區總人口34448人,其中鎮墟常住人口3858人,城鎮化率11.2%。另有流動人口970人。總人口中,男性17568人,占51%;女性16880人,占49%。14歲以下6545人,占總人口18.9%;15~64歲26301人,占總人口66.8%; 65歲以上4902人,占總人口14.2%。人口出生率12.99‰,人口死亡率8.01 ‰,人口自然增長率7.05‰。

農業

新坡鎮地勢為西北部高東南部低,東南部是南渡江沖積平原沙土區,宜種水稻番薯、瓜菜等,是海口市糧食、瓜菜主要產地之一。其中水旱田19348畝,旱地8258畝,宜種水稻、番薯、瓜菜等,是海口市糧食、瓜菜主要產地之一。201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完成28195萬元,比上年增長6.5%。主要農產品中,水稻種植13303畝,產量7205噸,蔬菜24341畝,產量37986噸。

教育

新坡鎮轄區內有鎮國小1所,平安希望國小1所,國中1所。

歷史文化

該鎮中心有一座歷史悠久旁大古建築物“冼太夫人”廟,該廟從明成萬曆三十年(16日),梁雲龍在梁沙村創建,到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遷廟到現址,當時籌建廟貌旁大、壯觀、有特色,建築物中有“冼夫人”正堂拜亭、前廳三進寶、有南北橫廊和各類石獅等,但由於年深日欠,朝代變化,特別是在日本侵占我國發動戰爭和文革動亂時期,這一歷史名勝古蹟已被毀壞。由於人們緬懷、信仰這位歷史偉人“冼太夫人”於1990年初由當地民眾及海內外信民自發捐款修建此廟。該廟占地面積10多畝,建築群中有“冼太夫人”正堂一間360M2、有前展廳360M2、有南北橫廊20眼共2400M2、有石獅、石龜、石馬、首門共850M2,總共建築面積有3205M2,是島內外“冼太夫人”廟最大之一。
1、歷史沿革特點及發展情況
(冼太夫人出生於公元522—602年)廣東電白、電城鎮山兒丁村人。歷經帶兵南下到海南途中不幸身亡。冼夫人從漢文帝初三年(公元46年)身歷經梁、陳、隋三個朝代,是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是愛國主義典範。她一生致力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英勇苦戰,救國救民,立下不朽功勳,贏得了千百年來人們的懷念、敬重和崇拜。新中國成立以來,周恩來總理稱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江澤民主席稱她是“我後輩人永遠學習的楷模”。
正因為冼夫人的精神在新坡代代流傳,有千百年的歷史,引起代代名人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特別是在冼夫人旦期,在七天內能自發地從島內、島外的四面八方遊客絡繹不絕地繁集本屆會朝拜,慶祝就有二十多萬人次,全年約有四十多萬人次。是古今中外聞名,最有吸引力、最有發展、最有民族特色的,也就是全省獨一無二的亮點。在每年廟會期間,政府及民間都組織了三千多名精幹裝軍隊伍,他們有午獅、午龍、拳、棒、刀、劍術、有西樂隊、腰鼓隊各古代旗類還有瓊劇,雜技等表演及球類比賽活動,連續歡鬧7天,大大吸引了遊客留意忘返。
通過各種活動,使冼夫人精神激勵著新坡代代,安定團結、促進生產和經濟全面發展。
2、發展規劃和措施
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祖國統一、增強民族團結、傳播先進文化。在88年初原新坡鎮政府已著手搞好加大、加快冼夫人遺址景點的開發建設規劃。
“冼夫人遺址景點”占地面積有10多畝,建築面積有3105平方米,內有主廟、前展廳,南北書畫橫廊共四間20眼,總造價約650多萬元,這些資金全是本地民眾和島內外、甚至國外信民自發捐助籌建起來的。
“冼夫人遺址景點”已列入了新坡中心重點墟鎮建設總體規劃,並委託北京土人公司設計院做好專項設計,用地面積將擴大到二千多畝,包括(冼夫人八仙泉、南黎仙洞、原火山爆發原地)等,可以建設一個現代最美麗的冼夫人綠色旅遊公園。
經過冼夫人的旅遊景點開發,計畫這一項目到2015年應投入資金5000萬元,將分期分期分批實施。大大促進了新坡的文化旅遊、生產、經濟各方面的發展騰飛,把新坡人民早日帶進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3、受益人數及社會影響
①、文化、歷史價值。
《新坡冼夫人遺址景點》歷史悠久,早在500年前在新坡地區已成為高潮,一直延續至今,從不間斷,長期以來她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文化精英,傳承中華文化,激勵和培育世世代代英才。這體現了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和精神上的文化內涵。在新坡這塊鄉土靈地,靈氣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②、經濟價值。
《新坡冼夫人遺址景點》不僅是新坡當地民眾敬重,特別是海口市人民更加敬重,以至吸引了島內外更多的遊客敬重,即在屆會活動幾天時間就有二十多萬人次,估計帶來市場經濟可達一千多萬元。這些經濟來源自然、更顯出冼夫人文化內涵的豐富及潛力,承先啟後是民間代代流傳,永遠追求的。
③、社會影響。
從近史看冼太夫人文化節,對社會的影響力。
1990年以前是由當地群體組織舉行。
1991年至2000年是由新坡鎮政府及群體組織舉行。
2001至2003年由原瓊山市政府主辦舉行。
2004年至2005年由海口市龍華區政府主辦舉行。
2006年至2007年由海口市政府主為舉行。
由此可見,“冼太夫人文化節”,越辦越大、越據規模,這是民心所向,是經濟潛力最大的一項民心工程所在。
該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轄區內很多名勝古蹟。①值得關注的是歷史悠久的雄偉壯觀的“冼太夫人”廟,有“八仙泉”、有塘欽河的“公子石”;②文山村,從明、清代先後出了周榘、周賓、周宋本、周世昭等四個進士和十三個舉人,村中先後聳立“進士坊”、“折桂坊”、“登科坊”等文化豐碑十三座、有“百處詩禮家聲遠、累代簪纓慶澤芬”之譽。早在七百多年前,古代譽稱文山村為瓊洲四大文化名村之一;③梁沙文化古村,明、清時期先後有三名進士梁雲龍、梁龍強、梁羽翰,村中聳立有“世家進士”碑坊。還有舉人、貢生、稟生、癢生、武生等98名;④仁里村委會有歷史悠久的鐵包金“馮公”廟、有“五里鋒火台”、有“漢代古城”遺址、有“五里三進士”即雲庵村“林傑”進士、卜宅村“曾鵬”進士、,他們都各有歷史古墳古物存完整,有各類碑坊;⑤群益村委會的前村有聳立一座“雲龍坊”,建於清朝。碑文刻有進士“蔡一德”舉人蔡富、蔡齊晨、蔡仕儲、蔡秉乾等多位文化名人。

風景名勝

新坡鎮是海南十大文化古鎮,是海南國際旅遊島一日游的好去處。有“五朝八遺蹟”:隋朝開皇十一年(591)冼夫人在新坡鎮開府設帳“營房”的遺址;唐朝乾元二年(759)瓊山縣丞袁士峻,任滿後在新坡鎮“設墟集市”的遺址;宋朝仁宗間(1023—1063),仁政鄉治開“仁大墟市”遺址。宋皇佑間(1049—1054),陳念和梁公在舊村通郁沙村建的“郁沙石橋”的遺址。宋淳熙間(1174—1189),陳應斌構書舍於滄浪水(即南天溪上游)名曰“鸚鳴書舍”(書院)的遺址;元朝至正丙午年(1366),瓊州同知陳太郎,因犯朝事件(蔡九娘),後裔移往美位村,其原宅基、墓場尚在(雲庵村圯)的遺址。元至正間(1341—1368),朝廷在原仁政鄉治設急遞公文鋪,就“麻三鋪”,有鋪丁(兵卒)5人,今遺蹟尚在;明洪武二年(1369)在今新坡墟旁設烽火台防止海盜侵擾的遺址;還有“新坡鎮八大景”:八仙戲水(八仙泉)、冼館朝拜(冼夫人紀念館)、北宋古墓(沃宋村)、雲庵慈悲(雲庵村)、榕樹談古(梁沙村)、牌坊尋幽(卜宅村)、文山垂釣(文山村)、綠地塘柳(塘柳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