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水牯牛

斗水牯牛。苗族斗水牯牛的習俗在清代史籍上有較多記載,其歷史相當悠久。苗族民間仍然盛行斗牯的風氣。凡是在祭祖或過年過節時,人們都互相邀約把水牯牛牽來鬥牛場相鬥取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斗水牯牛
  • 所屬民族:苗族
  • 發生時間 :祭祖或過年過節
苗族民間的斗水牯牛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經雙方牛主商量合適之後,就各由一鬥牛手把水牯牛牽到場上來,使二牛頭對頭,使其比角相鬥。如果兩牛不鬥,雙方人員就拍打牛屁股,促使其相鬥;如果斗贏了,觀眾熱烈喝彩。另一種是使兩頭披掛綠的等水牯牛相碰斗,即由一鬥牛手牽著一頭頭戴草凳的水牯牛等候著;另由一鬥牛手牽著水牯牛在三四丈遠的地方,讓其頭朝前方,然後把牛鼻繩一解開,碰水牯牛就拚命向前方的等水牯牛衝撞,鬥成一團。如果兩鬥牛得難解難分,採用拉牛腳辦法使兩牛分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