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學視野下的科舉八股文研究

文體學視野下的科舉八股文研究

《文體學視野下的科舉八股文研究》共分為上編科舉八股文的文體特性、下編八股文相關文獻拾遺兩部分,共六章。主要內容包括:八股文稱名、考試範式及其在科舉文體中首要地位的確立;八股文的源流變遷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文體學視野下的科舉八股文研究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208頁
  • 開本:16
  • 作者:高明揚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209307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文體學視野下的科舉八股文研究》把科舉八股文始終放在文體學視角下進行關照,從現存的八股文文本出發,在八股文的稱名、範式、源流變遷、形態結構、衡文標準、修辭特性、歷史作用等方面,用客觀、理性的態度對其進行剖析,揭示其歷史真面目,以廓清人們對其模糊的認識。《文體學視野下的科舉八股文研究》分上編和下編兩部分。上編就八股文本體進行研究,除緒論外,共六章。下編內容所涉文獻,均為作者在撰寫前編之時所徵引。考慮到材料均與科舉八股文有關,且具有一定文獻資料價值,故行之成文,遂成此編。

作者簡介

高明揚,男,湖北恩施人,文學博士,雲南民族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科舉制度與明清文學研究。主持和參加了多項科研課題。已在《中國社會科學》、《武漢大學學報》等核心刊物發表相關論文20餘篇,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目前正從事“明清時期雲南科舉人才與當地社會發展”的相關研究。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八股文研究綜述
一沉寂後的批判
二批判後的反思
三清除餘毒的呼聲
四冷靜的思考、全面深入的研究
第二節研究視角及內容
上編科舉八股文的文體特性
第一章八股文稱名、考試範式及其在科舉文體中首要地位的確立
第一節八股文的稱名
一何謂八股文
二八股文稱名辨析
第二節八股文的考試範式
一文題
二題頭
三股對
第三節八股文在科舉文體中首要地位的確立
一人才選拔制度的變遷
二經義八股文在科舉文體中的首要地位
第二章八股文的源流變遷
第一節八股文起源論舉隅
一始於唐代的帖經、墨義
二始於宋代說
三始於元代說
四始於明代成化年間說
五起源綜合說
第二節八股文的“代言”
一何謂“代言”
二八股文“代言”的傳統文體基因
三“代言”在科舉經義文中的運用
第三節八股文的排偶
一何謂八股文的排偶
二八股文排偶之體隨出題而定
三八股文語言體式的賦、論語體基因
第四節從經文大義到八股文的演變
一試“大義”的形式
二“三經新義”及論體形態
三宋元經義文形態
四科舉八股文的形態
第三章經義八股文文本及文風分析
第一節研究方法、材料及步驟
第二節明清經義八股文文本分析實情
第三節明清經義八股文文本分析結論
一文題特點
二文體結構特點
第四節明清八股文文風流變
一明代八股文文風流變
二清代八股文文風流變
第四章科舉八股文的衡文標準
第一節“理、法、辭、氣”是衡文批語的落腳點
第二節“理、法、辭、氣”的意蘊
一“理、法、辭、氣”的基本含義
二八股文“理、法、辭、氣”與古文的差異
第三節“清真雅正”是衡文的總體要求
第四節“清真雅正”標準的確立
一“清真雅正”標準的美學傳統
二“清真雅正”衡文標準的源流變遷
第五節“清真雅正”衡文標準對文學審美風尚的影響
第六節結語
第五章八股文的修辭學解讀
第一節八股文寫作——話語修辭
第二節作文立主腦——修辭要適應題旨
第三節行文之法——篇章修辭
第四節韻律的安排——語音修辭
第五節對偶
第六節其他修辭格的運用
一襯托
二模擬
三用典
四頂針
第六章八股文的歷史作用評析
第一節明末清初朝野對八股文的評價
一明末清初八股文批評之辨析
二清代學人對八股文的評價舉隅
三清代朝廷八股文易廢之爭
第二節八股文的歷史作用
一維護傳統社會的穩定
二八股取士的教育作用
三八股文的考試功用
第三節科舉八股文的歷史缺陷
一形式僵化
二內容單一
下編八股文相關文獻拾遺
第一章《蔡元培全集》補遺
一原卷文題
二《四書》文一篇舉例
三光緒庚寅恩科會試文章水平及名次
第二章從《時文蠡測》看袁守定的八股文觀
一肯定八股文的正統地位及教化功能
二推崇“清真雅正”的文風
三強調八股文的文品與寫作者的人品
四追求自然的篇章結構
五批評當時不良的學風
第三章袁守定《談文》的文論思想
一“立言”的價值
二文道關係
三作文技法
四語言審美風格
五文藝創作
六文藝鑑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明清經義八股文文本分析實情
明代經義八股文文本分析
清代科舉八股文文本分析
附錄二四書文法摘要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