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巷

文廟巷

文廟巷薈萃著太原的古老傳統民宅建築——四合院以及宏大的古代建築群和全省最高層次的文物考古單位,構成它別具一格的街巷風貌和古色古香的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廟巷
  • 實質:古老傳統民宅建築
  • 地點:太原
  • 內容:舊學為體,新學為用
基本信息,張之洞與文廟巷,概述,歷史沿革,變化,博物館介紹,

基本信息

張之洞與文廟巷

說起張之洞,每一個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清末洋務派的首領之一,是“舊學為體,新學
為用”的倡導者。但是,也許還有一些人,主要是生活在太原的人,對他在光緒十年(1884年)之前,任
山西巡撫駐節太原時的情況亦了解一些。我們將要談到的文廟巷就和張之洞有著不少的瓜葛。

概述

文廟巷是一條小街,因巷中有古老的文廟而得名。此巷東起新城西街,西至上官巷,另一街口則達崇
善寺街,走向很不規則,是為太原街巷中走向奇特的一例。但是,就在這條彎彎曲曲、長不足四百米、寬
僅九米的小巷深處,薈萃著太原的古老傳統民宅建築——四合院以及宏大的古代建築群和全省最高層次的
文物考古單位,構成它別具一格的街巷風貌和古色古香的特色。

歷史沿革

說文廟巷,自然是離不開文廟的。所謂文廟,即文宣王廟的簡稱,也是孔廟的別稱。據史籍所載,我
國最早建立的孔廟,是在春秋末季的魯哀公時期,就建在孔子的故鄉曲阜。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
儒術”,孔子的聲名日見顯赫,為中國之後二千餘年的封建正統文化——孔學,奠定了基礎。盛唐的玄宗
開元中葉,唐明皇追謚孔子為文宣王,於是,孔廟從此之後被稱為文宣王廟。創建孔廟之風,隨之而盛行
元明之際,全國所有府、州、縣均建孔廟,無一例外。達至明以後,奉祀關羽的“關帝廟’”即“武
廟”,也後來居上,陸續在各府、州、縣治問世。迄於明永樂年間,為和武廟之稱相駢,遂改文宣王廟為
“文廟”,一直沿用至今。
太原府城之文廟,原在城西縣前街(即令府西街西段)一帶,規模雖壯觀,但遠不及今文廟。清光緒
七年(1881年),汾河決堤,文廟毀於大水。水退之後,山西巡撫張之洞,遂在原崇山寺的廢墟(今文廟
址)之上,大興土木,新建文廟,文廟巷之名稱亦得於此時。
據說,光緒七年,文廟被水沖圯後,府城縉紳學士,無不為之大懼,以為天降凶示於文人,水退之日
,遂集聚府衙請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太原知府把府城眾文士的聯名書上呈山西巡撫張之洞,請巡撫大人
定奪。當時張之洞就任撫台不久,為穩定太原文人之心,便決心重建一座規模更大的文廟。他親自選址於
同治年間焚毀的崇善寺廢墟之地,並倡導省城集資。在他的積極提倡下,沒有動用公款,很快便建起一座
規模宏偉的新文廟。
新建的文廟,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門、廡、祠,組成三進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毀的零
星建築,較之原廟更為恢宏、莊重、婉雅、俊逸。

變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原文廟的功用,由奉祀孔聖人逐漸發生了演變,到1920年,文廟改闢為“山西省圖
書博物館”,1927年又易名為“山西省民眾教育館”。在這一期間,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作了“古代禮物
樂器陳列室”;威嚴肅穆的大成門,成了“禮堂講演廳”。其它殿宇或為閱覽室,或為書庫,或為其它活
動室和陳列室。太原淪陷之後,偽太原市政府,又把它更名為“山西省新民教育館”。新中國誕生後,於
1951年,將一大批劫後餘生的文物,收藏於此,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山西省博物館”。

博物館介紹

建國近五十年來,新生的文廟——山西省博物館本部,在舊有的基礎上迅速發展。如今已是一個收藏
和保管有陶器、青銅器、雕塑、書畫等9萬餘件文物、陳列面積達2500餘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館。經專家初
步鑑定:館藏的諸多文物中,一級文物四百餘件,二級文物六百餘件,三級文物五千餘件。其中,不少物
器是國內現存的稀世珍品。這些豐富的、珍貴的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反映了我省各個歷史時期和
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方面的發展狀況。為了使這些文物,古為今用,服務於現實
,山西省博物館本部,利用原文廟的舊有建築,以歷史分期為界,開闢了“山西古代史”、“山西近代史
”、“山西革命史”三個大型陳列室,展出了我省從原始社會、封建社會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各種文
物,揭示了汾河流域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