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廢太子楊勇案

文帝廢太子楊勇案,發生在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九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帝廢太子楊勇案
  • 出處:《隋書》卷四五《文四子·楊勇傳》
  • 涉及人物:楊勇
  • 發生年代:隋朝
案件記載
楊勇為隋文帝楊立臭堅之長子,楊堅建隋後,即立為東宮太子。其初,寵信無比,凡軍國政事及尚書省奏死罪以下獄案,皆讓楊勇參與決斷。對楊勇的意見,文帝一般也都加以採納。但文帝“性節儉”,而楊勇好侈奢,使文帝對他有所不滿。值冬至日時,百官都到東宮府朝賀,文帝得知後很不高興,“自此恩寵始衰,漸生疑阻”。楊勇寵愛昭訓雲氏,其妃元氏失寵,又遇“蒸懂兆心疾”而死。獨孤皇后懷疑是為楊虹凝備微勇漿立紋所害,故常派人“伺察”,尋找楊勇的罪過。晉王楊廣得知這些情況,就迎合母后,又倚楊素為靠山,共設廢立之謀。皇后所派“伺覘東宮”者,有纖介之事即馬上聞奏。晉王楊廣還派親信段達收買楊勇的幸臣姬戚,探聽太子的訊息,“於是內處渲謗,過失日聞”。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九月,文帝下令將太子左庶子唐令則等東宮官“付所司訊鞠”。其後,又命姬威陳述太子罪惡,於是將楊勇及其諸子囚禁夜贈台堡,並開始收捕其黨羽。文帝勸敬煉令楊素治此案,“楊素舞文巧詆,鍛鍊以成其獄。勇由是遂敗”。十月,文帝“戎服陳兵,御武殿,集百官”,召見楊勇,宣讀其罪狀,說楊勇“性識庸暗,仁孝無聞,昵近小人,委任奸佞”,將其及子女皆“廢為庶人”。又將為楊勇說過話的元旻,東宮官唐令則、鄒文騰、夏侯福、元淹及汽主罪與楊勇關係密切的蕭子寶、何竦等七人,“並處斬,妻妾子孫皆悉沒官”,其餘受牽連而受罰者亦為數不少。十月,立晉王楊廣為皇太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