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足球之魂

文化:足球之魂

《文化:足球之魂》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體委、上海市足球管理中心聯合編寫,分成9個部分。分別敘述足球的起源,足球規則的形成和完善,世界個主要國家的足球風格,足壇巨星的成長之路及其啟示,足球明星所取得的成就和他們的個人魅力,世界主要足球國家校園足球的開展現狀,以及足球世界所存在的不良傾向和惡劣事件給人們的警示與足球管理部門相關的管理措施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足球之魂
  • 作者李毓毅、王平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1日
  • 頁數:191 頁
  • 定價:2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961187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一,海上篇摘錄,後記,

內容簡介

該書由上海市體育局和上海市教委共同組織策劃,邀約了上海各大媒體的資深編輯、記者和足球界作家,從足球運動的起源、演變、傳播、發展的軌跡及其背後折射出來的社會民族文化印記,均作了深入淺出的剖析與介紹。全書共分《溯源篇》、《演繹篇》、《魅力篇》、《偶像篇》、《勵志篇》、《校園篇》、《海上篇》、《警示篇》、《名人與足球》九個篇章,並配有大量珍貴圖片,全書16萬字,由《文匯出版社》出版。
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已融入了當今人們的生活,成為跨越國界的世界共同語言。但近年來中國足球仍在低水平徘徊,國內“足球從娃娃抓起”的呼聲日益高漲。中國足球要真正實現“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目標,足球重返校園,植根校園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因此《文化 足球之魂》的出版發行,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旨在讓廣大青少年在參與足球運動的同時,對其後的各種文化現象和人文內涵,有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激發起他們對校園足球的熱情與愛好。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溯源篇
中國古代足球——“蹴鞠”
現代足球源於英國
現代足球度過150歲生日
足球史上第一部規則之爭
足球浪潮遍及全球
中國足球:延綿一個世紀的夢想
演繹篇
英國:傲慢的紳士
巴西:“桑巴足球”征服世界
義大利:“鏈式防守”創奇蹟
德國:永不言敗的“目耳曼戰車”
阿根廷:“激情探戈”特立獨行
法國:多種族熔爐鑄就輝煌
西班牙:百年抗爭的綠茵宿敵
日本:一部動漫改變了歷史
非洲:世界足球的一座“富礦”
魅力篇
“世界第一運動”的誘惑
“天使”與“魔鬼”
電視造就的商業帝國
陣型變幻的學問
巨型球場成球迷樂園
傳承百年的球迷文化
“德比之戰”的由來
結緣電影的巨星們
世代傳唱的球場歌謠
虛擬世界裡的廝殺
偶像篇
貝利:踢豬膀胱起步的世界球王
貝肯鮑爾:綠茵場上的“愷撒大帝”
貝克漢姆:“萬人迷”魅力四射
C羅:從噓聲中走向成熟
弗格森:“姍姍來遲”的爵爺
李惠堂:一代亞洲球王
容志行:總書記豎起大拇指
孫雯:書是最好的朋友
勵志篇
中國女足:綻放的鏗鏘玫瑰
徐根寶:十年磨一劍
范志毅:“大將軍”轉身“老克勒”
梅西:從侏儒到巨人
皮爾洛:不靠“拼爹”的“富二代”
阿比達爾:征服絕症的鐵人
穆里尼奧:從翻譯到世界名帥
安貞煥:坎坷中走來的球星
啥維:忠誠的“大腦”
托雷斯:兩顆牙齒改變人生
校園篇
校園:孕育上海足球的搖籃
美國高校:國家女足的不竭之源
全日本高中決賽:學生的盛大節日
英國:讓孩子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
德國:足球天才來自學校
巴西:在激發興趣中開發足球頭腦
新民晚報杯:“我們的世界盃”
上海校園足球聯盟“一條龍”
海上篇
“上海人踢贏上海隊”
世界球王駕臨滬上
“虹口夢劇場”的前世今生
“足球工廠”里走出國腳
漸漸逝去的“弄堂足球”
申花:上海城市的一張名片
上海首開國際邀請賽先河
中國職業聯賽中的第一張“洋面孔”
警示篇
英倫三島輸出足球流氓
兩大慘案震驚朝廷
“電話門”醜聞帶來衝擊波
馬拉多納:是巨星也是“癮君子”
中國足球的“5·19”之痛
打假掃黑後鳳凰涅槃
名人與足球
鄧小平:一生鐘愛足球
陳毅:“能踢贏強隊我給你們磕頭”
宋慶齡:兩次籌辦足球義賽賑災
曼德拉:夢圓“綠點球場”
基辛格:世界盃決賽猶如一場經典戲劇
默克爾:足球,政治之外的另一場遊戲
謝晉:《女足九號》不是一個人的故事
聶衛平:醉心於黑白世界
玻爾:榮獲諾貝爾獎的足球門將
附錄
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一條龍”示意圖
後記

序一

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已融入當今人們的生活,成為跨越國界的世界共同語言。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更成為全球億萬球迷的盛大節日。
足球運動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她的出現是一種社會文化的進步,正是這種社會文化孕育了現代足球。環顧世界足壇,歐美地區風格流派迥異,『rLI現出各自民族與地域的文化與特徵,不同的足球環境和民族文化土壤,培育出了一代代光芒四射的足壇巨星和“王者之師”,由此給綠茵場增添了無窮魅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足球工作十分關注並寄予殷切期望。他曾在國內外各種場合,多次談到中國足球,並表達了自己對中國足球的三個願望:一是中國足球隊進世界盃;二是中國能舉辦世界盃;三是中國有朝一日能獲得世界冠軍。要實現這箇中國足球夢,足球運動就必須重返校園,從青少年足球抓起。
上海是現代足球最先流入我國的城市之一,理應為中國足球的崛起和騰飛多做貢獻。近年來,本市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通力合作,大力推進校園足球的開展。在工作實踐中,我們深感不僅要在青少年中切實抓好足球基本技戰術的普及和提高,還需要提高對足球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只有紮根於深厚足球文化土壤上的校園足球,才能確保其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此,我們特編寫《文化足球之魂》一書,圍繞足球文化這條主線,通過現代足球發展的歷史、掌故、軼聞、事件的瞬間,以及名人話足球等章節的闡述,力求深入淺出,以小見大,讓廣大青少年讀者能多角度、全方位了解足球運動背後的文化內涵,以激發起他們對校園足球的熱情和愛好,為足球回歸校園大聲吶喊,為中圍足球的崛起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上海市體育局局長
上海市足球協會主席
李毓毅

海上篇摘錄

每個球迷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夢劇場”。對於上海球迷,尤其是申花球迷而言,虹口足球場便是放飛足球夢的地方。這裡,承載著激情與期望,見證了榮耀與失落。它的每一次變遷,都折射出上海體育新的崛起與發展。
虹口足球場坐落於東江灣路444號,從19世紀末至今,這座屬於上海的“夢劇場”幾經改建和翻修,舉辦了多次不同類型的大型體育賽事。
要追溯虹口足球場的“前世”,就得從1895年說起。當時,上海工部局將由萬國商團建造的“靶子場”建成體育公園,並設有足球場。
1915年和1921年,第二屆、第五屆遠東運動會兩度在上海舉辦。當時,賽場的名稱分別被叫做“上海虹口公園”和“上海虹口娛樂場”,也就是如今魯迅公園及虹口足球場的前身。直到1928年,正式更名為虹口體育場。
新中國成立後,虹口體育場於1951年重新修建。初建時,體育場擁有建築面積1033平方米,有標準的400米跑道,標準草皮足球場等,可容納觀眾1.8萬人——在當年,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型體育場館。
1983年,為承辦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運動會,虹口體育場的煤渣跑道被改為塑膠跑道,場內首次配備大型電子計時計分顯示器。10年後,為承辦首屆東亞運動會開幕式與田徑比賽,虹口體育場再度整修,看台煥然一新,安裝了3965平方米的大型雨蓬。因為擁有標準跑道,當時一些臨近地區的學校將校運會搬到虹口體育場舉辦。沒有賽事的日子,這裡便是市民開展健身活動的“天堂”。
當日曆翻到1997年,一個難以忘卻的冬夜,申花隊在虹口體育場4:2擊敗大連實德,終結了對手55場不敗紀錄。也正是在那個夜晚,推土機開上了剛剛見證經典的草坪。以建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專業足球場為目標,虹口體育場迎來一次大“換裝”。
經過一年時間的全面改造,一座以專業足球賽事為主的多功能綜合性體育場宣告落成。曾經的虹口體育場變身為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專業足球場,並更名為“虹口足球場”,占地面積5.6萬平方米,場內擁有3.5萬個觀眾席。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上海城市影響力和辦賽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高水平體育賽事落戶申城。作為2007年女足世界盃開幕式和決賽舉辦地,虹口足球場時隔7年再度“整容”。按照國際足聯對世界盃球場提出的302項具體指標,用半年時間完成了功能更為齊全,設施更臻一流的修繕。
作為上海申花足球隊20多年的主場,幾經變遷的虹口“夢劇場”依舊是上海體育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每當人們提起足球給這座城市帶來的驕傲,它依舊是不可替代的名字。

後記

《文化足球之魂》一書從前期策劃、編撰到出版,歷經一年多時間終於面世,而且恰逢2014年國際足聯世界盃足球賽在巴西揭幕,不能不說是次極佳的機緣巧合!
近年來,中國足球在國際和洲際各項大賽上屢遭挫折,國內“足球從娃娃抓起”的呼聲日趨高漲,足球重返校園已勢在必行。在這一背景下,上海市體育局會同上海市教委,籌劃出版一本適合國中以上青少年的足球知識課外讀物,用以配合校園足球的開展。
現代足球自誕生迄今已有150多年,在一個半世紀裡經歷了傳播、發展、完善、壯大的歷史進程後,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運動”,並不同程度地融入了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可以說,是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孕育了現代足球運動。我們認為,以往在青少年的足球普及和提高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偏重於基本技術、基本戰術以及比賽規則的傳授,卻很少有意識地介紹和傳授有關伴隨現代足球成長背後的各種文化現象及人文內涵。而足球文化的缺失,勢必影響到校園足球科學、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上海市體育局和上海市教委對編撰此書十分重視,由市體育局局長、市足協主席李毓毅和市教委副主任王平擔任主編,市足協常務副主席邱偉昌擔任副主編並具體負責策劃和編撰工作,邀約了本市各媒體的資深編輯、記者和足球界行家,從足球的起源、演變、傳播、發展,到青少年鐘愛的足球偶像、上海足球發展的歷史印跡及名人與足球的淵源等等,完成了九個篇目74篇文章,幾經修改方成此書,希望能獲得廣大青少年讀者的喜詈。
鑒於目前國內向青少年專門介紹足球文化的書籍寥如晨星,《文化足球之魂》一書的編撰,只能說是我們在這一領域的一次粗淺的嘗試,因而其中不免有遺漏或不足之處,懇請足球界學者、專家及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在本書編撰過程中,我們還得到了上海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新聞晨報》等報社,以及資深體育攝影師沈惠章、張其正、洪南麗、周國強、郭一江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文化足球之魂》編委會
2014年6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