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懷愛登之馮開之

《敬亭懷愛登之馮開之》是明代詩人沈懋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敬亭懷愛登之馮開之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萬曆野獲編》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沈懋學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敬亭懷愛登之馮開之
病骨遙憐駿馬台,誰知龍種亦無謀。②
歸來早謝馮先鋏,老去空憐愛子才。③
晚岫飛雲高鳥盡,秋原落木斷鴻哀。④
相看不厭余山色,何日同君一舉杯。⑤

作品注釋

①敬亭:即敬亭,位於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陽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稱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亘百餘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齊詩人謝眺《游敬亭山》詩有“茲山亘百里,合杳與雲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的描繪;唐代李白先後7次登臨此地,且留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懷愛:心中喜愛。《國語·周語中》:“百官以物至,賓入如歸。是故小大莫不懷愛。”《韓非子·八經》:“明主不懷愛而聽,不留說而計。” 陳奇猷 集釋:“謂不因愛於心而偏聽其言也。”
馮開之:即馮夢禎(1548~1595)明代秀水(浙江嘉興)人。字開之。崇尚氣節,擅長文章。1573~1620(神宗萬曆年間),會試中狀元,官至國子監祭酒。氏素奉佛法,喜接近禪僧,從雲棲袾宏受菩薩戒,敬持無懈,又與紫柏真可修念佛三昧,刺血寫經,刻印大藏經。平素常誦楞嚴經,有釋鈔行世。於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逝世,世壽四十八。謚莊簡,贈太子太保。著有歷代貢舉志、快雪堂集、快雪堂漫錄等。(明史卷三一七、明人小傳卷三、詩志居詩話卷十五)
②病骨:因骨質疏鬆骨骼產生的疾病。
駿馬台:指八駿之地。
龍種: 龍的傳人,這裡指皇上。
無謀:佛家語。如來之施化,但應於緣,初無謀慮也。止觀七曰:“無謀權巧,故號能仁。”四教儀集註上曰:“如來妙應,無謀沒化。”玄義二曰:“無謀之權,稱緣轉變。”
③馮先鋏:此典出自《戰國策·齊策四》:“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 ,願寄食門下。 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 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 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 孟嘗君 問:‘ 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 孟嘗君 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 馮諼 不復歌。”後因以“彈鋏”謂處境窘困而又欲有所乾求。
愛子才:指萬曆八年張居正為接受嚴嵩、沈德符子女被殺的教訓,向神宗皇帝提出了“乞休”的請求。
④晚岫:岫,山有穴曰岫。晚岫,傍晚的山谷。
鴻哀:鴻雁悲鳴。南朝宋謝惠連《泛湖歸出樓中玩月》詩:“哀鴻鳴沙渚,悲猨響山椒。” 唐韓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詩:“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清孫枝蔚 《泊舟毘陵觸目有述》詩:“傍晚朔風急,哀鴻斷幾行。
⑤相看不厭:語出李白《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作品賞析

公元1579年(萬曆七年)沈懋學對仕途意冷心灰,憂鬱成疾,病辭回宣城沈家邊養病。這年,他與另一位好友屠隆一起登上敬亭山,想起同榜登科的馮夢禎,便寫下這首七律《敬亭懷愛登之馮開之》。敬亭,即敬亭山。懷愛,心中懷念。登之,登上,之,指代敬亭山。馮開之,即馮夢禎,這首詩題目的意思是,登上敬亭懷念馮開之。
這首詩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前四句)是回憶、想念馮開之。
詩的一、二兩句“病骨遙憐駿馬台,誰知龍種亦無謀”,寫自已拖著有病的身體,遙望駿馬飛奔的瑤台,誰知道龍的傳人也還無謀略。病骨,因骨質疏鬆產生的疾病。公元1578年(萬曆六年九月十三日),張居正之父張文明病故,張居正禮應丁憂守孝。戶部侍郎李幼孜首倡“奪情”(留職), 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沈懋學等上疏反對。神宗準奪情之議,判反對者午門外梃杖。司禮秉筆太監馮保因沈懋學與張家情厚,扣下他的奏疏,不在處罰之列。沈懋學不以為幸,反深以為恥。又與習孔教、趙志皋等一起上疏援救吳中行等人,且連修書三封致張嗣修,但張嗣修卻不敢呈送其父。沈懋學惶急中又找工部尚書李幼滋求情,反遭申斥,梃杖如期舉行。經此沈懋學深知官場涼薄,斷然與張府絕交,對仕途也意冷心灰,憂鬱成疾,回到故里宣城養病。“病骨”,指的是這時候的情景。馮夢禎於1577年(萬曆五年)與沈懋學同榜進士,選庶吉士,除編修,累官而至南京國子監祭酒。由於他為官端直持,主於氣節,蕭灑疏放,在朝時屢遭忌排,後遠遊四方,交際名流、名僧,和虞淳熙兄弟、陸五台、黃貞父、雲棲、達觀、憨山等都有交往。龍種,本指龍的傳人,這裡代指馮夢禎。無謀,佛家語。玄義二曰:“無謀之權,稱緣轉變。”這是說馮夢禎因反對張居正“奪情”而被免職,歸里閒居。
詩的三、四兩句“歸來早謝馮先鋏,老去空憐愛子才”,作者用了兩個典故抒述脫去束縛的快樂。馮先鋏,是馮諼彈鋏的故事。馮諼彈鋏而有所求,而自已己無所求,所以早早歸來,這從反面要感謝馮諼。愛子才,說的是:指公元1580年(萬曆八年)張居正為接受嚴嵩、沈德符子女被殺的教訓,向神宗皇帝提出“乞休”,終未同意,最後58歲死去,丟下6個兒子與親屬。不料張居正死後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幀等人彈劾張居正生前所薦潘晟,神宗命潘致仕。後將矛頭直指張居正。神宗下令抄家,削其宮秩,奪所賜璽書。他張居正的家屬餓死、自殺、流放,逃亡,不一而足。張居正的愛子才終究未實現。
第二部分(後四句)回到現實,眼前的景物引起作者的感慨,聯想。
詩的五、六兩句“晚岫飛雲高鳥盡,秋原落木斷鴻哀”,是說敬亭山傍晚山谷雲兒沒有了,鳥兒也飛走了,空空如也。秋天的原野落木蕭蕭下,連鴻雁悲鳴也聽不到了。
詩的七、八兩句“相看不厭余山色,何日同君一舉杯”,敬亭山相看兩不厭還多了一份山景,敬亭山代表的就是厭棄塵世的清靜,什麼時候與你再舉杯呢?表示作者對馮夢禎的懷念。這是因為他們(沈懋學、馮夢禎、屠隆)同科及第。沈懋學在家養身、吟詩作書之餘,精研道學;詩友屠隆、馮夢禎亦染於仙道,三人又結成“道門之友”。沈懋學還“受記於大師”,將三女沈天孫許屠隆之子屠全樞為妻。屠隆一家也因此暫寓居宣州。三人心心相印。隨之屠隆作《登敬亭懷李白》詩。
這首詩道藝一貫,以詩為道,以“體仁”為本,講求實情,體現了詩歌與世運相合的一種文學取向。詩中用典貼切,意境朴秀,秀而不纖,肆而不莽。語言簡淨、句調整嚴,詩韻協調,格律深穩。

作者簡介

沈懋學(公元1556—1596年)明官員。字君典,號少林,一號白雲山樵,宣城人。萬曆元年(1573),與高維岳、梅鼎祚等創建敬亭詩社,以詩會友。臨川湯顯祖等多次客居宣城,與之和韻磋藝。五年,中狀元,授翰林修撰。後因與吳中行、趙用賢上書彈劾張居正不依禮守孝,未予採納,被譏為迂腐,遂辭官。數年後卒。著有《郊居稿》、《郊居遺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