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賜禮拜寺

敕賜禮拜寺

坐落於肅寧縣城王街的“敕賜禮拜寺”,建於明朝。當時,師素鄉南李家莊有:—李姓回民御廚,經皇帝思準,改變了穆斯林不接觸大肉的習俗。為表示對伊斯蘭教的虔誠,修了這坐西朝東的清真寺。

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為表彰哈攀龍平定大金川軍功,賜金擴建禮拜堂、講堂、浴堂計25間,並賜金匾一方。

擴建後的“救賜禮拜寺”占地3畝9分4厘,雄偉壯觀。後殿殿頂安放徹賜“琉璃頂“此頂二人不能合圍,高6尺。金碧輝煌的琉璃外壁,八片拼成,由中心木軸以樣相接。木軸四周護以缸瓦筒,筒內裝滿木炭,吸水防蛀。

前殿迎面.並排懸掛三塊巨匾(長6尺,寬3尺)。居中為哈攀龍手書“獨一無二”。南為:其弟哈攀風(武進士)手書“教隆真一”北為攀龍之於哈國興手書“真誠純一”。殿內懸醇親王所書“欽祟正道”巨匾。

1951年,縣政府撥款,穆斯林集資,對此寺進行修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遭破壞。

1987年,為重建清真寺,國務院宗教局、省民族委員會、縣文教局、財政局、城關鎮政府共撥款5萬餘元、穆斯林集資一部分,1988年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敕賜禮拜寺
  • 地理位置:肅寧縣城王街
  • 建於:明朝
  • 重建:1988年
坐落於肅寧縣城王街的“敕賜禮拜寺”,建於明朝。當時,師素鄉南李家莊有:—李姓回民御廚,經皇帝思準,改變了穆斯林不接觸大肉的習俗。為表示對伊斯蘭教的虔誠,修了這坐西朝東的清真寺。
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為表彰哈攀龍平定大金川軍功,賜金擴建禮拜堂、講堂、浴堂計25間,並賜金匾一方。
擴建後的“救賜禮拜寺”占地3畝9分4厘,雄偉壯觀。後殿殿頂安放徹賜“琉璃頂“此頂二人不能合圍,高6尺。金碧輝煌的琉璃外壁,八片拼成,由中心木軸以樣相接。木軸四周護以缸瓦筒,筒內裝滿木炭,吸水防蛀。
前殿迎面.並排懸掛三塊巨匾(長6尺,寬3尺)。居中為哈攀龍手書“獨一無二”。南為:其弟哈攀風(武進士)手書“教隆真一”北為攀龍之於哈國興手書“真誠純一”。殿內懸醇親王所書“欽祟正道”巨匾。
1951年,縣政府撥款,穆斯林集資,對此寺進行修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遭破壞。
1987年,為重建清真寺,國務院宗教局、省民族委員會、縣文教局、財政局、城關鎮政府共撥款5萬餘元、穆斯林集資一部分,1988年重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