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

敏而好學

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篇。

敏而好學:聰敏勤勉而好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敏而好學
  • 外文名稱:Sensitive and eager
  • 創作年代:古代
  • 作品出處:論語.公治長
  • 文學體裁:成語  詞語
  • 拼音:mǐn ér hào xué
解釋,出處,

解釋

【發音】mǐn ér hào xué
【出處】論語·公冶長 第五篇
【原文】子貢問曰:“孔文子(1)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注釋】(1)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諡號,“子”是尊稱。
(2)敏:敏捷、勤勉。; 好:喜好。
【譯文】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 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叫‘文’。”

出處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這是孔子治學一貫套用的方法。“敏而好 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二是學於百姓,在他看來,民眾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