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骨髓炎

放射性骨髓炎是因一些癌症進行大劑量放射治療後,引起放射性骨壞死(骨的凋亡增加和營養的缺失),局部免疫低下繼發感染而形成骨髓炎。

放射性骨髓炎是放射、損傷、感染三種因素的總和。放射線治療癌腫時,骨內的血管逐漸發生無菌性的血管內膜炎。當照射劑量超過50Gy時,血管內膜腫脹、增厚,管腔窄,在照射後數月或數年發生血管栓塞,骨質得不到營養而發生壞死,骨膜亦無新骨再生。此時一旦發生繼發性感染或受到損傷,局部傷口長期不愈,細菌侵入而發生放射性骨髓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射性骨髓炎
  • 性質:醫學
  • 類別:疾病
  • 症狀:齲齒,壞死等
症狀表現,診斷檢查,如何預防,治療方法,

症狀表現

放射性骨髓炎是一種慢性疾病,一般病程較長,在放射治療後半年至數年內,多數患者唾液分泌減少,牙容易發生齲齒,壞死,脫落,局部腫脹,繼發局部的細菌感染,或因拔牙及其他損傷為誘因造成傷口長期不愈,瘺道形成但膿性分泌物少(免疫低下),持續性疼痛、口臭。有時軟組織可潰爛壞死,死骨暴露而不鬆動,長期處於慢性炎症過程。若繼發頜周蜂窩織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頜骨可以形成大塊死骨,較長時間才分離,相應區域的軟組織變硬,瘢痕形成。有全身放射的患者全身衰弱、消瘦、貧血,呈慢性消耗性病態(射線造成的局部造血分化障礙)。

診斷檢查

主要根據有放射治療史、臨床表現和X線片,但應與癌腫復發轉移相鑑別。
早期放射性頜骨骨髓炎的X線檢查,除可見牙根有感染外,骨質改變不明顯,但可見骨膜增厚,骨質密度增加,以後出現病變中央有溶骨性改變和死骨形成。此種病變可以是局限或是廣泛的,一般不易與化膿性骨髓炎、腫瘤復發和繼發感染相鑑別。放射性頜骨骨髓炎的主要診斷依據是患有惡性腫瘤病史,曾經大劑量放射治療和拔牙外傷史,有劇烈疼痛,病期較長,死骨形成緩慢等臨床特點。

如何預防

1、為預防放射性頜骨壞死及骨髓炎的發生,要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2、放療前要消除口腔內外的一切感染灶。進行全口潔治;拔除無法治癒的病牙;治療仍能保留的齲齒、牙周炎等病牙;拆除口腔內原有的金屬假牙;活動假牙須在放療終止後一段時期再行配戴,以防造成黏膜損傷。
3、放射治療中,對非照射區套用屏障物予以隔離;口腔內發生潰瘍時,局部塗抗生素軟膏,以防感染。在放射治療中應加強對非放射野組織的防護,減少放射性對組織尤其是牙、頷的損傷。
4、放射治療後,一旦發生牙源性炎症,必須進行手術或拔牙時,應儘量減少手術損傷;手術前、後均應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繼發感染。在放射治療後,注意口腔清潔,定期檢查,及時充填齲齒,儘量避免在放射治療後3年內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頷骨骨髓炎。如必須拔除患牙的,則應盡力減少手術損傷,使用適量的抗菌素,控制繼發感染。

治療方法

中西醫結合療法,“生物超氧多維愈骨術”
“生物超氧多維愈骨術”是國務院特殊津貼骨科專家、骨髓炎泰斗王淑玉教授,根據近50年一線治療、上萬例臨床病例經驗,聯合我國多位藥理學、病理學頂級專家以及多位權威外科專家,針對傳統骨髓炎治療反覆發作和過度截肢的狀況,創新性研發出的針對個體病例運用最低程度損傷、一次性治癒各種程度骨髓炎,重建患病部位功能的全新治療技術。這項技術徹底告別了傳統骨髓炎治療創傷大,易截肢,易復發的弊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