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親歷記:胡平訪談錄

改革開放親歷記:胡平訪談錄

《改革開放親歷記:胡平訪談錄》內容簡介:胡平,1930年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早年曾就讀於江蘇紡織工業專科學校紡織專業,1948年赴蘇北參加革命,1949年後長期在福建從事經濟工作,歷任福建省計委主任、副省長,1982年任常務副省長,1983年4月至1987年8月任福建省省長。1987年9月,胡平調京任國家經委副主任,1988年任商業部部長,1993年任國務院特區辦主任,2004年底離休。他是黨的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在兒孫繞膝之年,回首往事,他講述的故事中充滿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回憶片段。《改革開放親歷記:胡平訪談錄》的採訪者將通過與胡平面對面的交談,多角度地展示一位中國改革開放歷程的親歷者,立體化地講述一名實事求是、敢闖敢幹、衝鋒陷陣、不懈探索改革之路的時代先鋒,為讀者展示一幅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基本介紹

  • 書名:改革開放親歷記:胡平訪談錄
  •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 頁數:327頁
  • 開本:16
  • 作者:胡平
  •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329087, 750732908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親歷記:胡平訪談錄》是一部綜合評述中國改革開放歷史的口述成果。它的口述作者胡平是一位學識淵博、執政經驗豐富的中共高級官員。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尤其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他一直處於黨所領導的改革開放政策實施的最前沿。他對黨在不同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諳熟於胸,在改革開放的基層一線不斷探索與實踐,他對身處改革開放洪流中的中國百姓生活非常熟悉。在胡平的講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作為一位老黨員、一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實踐者,對於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忠誠與執著;看到他對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決心;看到他對中國現階段存在的社會問題的憂慮與焦灼;看到他對中國共產黨發展前景的美好期盼與崇高的政治信仰。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
一、中國國民經濟落後的直接原因是閉關自守
◆毛澤東提出中國15年左右趕上並超過英國
◆中國在搞“文化大革命”,一些亞洲鄰國已發展為世界強國
二、僵化的社會體制阻礙了人的流動性的同時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三、中華民族對現代化的追求從未停止
◆中華民族領跑世界幾千年,近現代我們落後了
◆近代百年,是中華民族不斷探索現代化之路的一段歷史
◆毛澤東在探索一條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中華民族尋找了幾百年,終於抓住了一個歷史的機遇
四、物質產品最好的時代,也是精神文化最缺失的時代
◆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自強不息和以柔克剛
◆中國傳統文化埋藏很深,現在未被好好挖掘利用
◆孔夫子“下崗”了
◆馬克思主義需要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
◆中國現代化呼喚大思想家
第二章 中國的改革開放與鄧小平理論的產生
一、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在理論與組織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展開的
◆對外開放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建立經濟特區
二、不搞改革開放,中國就沒有出路
◆全黨、全國人民都有一種要擺脫困境的期望
◆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使我們不得不調整國家建設和發展的計畫
◆解放後封鎖和反封鎖的格局決定了我們不可能有開放
◆“第三世界”理論的提出,是毛澤東想要尋找中國的活動空間
◆“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發動使中國進入一個瘋狂的年代
◆沒有“文化大革命”,就不會那么快進行後來的改革開放
三、解放思想是改革開放的前奏曲
◆粉碎“四人幫”後,人們仍然處於迷茫之中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四、中國歷史上出現鄧小平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不是偶然的
◆他曾到法國留學,這恐怕是產生鄧小平思想的重要因素
◆他是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也是政治思想領域的統帥
◆他在歷史關頭邁出重要一步,能夠走在時代的前面
◆“一塊石頭、兩隻貓、三條魚”
◆鄧小平理論完善豐富過程中的幾個重要因素
◆中國改革開放以及民主的進程,不能按西方的時間表進行
◆“苦海有邊,回頭無岸”
◆中國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即鄧小平開闢的方向前進
第三章 改革開放的艱難開端
一、中央決定建設經濟特區
◆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二、經濟特區建設需要基礎設施先行
◆利用外國貸款修建國際機場在中國是第一家
◆租用貨櫃設備解決貨物進出口
◆引進當時最先進的萬門程控電話
◆第三產業也要跟上特區建設的步伐
三、什麼叫招商?如何引資?這些都搞不清楚
◆請外賓吃飯要省長批准
◆外商的專利費被認為是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
◆大陸第一次大規模對外招商項目竟然是拍腦門編出來的
四、對外開放對台灣同胞及海外華僑的影響
◆停下婚禮進程只為觀看台灣電視連續劇
◆兩岸漁民的易貨貿易——黃花魚換電子手錶
◆兩岸姐弟通信需繞道第三地
◆我們的財產被“共產”了怎么辦?
◆國民黨空軍最後一名駕機起義者李大維
◆“英雄三島”被幾十年的炮火搞得破爛不堪
◆今晚要見的是真的還是假的王永慶?
◆台灣有一個流亡的福建省政府
◆要將兩岸民眾由對立鬥爭的觀念轉變成合作交流的思維
◆對外招商引資首先是找港澳、東南亞的華商
五、80年代初福建對外開放發生的問題
◆對台進口失控導致走私販私嚴重問題
◆震動全國的晉江假藥案
◆一個詐欺案損失一個億,無可挽回
六、鄧小平視察經濟特區
◆在全國爭論對外開放是“收”還是“放”的壓力下,鄧小平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南巡
◆“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
◆建立特區,對外開放的指導思想是“放”,而不是“收”
七、平衡特區與非特區的關係
◆廈門是中央定的經濟特區,省里也要在政策上傾斜
◆被福州人稱作“廈門人的省長”,被廈門人稱作“福州人的省長”
◆湖裡2.5平方公里範圍內的特區建設確實是在摸索中前進
八、福建省的改革開放需要總體平衡
◆福建第一批搞改革開放的奠基人
◆用足中央50號檔案精神,大力發展各項事業
◆積極招商引資,重點抓住幾個大項目,對外開放初見成效
◆念好“山海經”,加快農業生產的發展步伐
◆利用僑資發展教育事業
◆第三產業的發展需要“軟”與“硬”一起上
◆金融業的發展落後於經濟發展
九、福建省的發展離不開中央的領導和支持
◆希望福建走在四化建設的前頭
◆煮飯的電灶只是個擺設
◆水產品和水果琳琅滿目,可是標籤上的標價怎么這么便宜
十、福建農村在改革開放中同步發展
◆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什麼時候都要以糧為本
◆通過一個孩子的成長透視中國農村的變化
十一、融僑開發區創新開發思路
第四章 流通領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一、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就宣布國家要放開市場價格了
◆1988年“搶購”風潮席捲全國
◆短缺經濟時期的商品供應情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六四”風波對中國改革開放的影響
◆中央提出要學會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經過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努力,逐漸贏得了許多國家的理解
三、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為在不已開發國家搞期貨提供了一個模式一
◆當年我接受中央的委派,搞中國的糧食期貨市場
◆1990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在河南鄭州開業
◆新生事物由產生到被國人認識需要很長時間
四、提出流通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化
◆“要科學認識全民經商”的談話發表後,引起學術界不同反響
◆“在市場化改革方面胡平走得太遠了,有很大風險的”
◆改革開放的政策既然已經定下來了,就不能隨便改變
五、老一代領導人為流通領域改革指明了方向
◆小平的南方談話為全黨全國人民以及改革開放定下了調子
◆在發揮經濟槓桿作用調控經濟方面,陳雲是我們黨內的老行家
六、糧食問題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不能出現任何閃失
◆汪洋中的後勤保障關乎災民的生命和社會的穩定
◆李鵬總理說,如果因為缺糧死了人,你胡平要負責任
◆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現代化的糧食物流
第五章 中國改革開放的漸進式梯度推進
一、對外開放中形成不同類型的開發管理模式
◆黨中央領導開放改革有兩個系統
◆國家級開發區批准了56家
◆經濟特區只批准了5個
◆保稅區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高新技術開發區對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很大
◆各地建設的開發區體現不同的風格
◆特區、開發區、開放城市在改革開放中有它們的歷史功勞
二、五個經濟特區的發展各具特色
◆深圳經濟特區是特區中的“龍頭老大”
◆汕頭經濟特區依靠貿易發展的思路出現了偏差
◆珠海經濟特區留下了一片空間讓後人去開發
◆海南經濟特區的洋浦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出現曲折
◆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既“打檯球”又“打僑牌”
◆五個經濟特區之間也存在競爭
三、中央決定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
◆大連、天津開發區在全國排名不分伯仲
◆山東省各開發區發展比較正常
◆江蘇、浙江受到上海浦東的拉動,優勢很多
◆北部灣的開發帶動了廣西的發展
◆全國都開放了,首都北京還不是開放城市
四、對外開放向沿江、沿邊及中西部推進
◆中央決定省會城市都要開放
◆各省市有權審批自己的開發區
◆優惠的地價成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一張王牌
◆各地建設開發區的積極性高漲
◆邊境城市對外開放的幾種類型
◆俄羅斯“倒爺”繁榮了邊境貿易
◆邊境貿易合作發展到現階段,新的亮點是廣西的北部灣
◆對外開放過程中的區域合作
◆東北亞經濟圈的構思為中國今後的進一步開放做了鋪墊
◆香港有條中英街
◆大陸與台灣漁民可以在國家指定地點開展貿易
◆“特區無用論”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
◆許多計畫建設的開發區未通過審批
◆各個地區根據本區域的特點,發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經濟
五、上海浦東——不是經濟特區的特區
◆浦東新區對上海的拉動作用比較明顯
◆崑山、蘇州兩個園區對浦東新區形成競爭
六、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合作的成功之作
◆向李光耀建議把工業園區放到蘇州
◆新加坡總理吳作棟還帶了蘇州的人去歐洲招商
◆蘇州工業園區的起點高,引進項目是一流的
◆中國單方收回控股權打擊了新方積極性
七、商業流通領域的對外開放
◆一些國外的商業企業開始進入中國
◆北京百盛開張營業後曾連續虧損
◆當年國家政策不允許外資搞商業批發業
八、從“商業部長買鞋”看中國製造業的升級換代
◆人家把狀都告到省長這裡來了
◆外國的名牌也有質量問題
◆商業部長腳上的鞋成為記者們爭相報導的素材
◆新鞋剛穿一天,鞋跟處就能插進一根火柴
◆穿了秘書的鞋子去拜見新加坡總統,秘書留在賓館裡補鞋
◆鞋子質量與商業部長聯繫到一起了
◆國家要制定重點產業、重點行業的發展規劃
九、金融業的對外開放更加謹慎
◆中國第一家合資銀行因為規模太小沒能發展起來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一些華商由於資金轉出來很多,損失很小
十、對外開放初期大部分華人華僑都賺了錢
◆赤道的陽光可以穿透北極的冰川
◆東南亞華人對中國的國情了解較多,成功的機會也比較多
◆最初的外資帶有試探性質,大多滾動發展
◆通過舉辦活動向外商宣傳中國國情
第六章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
一、今非夕比的物質生活
◆國家和百姓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
◆中央提倡要過幾年緊日子,胡平卻在談適度消費
◆物質比較豐富的條件下,百姓的吃穿住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溫飽型”向“享受型”、再向“休閒型”的三段式發展過程
◆星巴克把分店開到了故宮裡
◆只要有5%的中國人富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當今的中國社會畸形消費和貧困共存
二、高度發達的物質生活,相對頹廢的精神世界
◆改革開放之後的幾十年確實是思想大解放的時代
◆“小歷史”顛覆“大歷史”
◆近一個世紀已經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折騰得面目全非了
◆要學會運用現代人能夠理解的生活語言對孔子的學說進行闡述和解釋
三、基礎設施建設逼近世界先進水平
◆進一步開放後,基礎設施有了快速發展
◆福建高速公路項目被專家和主管部門聯合否定了
◆經濟的現代化需要交通的現代化
◆交通的現代化帶動了經濟的現代化和市場化
◆市場經濟不能是跳躍的,而是要腳踏實地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四、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矛盾突顯
◆許多領導幹部稀里糊塗地拉著現代化的戰車向前跑
◆難道上海人還要拎著100萬隻馬桶進入2l世紀嗎?
◆我們曾經認為現代化就是煙囪,就是工業化
◆城市裡的城鐵、捷運、公互動不銜接,缺少人性化設計
◆新的時代把這些歷史名鎮拋棄了
五、農村——改革最初的受益者,今天的衰落之地
◆我們國家不是到本世紀末基本脫貧,而是到本世紀末基本不能脫貧
◆農村的現代化,在某種程度上比城市的現代化更難
◆大量青壯年農民進城,農村只有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
◆農村的社會公共事業體系需要重建
◆農村的家庭問題不容忽視
◆農民是市場經濟天然的追隨者
◆“五緣文化”使農民衝破束縛勇敢闖市場
◆農村的發展要有自己的支柱產業
◆農產品深加工後要在培育市場上下功夫
◆現在又在重新構建供銷社的網路體系
六、經濟發展的同時資源與環境不堪重負
◆廉價勞動力和大市場是中國的兩大優勢
◆用總人口一平均,我們就成了資源小國
◆要大力開發清潔能源
◆城市建築設計要符合節能標準
◆工業化程度越高,污染越嚴重
◆昔日美麗的村莊變為污染嚴重的地方
◆我們欠下大自然一大筆賬,也欠下了兒孫們一大筆賬
七、國有企業仍然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主體
◆中國的國企改革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外資企業的進入擠垮了一些小型國有企業
◆要給國企“鬆綁放權”
◆商店開架銷售是社會文明的進步
◆與外資合作是實現國企發展的一種方式
◆外國人的“斬首行動”應該引起國人的重視
◆對國有企業的改革應該保持謹慎的樂觀
◆改革初期,國有企業採取工人身份的置換和國有資產的置換
◆國企改革中,國有資產流失情況嚴重
◆面臨外商的競爭,有些國有企業也想有所作為
◆瓦解國有企業的辦法很多,扶持國有企業的方法很少
八、商業流通領域的改革非常徹底
◆“主渠道”作用逐漸淡化
◆改革開放中的商業領域基本沒有壟斷
◆我們建立了國家糧食儲備體系
◆城鄉商品流通網點的經營渠道和體系都發生了變化
◆一些國有商業企業的“陣地”還在
◆商業企業改革的形式多樣
◆要努力培育我們自己的本土商業、新型商業、跨國商業
九、改革開放的標誌性元素——外資企業的興起
◆外資最初進入中國多採取“三來一補”形式
◆外資逐漸進入基礎設施及服務領域
◆中國的家電企業與國外品牌競爭中占據優勢
◆外資搞一些我們沒有的品種,有很大的競爭能力
◆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對地區經濟帶動作用很大
◆外資搞房地產項目對城市建設有積極作用
◆外資享受“兩免三減”的稅收優惠政策
◆外資帶動了中國製造業的產業升級
◆外資銀行的進入使金融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
◆中國的老百姓對洋品牌很樂意接受
十、非公經濟成為支撐國家經濟的半壁江山
◆民營企業在開放改革中成績很大
◆民營企業適應能力強,外資和國有企業做不到的它能做到
◆只有義無反顧地向前走才是出路
◆民營企業是培養企業家的搖籃
◆共產黨員也可以“下海”
◆學而優則商,商而優則仕
◆企業家要做到“大富、大紅、大德”
◆現代企業家需要增強自身修養
十一、小政府大社會思路下行政管理模式的演變
◆20年裡,我到哪裡機構就撤到哪裡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體現著執政觀念的變化
◆80年代我們根本不知道還有紅包
◆我去參觀了新加坡反貪局
◆政府官員對待賴昌星這樣的老闆,要時刻保持一種戒備心理
第七章 對外開放與國際競爭力
一、中國改革開放的出路何在?
◆1997金融風波是“華盛頓共識”的終結者
◆“北京共識”方興未艾
二、製造業的發展是國家實力的物質體現
◆改革開放思路的形成是理論的產物,也是實踐的產物
◆商業也是生產型勞動
◆對外開放有一個梯度推進的過程
◆外資的進入帶動了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重點要看中國的跨國公司
三、中國與外部世界交往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南南合作”應走出一條創新之路
◆中國企業要大膽地“走出去”
◆把辦國營農場的模式搬到境外注定要失敗
◆“走出去”要有自己的跨國公司作後盾
◆要提高民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未來國際競爭中,中國企業要成為標準制定者
四、要培養適應對外開放形勢的新型企業家
◆市場經濟的一套遊戲規則已完全提高到法制層面
◆在國際競爭中,企業要學會一套自我保護的本領
◆“闖關東”與“下南洋”的結局完全不同
五、改革開放條件下的市場化
◆全球經濟一體化已成不可逆轉之勢
◆改革開放是中國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對外開放的核心問題是市場化
◆市場化不等於自由化,不是放任自流
◆在市場化的問題上要有一個“度”
◆市場化要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統一
◆私有制就這么可怕嗎?
六、要將“軟實力”與“硬實力”一起抓,兩手都要硬
◆我們對“軟實力”的認識和運用能力都還不夠
◆提高國際競爭力,最終還是落實到提高人的素質上來
第八章 對外開放與文化競爭
一、要提高全社會的經營管理水平
◆人們都在講管理,沒有人講經營
◆已開發國家先進的經營理念體現在一些小事情上
◆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中心問題是經營管理的現代化
二、經濟文化一體化是一隻“看不見的手”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經濟與文化“兩張皮”
◆鄧小平理論拉近了文化與經濟的關係
◆文化現在開始融入到社會各個方面
◆外國商品吸引中國人眼球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包裝
◆製造業的加工環節水平較高,設計與行銷環節落後
◆與其叫“知識經濟”不如叫“智慧經濟”
◆文化復興在整個民族復興偉大事業中的地位至關重要
三、文化領域的競爭是沒有硝煙的戰爭
◆文化傳播以強大經濟實力為支撐,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傳播過程
◆文化融合——世界不同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文化輸出需要中國人的自主創新
◆社會文化心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幹部的文化心態
◆文化安全關係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文化創新的關鍵是八個字:繼承、融合、創新、超越
◆文化自覺需要部分先進分子身體力行、積極倡導
第九章 對外開放與共產黨人
一、對外開放過程中共產黨人經受住了考驗
◆黨通過改革開放慢慢成熟起來
◆黨面臨著許多潛在的和表面的難題
◆共產黨現在要處理好與中產階級的關係
◆處理共產黨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關係,是一個老問題
◆要積極推進黨內民主進程
二、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源淵是馬克思主義
◆共產黨的革命文化指導我們取得革命勝利
◆共產黨的執政文化指導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
◆共產黨的開放文化具有時代特色
三、共產黨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共產黨員要樹立崇高理想
◆共產黨的文化需要繼承發展
◆共產黨的文化已經深入人心了
四、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基層政權
◆八十年代黨風比較好,腐敗問題基本上沒有
◆開放改革不是糟蹋幹部的,而是培養幹部的
第十章 胡平與商業文化學
一、商業文化學的基本構想
◆商業文化學的提出有其時代背景
◆商業文化學的提出是商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商業文化學的提出對改善商業的社會形象、提高商業的地位具有戰略意義
二、商業文化學的基本內容
◆任何一件有價值的商品都凝聚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透過行銷藝術的表象,我們可以發現蘊藏於背後的更為深沉的內涵
◆商業文化的核心問題是商業倫理問題
◆環境具有不可估量的同化力、滲透力、約束力
三、商業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
◆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
◆商業文化是活躍於商業經濟領域的一個獨特存在
◆商品文化在商業文化諸因素中具有紐帶的地位和作用
◆商業文化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特徵
四、儒家倫理與商業文化
◆儒家倫理對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儒家倫理成為市場經濟中的一種組織、穩定、促進的積極力量
◆要將儒家倫理深深地切入現代經濟生活,尋找新的生長點
◆儒家倫理對於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多層次、多角度地開發儒家倫理這筆文化遺產
五、中國傳統文化與商業文化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濟倫理觀念
◆中國和西方有著不同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念
◆把腐敗的根源主要歸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失偏頗
◆“新時代商人”要實現“以文化陶鑄商業”的理想
六、商業文化與現代企業形象
◆現代企業形象是企業自身塑造和社會公正評價的結合體
◆現代企業形象具有多樣性和整體性相結合的特徵
◆現代企業形象應體現民族特徵和時代特徵的統一
◆企業形象是審美文化和倫理文化的統一
◆塑造企業形象和塑造企業家要統一起來
採訪後記

文摘

汕頭經濟特區依靠貿易發展的思路出現了偏差
汕頭特區比較小,它的面積與廈門差不多。當年許多廣東人、客家人通過汕頭走向海外,汕頭是一個重要的對外口岸,中央決定在這裡搞特區的目的也是面向東南亞地區,起個示範作用。後來它的發展有點走偏了,只搞了少量工業,主要搞對外貿易,想靠貿易拉動經濟成長。由於它本身沒有工業基礎,在本地區沒有形成生產能力,所以依靠貿易發展的戰略是有一定問題的。
到了90年代末,影響全國的一個大案就發生在汕頭,即虛開增值稅發票案。當時在全國範圍內查,把這種虛開發票的勢頭遏制住了。一些不法分子買來增值稅發票,他根本沒有那么多業務,案件大概涉及幾十個億。後來國家工商總局和稅務總局聯合封殺汕頭的企業,汕頭企業開出的發票在全國都不能結算,汕頭開出的票證在流通領域裡不能通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都紛紛撤資,很多外資、港資包括汕頭本土企業都轉移到了別的地方。前幾年我去過一次汕頭,城市建設還不錯,比過去我去時有所發展,但市面比較冷清。虛開增值稅發票案嚴重地影響了汕頭特區的發展。
珠海經濟特區留下了一片空間讓後人去開發
珠海地理條件不錯,靠近澳門,特區面積也不小。他們把土地征了很多,預留了很大的發展空間,自己還單獨搞了個機場。這裡面有一個定位的問題,它本可以和澳門一起聯合建設一個機場,解決兩家的問題,兩家卻各搞了一個。後來珠海又搞航空展,我看這個展覽的帶動作用也不是很大。製造業開始也搞了一些,但規模不是很大。珠海雖然發展得不是很快,但留下了一片空間讓後人去開發,這個思路也是不錯的。
當年我曾經構想在深圳、珠海、香港、澳門四個地方搞四城聯動,外國人從一個城市落地,其他三個城市都可以免簽。當時我提出這個想法後,與港澳辦、外事辦都商量過,但最終沒有搞起來。港澳和深圳珠海怎么聯動?這個問題需要通盤考慮,提出一個大的戰略。
廣東的珠江三角洲也有一個相互協調的問題,廣州市有一個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製造業搞得也不錯,但它發展空間有限。從廣東省的層面上看,存在著一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如何總體協調的問題。廣州和其他三個經濟特區同屬一個省,彼此之間未能形成合力,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這說明市場經濟還需要巨觀的指導,不能說廣東沒有指導,但在這個事情上如果搞得早一點、好一點,整個廣東省的經濟可能會發展得更快一點。
廣東也有欠發達的地方,像粵北和粵西地區。深圳周邊的一個市叫河源市,這個市向香港供水,它的發展並不快。這說明發達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發揮的還不夠。當然從總體上看,各地經濟都發展了,但可以搞得更好一點,水平提得更高一點,發展得更快一點。這是廣東的情況。三個特區都有成績。
海南經濟特區的洋浦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出現曲折
海南原來是廣東的一個行署,後來從廣東省分立出來成立海南省,同時在全島範圍內搞經濟特區,是全國最大的特區。海南原來的基礎比較差,在建設港口、碼頭、機場方面感覺很吃力。它的支柱產業是什麼?當時思路不清晰,當初它的支柱產業是農業,下力氣搞種植業和飼養業。但作為一個經濟特區,製造業必須要搞上去。P97-98

後記

採訪後記
採訪胡平部長,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部長從工作崗位離休後,仍不輟勞作,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對商業文化學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問題孜孜以求,開展研究工作。由於參加學術討論與交流的緣故,部長常年奔波於各地,很難在北京家中長住。
2007年3月,部長不慎將腰部摔傷,遵醫囑需臥床靜養數月。病榻上的部長仍手不釋卷,將養病的時間用來整理思路,思考問題,部長的勤奮精神實令人欽佩。北京市西城區宣傳部部長傅華在探病期間向部長提出,能否利用這段時間做一個訪談,將部長多年來由於工作繁忙無暇梳理的思路做一次系統的整理。這一提議與部長的想法一拍即合。蒙部長垂愛,我有幸成為此次訪談的參與者,能夠有機會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部長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我感到莫大榮幸。
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採訪部長的情形。那天我拿著錄音筆、筆記本電腦等,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敲開了部長家的門。當時心裡一直在想,一位曾參與過經濟特區建設、陪同小平視察廈門特區的老領導,一位領導過幾千萬商業職工的部長,會不會很嚴厲?走進部長的臥室,看到一位面容慈詳、和藹可親的老者正躺在病床上,滿面笑容地向我打招呼,我的擔心已經減了一半。部長好像看出我有些緊張,就趁著我準備錄音設備的機會與我拉家長,採訪正式開始時,我已經感覺與部長之間“零”距離了。
從3月20日到4月29日,共採訪了16次,每次採訪都將近半天時間。部長為了不耽誤時間,一直堅持少喝水甚至不喝水。連續幾個小時的談話,對正常人都是個挑戰,對於一位臥病在床的老人更不是一件容易事,但部長做到了。一個多月的採訪使我看到了老一輩領導人身上那種嚴於律己、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
隨著採訪的深入,部長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娓娓道來,沒有現成的稿子,部長的談話卻是自然成篇,邏輯性極強,對歷史事件、文獻引用、數字圖表的講述都十分精確,我不禁驚詫於部長過人的記憶力。部長的講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中國改革開放3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我們感受到了歷史的真實,仿佛看到了改革開放決策者的堅毅果敢與執著追求,看到了實踐者的義無反顧與不懈探索,看到了懷疑者的悲天憫人與彷徨退縮。一個個畫面定格在我們的眼前,我本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也激發了對改革開放艱難歷程的深刻反思。
部長一直被人們稱為學者型官員,因為他愛好讀書、勤于思考。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他能提出震驚理論界與輿論界的創新思想,形成一次次的理論衝擊波。他率先提出商業文化學的基礎概念和基本理論框架,成為商業文化建設的首倡者和商業文化理論的奠基人。當年,曾有人稱他為“商業文化部長”,這一“戲說”卻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部長興趣廣泛、思想敏銳的性格特點。部長曾提出新時代商人要做到“大富、大紅、大德”,要為市場立功,為社會立德,要做到富而能仁、富而有義。這一理論為新時期民營企業家們指出了成功後的發展道路。部長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問題也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提出“中國經濟市場化,市場經濟中國化”的理論並進行了深入的考察。
部長不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進行認真研究,提出創新理論,還親自參與實踐,勇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商業部工作時,部長親自主抓,在鄭州建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期貨交易市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一時間被人們稱作“鄭州模式”。世界銀行的一位高級官員稱,鄭州的這個期貨市場為在不已開發國家搞期貨提供了一個模式。任福建省省長期間,他曾通過國家有關部委借到一筆科威特提供的低息貸款,用這筆錢修建了廈門國際機場。地方政府修建國際機場,這在國內還是第一家。他還利用別具創意的“國家出一些、省里出一些、地方出一些”的方案,在福建引進了萬門程控電話。這在改革開放之初是一個大膽而有遠見的創舉,福建成為國內首個實現程控電話進縣城的省份。這些數不勝數的事例,都是部長理論聯繫實際的典型事例,這說明部長不但是改革開放理論的創新者,更是創新理論的實踐者。部長對歷史的講述,不只停留在理論與實踐之中,還穿插著一些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在訪談過程中,本人經常被故事中的感人場面所觸動,跟隨著講述進入到歷史之中,亦喜亦悲,心情也即信馬由韁,隨它去了。比如部長講他在福建深山區視察時,看到一個穿著打了幾十個補釘衣服的孩子時,他掉淚了。在講這段經歷時,部長的聲音低沉,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破舊的鄉村國小。還有一個改革開放初期,大陸漁民用小黃魚換台灣漁民電子手錶的故事,我從部長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對兩岸漁民在特殊時期創造出來的特殊貿易方式的欣賞。在講到北京城冬儲大白菜的故事時,部長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物資短缺的票證年代。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部長講“部長買鞋記”這個故事。當講到他買的幾雙鞋都因為質量問題不能穿時,採訪者與被訪者一起放聲大笑,那笑聲中既包含了對歷史的無奈,也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慨。在對歷史的追憶中,隨處可見部長憂國憂民、愛國愛黨的赤子之情。這使我想起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2004年,部長離開工作崗位,離開了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第一線。雖然賦閒在家,部長對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仍然殫精竭慮,思考不停。對於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比如:他提出中國社會呼喚大思想家,這個大思想家需要全社會的培養孕育,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他還提出經濟與文化是手心與手背的關係,我們要努力實現經濟文化的一體化,使中國文化超越自己,超越歷史,超越世界,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的論斷。作為一名老黨員,部長對黨的建設更是高度關注。通過對黨的執政歷史的追憶,他得出結論:中國共產黨是大有希望的,面對著大風大浪的考驗,我們的黨必定會逐漸成熟起來,一定能夠帶領全國人民,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一名經受過戰爭歲月洗禮和執政年代考驗的無產階級戰士對黨未來事業的預期,這一論斷擲地有聲,代表了大多數黨員的心聲。在書稿整理過程中,得到了傅華同志的臨卷指點。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對書稿的語言、句讀斟酌斧削,態度之認真令人感佩,在此表示感謝。同時還要感謝我的導師王順生教授,為本書題寫序言。本書採訪者2009年9月於北京

序言

中國的改革開放發端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至今走過了30年的歷程。中華民族在經歷了幾十年對外封鎖後,自覺地開啟了面向世界的大門,主動革新那些經濟社會政治等方面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障礙。如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給世界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一樣,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再一次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出華夏兒女銳意進取、追求現代化的勇氣和決心。
作為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們與共和國一起走過了這段歷史。驀然回首,看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淚水,看到了在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蒸蒸日上的各項事業和無數為此奮力拚搏的建設者。從共和國的領袖到每一名普通百姓,心中的標尺無時不在衡量著我們這個國家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30年,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中國剛剛走過的30年,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為關鍵的歷史階段之一。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由經濟體制改革開始逐步將改革向深層推進,由局部開放向全方位開放過渡,這種漸進式的改革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這成功本身說明了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政治魄力、敢為人先的巨大勇氣和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
這一段可歌可泣的奮鬥歷程,必將被史家大書特書。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後,世界東方的古老國度創造的偉大奇蹟。近代中國受盡了列強的凌辱,經歷了幾代人的流血犧牲、上下求索,終於在20世紀後期迎來了經濟大發展、國力大提升。占全世界1/4人口的中華兒女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把改革開放作為追趕世界現代化進程的一把利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每一位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無論是一名默默無聞的普通公民,還是一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國家領袖,感覺都是那么真切而神奇,變化就發生在身邊,觸手可及、惠及你我。對於那些經歷過戰略決策過程的人來說,每次決策都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也表達著對祖國、對人民的神聖責任。回溯他們的足跡和心路,對後來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洗禮和智慧的升華。
本書所要採訪的人物,是曾經和我們一起走過改革開放30年的一位老人。他年輕時參加學生運動,反對國民黨,革命成功後曾任邊防前沿的地方大員,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他又被委任共和國的部長,衝鋒在改革開放的前沿。他曾經親自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糧食交易所,連外國業內人士都不相信中國人能夠搞成功,而實踐卻無可置疑地證明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超前意識。他曾在國內第一個提出對流通領域進行改革,實行市場化。在90年代初人們對市場化諱莫如深的日子裡,他的創新思維與中央的戰略決策不謀而合。他曾在學術界首倡商業文化建設,將商業與文化緊密結合,成為商業文化理論的奠基人。他將自己親身經歷與睿智思考相結合,在繁忙的公務之餘挑燈著書,成為一名學者型官員。
他就是胡平。胡平,1930年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早年曾就讀於江蘇紡織工業專科學校紡織專業,1948年赴蘇北參加革命,1949年後長期在福建從事經濟工作,歷任福建省計委主任、副省長,1982年任常務副省長,1983年4月至1987年8月任福建省省長。1987年9月,胡平調京任國家經委副主任,1988年任商業部部長,1993年任國務院特區辦主任,2004年底離休。他是黨的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在兒孫繞膝之年,回首往事,他講述的故事中充滿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回憶片段。本書的採訪者將通過與胡平面對面的交談,多角度地展示一位中國改革開放歷程的親歷者,立體化地講述一名實事求是、敢闖敢幹、衝鋒陷陣、不懈探索改革之路的時代先鋒,為讀者展示一幅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