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問題

改革開放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問題

《改革開放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問題》是201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革開放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問題
  • 作者:曹普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1日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頁數:298 頁
  • ISBN:9787211069767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為“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經過35年“披荊斬棘”的探索,中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深水區,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挑戰。何去何從?是進是退?怎樣決斷?歷史是凝固的現實,現實是流動的歷史,審視並系統考察30多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風雨歷程,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引為今鑒,從而增加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智慧和勇氣,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把細節描述與理論分析結合起來,是領導幹部學黨史、改革開放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史的重要學習材料。
本書把細節描述與理論析結合起來,審視並系統考察30多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闡述了為什麼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破題、改革開放高層決策、對外開放突破、改革開放的國情依據、經濟體制轉軌中的波折、計畫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等問題,是學黨史、改革開放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史的重要材料。

圖書目錄

一、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為什麼要改革開放/001
(一)“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給黨和國家帶來嚴重災難/001
1“文化大革命”結束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圖景/001
2“文化大革命”結束時中國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態/006
3“文化大革命”結束時中國農村百姓的生存狀況/008
(二)中外經濟科技發展差距巨大使中國面臨沉重壓力/011
1二戰之後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011
2美、歐、日經濟實力的大發展大躍升/012
3走出國門照“鏡子”的巨大震撼/015
4鄧小平親自出訪所感:“我們現在很需要跑!”/024
(三)“舊的那一套”幾十年證明不成功,“這種情況不改革行嗎?”/026
1鄧小平對“什麼是社會主義”發出的一連串問號/026
2“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028
3二十年艱辛探索為改革開放提供寶貴經驗和重要準備/031
二、改革開放從“激活思想”破題:關於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035
(一)“兩個凡是”方針使中國“困坐愁城”/035
1“兩個凡是”的實質與鄧小平的鮮明態度/035
2無形的“精神枷鎖”枷住了中國大踏步前進的手腳/038
(二)澄清重大是非亟須確立“實踐標準”/040
1不掙脫“兩個凡是”束縛,“新道路”就無從開創/040
2鄧小平正式復出後對“兩個凡是”的進一步批評/041
3中央黨校爭論“路線”是非: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序曲/043
(三)最初的突破:經濟領域的思想解放/048
(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發表及反響/053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寫作和發表/053
2鄧小平對“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介入和支持/058
(五)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為改革開放奠定思想基礎/062
三、改革開放之高層決策:1978年的重要會議/069
(一)“勇敢地改革”,大膽地“引進”:國務院務虛會/070
1會議的歷史淵源和現實背景/070
2“先務虛,結合務實”:華國鋒確定的四個議題/077
3“敞開思想,充分議論”:“怎么把速度搞快些?”/080
4“改革開放”是務虛會所議和李先念總結髮言的主基調/085
(二)經濟工作必須實行“三個轉變”:全國計畫會議/090
(三)決策改革開放的全面準備:中央工作會議/096
1會議的由來和“中心問題”的確定/096
2圍繞“中心”深入討論改革開放的必要性、辦法和手段/102
3圍繞“中心”在其他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達成共識/110
4“改革開放”是會議所議和鄧小平閉幕會上講話的主基調/114
(四)正式決策改革開放的5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19
四、對外開放從“點”突破:經濟特區的建立和發展/125
(一)“經濟特區”方案之雛形:不謀而合求“特殊”/125
1廣東謀建寶安、珠海出口基地——“實行特殊管理辦法”/125
2香港招商局籌設蛇口工業區——經濟上實行“特殊待遇”/131
(二)廣東“希望中央給點權”與中央同意試辦出口特區/134
1〖ZK〗廣東醞釀“先走一步”/134
2〖ZK〗共同的體認:辦“特區”系“為全國體制改革摸索經驗”/139
3授權廣東、福建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143
(三)“經濟特區”如何“特”:自“翻筋斗”與借鑑國外經驗/146
1“出口特區”易名“經濟特區”與制定“特區條例”/146
2特區之“特”的探索與對國外經濟特區經驗的借鑑/150
(四)經濟特區在“秋風蕭瑟”的爭議中摸索前行/156
1“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需有“勇於創新的幹部”/156
2在姓“資”姓“社”質疑中進一步明確特區之“特”/159
3“經濟特區”=“舊中國的租界”?/162
(五)“看來路子走對了”:鄧小平視察特區掀開對外開放新一頁/167
五、改革開放的國情依據: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的探討/172
(一)歷史回溯: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上的認識和教訓/173
1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預測/173
2列寧關於“發達”“完全”社會主義的論說/175
3史達林及其繼承者:長期陷於“超越階段”的泥淖/177
4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的認識與實踐中的失誤/181
(二)對國情的重新認識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的孕育/186
1“講實事求是,先要把‘實事’搞清楚”/186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斷的兩次使用與認識反覆/189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斷的第三次使用/192
(三)中共十三大正式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195
1中央領導層和理論界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討論/195
2十三大報告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全面闡述/200
(四)中共十三大以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的進一步發展/203
六、經濟體制轉軌中的波折:價格改革“闖關”受挫與“治理整頓”/207
(一)經濟體制轉軌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207
(二)1988年“深化改革”的部署與價格改革“闖關”受挫/211
1“深化改革”: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第十個年頭的主題詞/211
2價格改革的提出、輿論宣傳與方案準備/216
3“搶購風潮”發生,價格改革“闖關”受挫/221
(三)“治理整頓”方針的提出和初步實施/225
1“治理整頓”方針的提出和確立過程/225
2以穩定物價和金融為中心的第一階段“治理整頓”/229
(四)進一步“治理整頓”的決策與“治理整頓”的基本完成/232
七、計畫經濟還是市場經濟:探索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14年/239
(一)“計畫經濟”語境下關於商品生產與價值規律問題的辯爭/239
(二)改革的最初思路:“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246
1經濟理論領域的撥亂反正與對計畫經濟體制弊端的反思/246
2鄧小平、陳雲關於“價值法則”和“計畫與市場”關係的論述/252
3薛暮橋“商品經濟”論:“對30年來占統治地位的教條主義思想的挑戰”/254
4陳雲四提“計畫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256
5對“商品經濟”論的批判與“主輔論”的確立/259
(三)重大突破:“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畫的商品經濟”確立/264
1“異端”寫進中央檔案:十二屆三中全會確立“商品經濟”論及背景/264
2“巴山輪會議”與“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經濟運行模式/273
3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也可以叫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76
(四)新一輪爭論與改革目標的最終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79
1實行“市場經濟”就是“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279
2鄧小平三論“市場經濟”與黨中央在理論上作的深入“調研”/284
3中共十四大“一錘定音”:“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88
(五)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創舉/293
後記/2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