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百年

改變中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百年

《改變中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百年》內容簡介:1915年,經過十年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洛克菲勒基金會創建了世界一流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這顆“洛克菲勒基金會王冠上閃光的寶石”,代表了基金會在華事業最昂貴、最輝煌的一頁,以及它以科學精神來改變中國的決心。隨著雙方在合作中不斷產生的衝突與妥協,洛克菲勒基金會逐漸從精英教育轉變為支持鄉村綜合發展的定縣模式,正當這一模式初見成效時,中國政局發生巨大變動,洛克菲勒不得不退出中國大陸,中斷了半個世紀以來“改變中國”的努力。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雙方重新開始了小心翼翼的接觸和交流,洛克菲勒基金會又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外國非政府組織。 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的經歷充滿了起伏、矛盾、失敗與成就,這與洛氏基金會的文化優越感和中國的時代背景有關,也跟雙方強烈的理想主義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作者在研究這段歷史時,將西方醫學、洛克菲勒基金會、美國教育家、傳教士、中國知識分子、改革家和中國政府,都一一置於聚光燈下,探討不同文明在交往過程中,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約,而身處其中的人們,又如何利用自身和對方的資源,艱難地尋求共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變中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百年
  • 外文名:To Change China:The Rockfeller Foudation's Century-Long Journey in China
  • 作者:馬秋莎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455頁
  • 開本:16
  • 定價:58.00
  • 類型: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53365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改變中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百年》編輯推薦: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口號是“在全世界促進人類福祉”,這種改變世界的熱情令人敬佩,但在“改變中國”的過程中,洛克菲勒基金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洛克菲勒基金會在現代中國的成敗得失,為我們認識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也能映襯出中國當代基金會和NGOs在運作、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可能的發展方向。

作者簡介

美國歐柏林大學東亞系教授。北京人。北京師範大學學士、碩士,美國凱斯西方儲備大學歷史博士。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社會團體與公民社會、西方傳教士史、洛克菲勒基金會史、西醫在中國等,就此發表多篇中英文論文。專著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aving the Way to Civil Society? (《當代中國NGOs:走向公民社會?》,2006年出版,2009年再版),是該領域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之一。

圖書目錄

致謝
前言
第一章:美國現代基金會的發軔
一、現代基金會問世的社會文化背景
二、洛克菲勒與他的科學慈善事業
三、慈善動機與基金會批判
第二章:“科學醫學”權威在西方的確立
一、科學醫學”的形成
二、蓋茨的醫學神學觀
三、西醫在非西方文化的擴張及醫史對此的研究
第三章:“用手術刀為福音書打開中國的大門”
一、傳教士與西醫東漸
二、三位來華的西醫先行者
三、傳教士在中國作用之我見
第四章:中國:洛克菲勒慈善事業的新邊疆
一、放眼東方:改變中國的時機到了
二、探索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中國之夢
三、傳教士與洛克菲勒基金會:分歧何在?
第五章:協和醫學院:“洛氏基金會王冠上閃光的寶石”
一、美國醫教改革與霍普金斯模式
二、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協和
三、洛克菲勒的駐華“教育大使”
四、蓋茨的中國醫學發展藍圖
第六章:二十世紀國中西醫在中國政治文化中的位置轉換
一、當西醫與中醫最初相遇
二、科學主義與中國知識分子對洛克菲勒項目的支持
三、中西醫衝突政治化與西醫改變中國的作用
第七章:理想與現實的衝撞
一、從紐約到北京:協和的管理機制
二、戲劇性的一幕:顧臨挑戰洛克菲勒?
三、協和“中國化”的努力
第八章:轉折時刻:從精英醫學到鄉村建設
一、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改組與新方向
二、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從蘭安生到陳志潛
三、中國鄉村建設和甘恩的“中國項目”
結語:讓我們“在新的基礎上繼續”
參考書目
索引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在這個經濟大擴張的時代,所有的人都認為發家致富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權利,都希望闖蕩一番。然而,在188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大量小生意破產,人們的發財夢很快就被無情地打碎了。整個經濟的運轉就像是一架巨大的篩選機,湧入城市的人很快地被分為三個階級。“在頂端的是那些握有巨大資產與權力的人,中小生意人、醫生、律師和其他職業白領形成中層,而下端則是掙工資的大眾。”在那個時代,靠工資吃飯的人,日子並不好過。在工廠,無論是工人的工作條件還是勞資關係都充滿問題。由於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勞動力隨時可以得到補充,廠方只關心如何儘快地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管理工人的權力幾乎全部落在工頭的手裡,而後者簡直就是獨裁者,“生殺予奪”全憑其喜怒了。勞工們的普遍不滿是很自然的,他們感到不論是經濟機會還是社會體系都正在向他們關閉。人們希望重新得到以往在社區文化中的那種價值和權利,而在陌生的城市中尋找以本階級作為社會支持網的傾向也在不斷增長。這種階級衝突和潛在的政治危機引起了社會統治階層的警覺。約西亞·斯特朗(Josiah Stron9,1847—1916),這位後來因主張美國在新世界秩序中追求無限擴張和攫取在華利益而出名的牧師,在1884年出版了一本極有煽動性和影響力的小書,題為《我們的國家:其可能的前途和當下的危機》(Our Country:ItsPossibleFutureandPresentCrisis)。在此,他號召新教徒們要準備迎接“威脅我們基督徒和美國文明的危險”。他警告說,從緬因的船廠到德克薩斯的鐵路,一場巨大的勞工騷動正席捲美國,而勞工騎士團的人數已經從1884年的5萬迅速膨脹到1886年的40萬。這本書一下子銷售了五十萬冊。對於美國經濟和文化精英來說,這些言辭可不是聳人聽聞,他們真的感到了山雨欲來。
斯特朗說的這個對基督教和美國文明的威脅是特有所指的。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自殖民時代起,其移民主要來自歐洲的西部和北部,這些移民帶來的盎格魯一薩克遜文明成了美國宗教、文化和價值觀的核心和主流。

序言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幸運的人,能夠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然後把所得寫出來與有同樣興趣和好奇心的人分享。更為幸運的是,這一路上,我得到了無數的支持、鼓勵和幫助。從事研究和寫作是件很享受的事,但也很辛苦、很困難。沒有家人、朋友、同事和各種機構的支持,我就不可能在這裡和讀者交流了。因此,要借這個機會向使這本書得以問世的人們表示真誠的感謝。
對一個在“文革”中失學的人來說,1977年重新回到學校,感覺真好。感謝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的老師們,師大的教育為我後來的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88年來到美國凱斯西儲大學讀歷史學博士,這裡的老師給我展示了新的學習方法並培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看問題的批判角度和挑戰前人的研究路徑,讓我受益匪淺。我的碩士導師林琪教授(Catharine Lynch)和博士導師哈麥克教授(David C Hammack)引導我走進美國傳教史和社會政策史等領域;對這兩位導師的學識和品德我至今不能忘懷。從那時起,我開始對傳教士和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的工作產生興趣。雖然博士畢業後我轉向了其他的研究領域,但對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事業的興趣卻始終未減。這也是我決心完成本書的原因。
從讀博到2010年此書動筆,為了解西醫東漸的經歷,我先後在紐約、北京和成都訪問了袁貽瑾、鄧家棟、嚴家英、王光超、張昌穎、王志鈞、馬旭、彭瑞聰、楊寶年、鄭芸田、吳憲夫人和陳志潛之女陳芙君等人。言辭無法表達我對這些老協和人和醫學前輩的敬佩。他們娓娓道來的親身經歷和對現代醫學教育的中肯看法使我摸到了西醫在中國由起步而發展的脈搏。他們對我真誠、坦率,希望我了解這段歷史。與他們交流是我寶貴的人生體驗。
我曾到多所圖書館和檔案館從事本書涉及領域的研究,這些機構為我利用它們的歷史檔案提供了種種方便,並慷慨允許我在本書中發表這些珍貴的歷史圖片。在此特對下述檔案館/圖書館表示真心的感謝:洛克菲勒檔案館(the Rockefeller Actlieves Center),哈佛大學胡頓圖書館(Houghton Library,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康特維醫學院圖書館及珍藏醫學資料館(Countway Library of Medicine,and Countway Medicine Rare Books Serial,Harvard University),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檔案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艾倫·梅森·切斯尼醫學檔案館(Alan Mason Chesrley Medical Archives,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耶魯大學圖書館(Yale University Library),比羅伊特學院圖書館(Beloit College Achieves)。在此還要特別對洛克菲勒檔案館表示感謝。該館曾兩次為我提供研究經費,而且本書中的大量圖片都來自它們的收藏。該館知識豐富的館員洛森鮑姆先生(Tom Rosenbaum)的幫助更使我的研究得心應手。
博士畢業後我來到與中國關係源遠流長的歐柏林大學(Oberlin College,而且本書中主要的圖片都來自它們的收藏)任教。感謝學院多年來為我提供到中美多個圖書館收集資料的研究經費,特別是這次又為本書寫作提供了一年的學術休假。若非學院的大力支持,本書恐難以順利完成。
在此還要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真誠致謝,感謝他們的信任與眼光。同時,要特別感謝本書的編輯,他們一絲不苟、專業敬業的工作使本書的出版質量得到了保證。
在本書研究、寫作過程中,前輩們為現代醫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篳路藍縷、鞠躬盡瘁的精神使我由衷景仰並引以為師。在此謹以本書獻給他們中的一位,我敬愛的父親。他為發展中國現代醫學教育嘔心瀝血,六十年如一日。他的精神和對我的鼓勵是我完成這本書的動力。
馬秋莎 美國俄亥俄北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