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1年5月21日晚以視頻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會並發表的重要講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發生時間:2021年5月21日
  • 講話人:習近平
講話全文,內容解讀,

講話全文

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習近平在全球健康峰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德拉吉總理,
尊敬的馮德萊恩主席,
各位同事:
  很高興出席全球健康峰會。去年,二十國集團成功舉行了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和利雅得峰會,就推動全球團結抗疫、助力世界經濟恢復達成許多重要共識。
  一年多來,疫情起伏反覆,病毒頻繁變異,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仍在肆虐。早日戰勝疫情、恢復經濟成長,是國際社會的首要任務。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扛起責任,同時要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著力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水平。下面,我想談5點意見。
  第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擊疫情是為了人民,也必須依靠人民。實踐證明,要徹底戰勝疫情,必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突出位置,以極大的政治擔當和勇氣,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盡最大努力做到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一個病患者,切實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同時,要保證人民民眾生活少受影響、社會秩序總體正常。
  第二,堅持科學施策,統籌系統應對。面對這場新型傳染性疾病,我們要堅持弘揚科學精神、秉持科學態度、遵循科學規律。抗擊疫情是一場總體戰,要系統應對,統籌藥物和非藥物干預措施,統籌常態化精準防控和應急處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二十國集團成員要採取負責任的巨觀經濟政策,加強相互協調,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順暢運轉。要繼續通過緩債、發展援助等方式支持開發中國家尤其是困難特別大的脆弱國家。
  第三,堅持同舟共濟,倡導團結合作。這場疫情再次昭示我們,人類榮辱與共、命運相連。面對傳染病大流行,我們要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團結合作、共克時艱,堅決反對各種政治化、標籤化、污名化的企圖。搞政治操弄絲毫無助於本國抗疫,只會擾亂國際抗疫合作,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傷害。
  第四,堅持公平合理,彌合“免疫鴻溝”。我在一年前提出,疫苗應該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當前,疫苗接種不平衡問題更加突出,我們要摒棄“疫苗民族主義”,解決好疫苗產能和分配問題,增強開發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疫苗研發和生產大國要負起責任,多提供一些疫苗給有急需的開發中國家,支持本國企業同有能力的國家開展聯合研究、授權生產。多邊金融機構應該為開發中國家採購疫苗提供包容性的融資支持。世界衛生組織要加速推進“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畫”。
  第五,堅持標本兼治,完善治理體系。這次疫情是對全球衛生治理體系的一次集中檢驗。我們要加強和發揮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作用,完善全球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更好預防和應對今後的疫情。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充分聽取開發中國家意見,更好反映開發中國家合理訴求。要提高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能力、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應急物資儲備和保障能力、打擊虛假信息能力、向開發中國家提供支持能力。
  各位同事!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中國得到很多國家支持和幫助,中國也開展了大規模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去年5月,我在第七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上宣布中國支持全球抗疫合作的5項舉措,正在抓緊落實。在產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況下,中國履行承諾,向80多個有急需的開發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個國家出口疫苗。中國已為受疫情影響的開發中國家抗疫以及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20億美元援助,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物資援助,為全球供應了2800多億隻口罩、34億多件防護服、40多億份檢測試劑盒。中非建立了41個對口醫院合作機制,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大樓項目已於去年年底正式開工。中國同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中國全面落實二十國集團“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總額超過13億美元,是二十國集團成員中落實緩債金額最大的國家。
  為繼續支持全球團結抗疫,我宣布:
  ——中國將在未來3年內再提供30億美元國際援助,用於支持開發中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已向全球供應3億劑疫苗,將盡己所能對外提供更多疫苗。
  ——中國支持本國疫苗企業向開發中國家進行技術轉讓,開展合作生產。
  ——中國已宣布支持新冠肺炎疫苗智慧財產權豁免,也支持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早日就此作出決定。
  ——中國倡議設立疫苗合作國際論壇,由疫苗生產研發國家、企業、利益攸關方一道探討如何推進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
  各位同事!
  古羅馬哲人塞涅卡說過,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讓我們攜手並肩,堅定不移推進抗疫國際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

內容解讀

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晚以視頻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全球抗疫合作提出中國主張,為完善全球衛生治理注入動力,為攜手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指明方向與路徑。
  一年多來,疫情起伏反覆,病毒頻繁變異,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仍在肆虐。如何早日戰勝疫情、恢復經濟成長?二十國集團怎樣扛起責任、引導全球抗疫合作?面對與會各方共同關心的問題,習近平主席提出5點意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施策,統籌系統應對;堅持同舟共濟,倡導團結合作;堅持公平合理,彌合“免疫鴻溝”;堅持標本兼治,完善治理體系。這五個“堅持”,是對過往經驗的深刻總結,是應對未來挑戰的長遠之策,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立起了“四梁八柱”。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價值取向。人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也是中國迅速控制疫情的重要經驗。實踐證明,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突出位置,盡最大努力做到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一個病患者,切實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才能有效控制疫情,儘快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講科學、助團結、促公平是必由之路。講科學,意味著弘揚科學精神、秉持科學態度、遵循科學規律,進行科學施策,加強統籌系統應對,打贏抗擊疫情這場總體戰。助團結,意味著攜手合作、共克時艱。任何政治化、標籤化、污名化的政治操弄,絲毫無助於本國抗疫,只會擾亂國際抗疫合作,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傷害。促公平,意味著摒棄“疫苗民族主義”,解決好疫苗產能和分配問題。疫苗研發和生產大國多擔一點責任,多提供一些疫苗給有急需的開發中國家,疫情才有可能在全球得到控制,每個國家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完善治理體系是治本之策。人類終將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但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人類來說不會是最後一次。此次疫情是一次檢測,折射出全球衛生治理體系的短板,暴露了人類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不足。從倡議加強和發揮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作用,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到提出提高危機應對的五大能力,習近平主席的主張,再次發出了堅持多邊主義的強烈信號,展現了標本兼治的長遠眼光。
  風雨見真情,大事見擔當。在全球抗疫鬥爭中,中國始終同各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這是一張不斷拉長的清單:為開發中國家提供20億美元援助,向43個國家出口疫苗,為全球供應2800多億隻口罩、34億多件防護服……樁樁件件,書寫著中國開展大規模全球人道主義行動的“硬核”貢獻。這是一份鏗鏘有力的承諾:追加援助用於支持開發中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盡己所能對外提供更多疫苗,支持本國疫苗企業向開發中國家進行技術轉讓……習近平主席宣布的5項舉措,急人所急、對症下藥,為全球團結抗疫注入源源不斷的信心與力量。
  “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此刻重溫古羅馬哲人塞涅卡的箴言,更覺意味深長。當多國領導人“雲”端相聚,為抗擊疫情貢獻智慧,正是在向世界傳遞團結合作、攜手抗疫的有力信號。讓我們攜手並肩,共同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