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除蟲菊酯殺蟲劑

除蟲菊是指菊科菊屬除蟲菊亞屬的若干種植物。傳說很久以前,在古波斯一帶,有一婦女從田間採回一些美麗的小花,不久把枯萎的小花丟在屋角,數周后,發現在枯花周圍有一些死蟲。這是發現除蟲菊殺蟲作用最早的傳說,未見於文字記載。又據說早在初期亞美尼亞人發現北高加索的一個部落,用一種紅花除蟲菊的粉末殺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擬除蟲菊酯殺蟲劑
  • 性質:殺蟲劑
  • 屬性:除蟲
  • 時間:1935年
產品介紹,特點,

產品介紹

大約在1840年在南斯拉夫的達爾馬提亞地區發現白花除蟲菊的殺蟲毒力更高,此後作為殺蟲藥用植物被引種到世界各地大規模栽培,1935年我國開始少量種植。一般除蟲菊花中含殺蟲物質僅1%左右,肯亞曾培育出一個品種,含量最高也僅達3%。
但其優良殺蟲性能,引起世界化學家的高度重視。20世紀初已開始研究其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歷經半個多世紀,直到1964年才最後確定共有6種有效成分。在天然除蟲菊素化學結構基本研究清楚的基礎上,就開始人工模擬合成研究,1947年由美國人成功地合成了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擬除蟲菊酯--丙烯菊酯,並於1949年商品化。從此開發出一類高效、安全、新型的殺蟲劑--擬除蟲菊酯殺蟲劑。
1840年左右在波斯栽培,19世紀中期傳至歐洲,後半期傳至日本(1885)及美國,20世紀初傳至非洲,1950年傳至南美,20世紀初主產南斯拉夫,二戰前,主產日本。
除蟲菊素為黃色粘稠狀液體,在鹼,強光,高溫下不穩定(需加增效劑),不溶於水,安全無藥害。

特點

如下。
①高效
。其殺蟲效力一般比常用殺蟲劑高10~50倍,且速效性好,擊倒力強。例如,溴氰菊酯每畝用藥量僅1/15克左右,是迄今藥效最高的殺蟲劑之一。菊酯的分子含有多種立體異構體,毒力相差很大,分離或合成其中的高毒力異構體甚為重要。
②廣譜
。對農林、園藝、倉庫、畜牧、衛生等多種害蟲,包括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早期開發的品種對蟎的毒力較差,但目前已出現一些能兼治蟎類的品種,如甲氰菊酯、氟氰菊酯,並有能當殺蟎劑使用的氟丙菊酯。早期的品種由於對魚、貝、甲殼類水生生物的毒性高,不允許用於水稻田,目前已開發出對魚蝦毒性較低的品種,如醚菊酯、乙氰菊酯可在稻田使用。
③要求噴藥均勻
。這類藥劑的常用品種對害蟲只有觸殺和胃毒作用,且觸殺作用強於胃毒作用,如氰戊菊酯對斜紋夜蛾的觸防毒力比胃毒毒力大8~9倍。因此,施藥時要把藥液直接噴灑到蟲體上,或是均勻地噴灑到作物體表面,使害蟲在作物體上爬行沾著藥劑或是吃了帶藥的作物體,才會中毒死亡。
④極易誘發害蟲產生抗藥性
。國內外的實踐表明農用擬除蟲菊酯是一類容易誘發害蟲產生抗藥性的殺蟲劑,其抗藥性表現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抗藥性發展快、水平高。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黃河中下游使用菊酯僅3~4年,棉蚜對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就產生了上千倍的抗性。因此,為了合理使用菊酯類農藥,延長其使用壽命,建議使用時注意3點:一是規定使用範圍,限定對作物危害嚴重的害蟲才使用菊酯殺蟲劑,其他害蟲儘可能選用其他類型殺蟲劑;二是在關鍵世代用藥,對必須用菊酯殺蟲劑防治的害蟲也只能在害蟲發生危害的關鍵世代使用,其他世代選用別的殺蟲劑防治;三是限制使用次數,一般在一個生長季節使用1~2次,並與其他類型殺蟲劑輪用或混用。不可把菊酯農藥當作萬能藥,無處不用或連年頻繁使用。二是品種間抗藥性有差異。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水平都有較大的差異,在使用溴氰菊酯、順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品種時,更應注意防止害蟲產生抗藥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