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民族解放陣線

摩洛民族解放陣線

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解、MNLF)是菲律賓南部反政府武裝組織,1972年成立,1977年後,由於內部派系矛盾和外國援助減少等原因,該組織分裂為三派,其中兩派主張在菲南部棉蘭老地區實行民族自治,另一派主張棉蘭老地區脫離菲律賓,成立一個獨立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洛民族解放陣線
  • 外文名: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 簡稱:摩解
  • 成立:1972年
歷史,派別,近況,

歷史

1972年,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創立。
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武裝成員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武裝成員
1987年南部各省舉行公投,建立由棉蘭老島四省組成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 ARMM),密蘇阿里任主席。
1996年,政府與摩解達成和平協定。
2001年,密蘇阿里與阿羅約政府發生利益衝突,其支持者於11月在霍洛島發動武裝叛亂。政府迅速平叛,宣布密犯有叛亂罪。摩解另一派系的領導人胡安任該黨主席。密潛逃至馬來西亞沙巴,被馬政府逮捕並於 2002年1月引渡回菲。
2007年2月,阿羅約總統下令執行與摩解的和平協定條款,希望通過和平、發展、多種信仰對話及國際合作實現與摩解的最終和解,解決菲南部衝突。[1]
2012年4月,為平息南部多年的戰禍與貧窮,菲律賓政府做出重大政治讓步,同意讓穆斯林分離組織在民答那峨島成立相當於“亞國”的新政治實體。菲律賓政府與摩洛穆斯林解放陣線(MILF)的談判小組,簽署了“和談原則要點”檔案。在十項和談原則要點當中,最受關注的是雙方同意共同努力成立新的政治實體, MILF 要求掌握除國防、外交及郵政以外的所有政府功能。

派別

1977年後,派系矛盾和外國援助減少等原因,該組織分裂為三派,其中兩派主張在棉蘭老地區實行民族自治,另一派主張棉蘭老地區脫離菲律賓,成立一個獨立國家。
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勢力範圍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勢力範圍
1987年1月,後一派放棄獨立要求,並與政府就棉蘭老地區自治問題進行多次談判。1996年9月與政府簽署和平協定。
2012年10月7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宣布,菲最大反政府武裝“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已與政府達成協定,結束在南部棉蘭老地區的反政府活動。

近況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外媒報導,菲律賓“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摩解”)武裝分子2013年9月10日繼續進攻三寶顏市,與當地駐軍發生激烈槍戰。當天,叛軍再次挾持數十名人質,槍戰目前已導致6人死亡,24人受傷。
圖為戰鬥警察檢查受傷情況圖為戰鬥警察檢查受傷情況
當天,約300名武裝分子在三寶顏市沿海地區與政府發生槍戰,武裝分子稱挾持了20名人質,但三寶顏市的市長薩拉扎爾表示,他們在附近6個村鎮挾持了170人。
薩拉扎爾對當地媒體說,“這些人質似乎被武裝分子當做人肉盾牌,我們正在尋求和平談判,以便釋放這些人質”。
從當地時間9日凌晨開始,“摩解”乘船向靠近三寶顏市中心的一個人口稠密的社區發起進攻,與駐守當地的政府軍和警察部隊展開激戰。槍戰造成6人死亡、24人受傷,另有約1500名居民被迫逃離家園。
目前,當地政府談判代表正試圖與武裝分子展開談判,希望說服他們釋放人質。一名宗教領袖透露,10日凌晨,武裝分子已經釋放了4名女性和一名兒童。
據報導,此次襲擊事件與菲警方逮捕了5名“摩解”成員有關,這5人涉嫌參與當日發生的一場槍戰。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對當日的襲擊事件表示“強烈譴責”,同時,他已派出一隊頂級安全顧問趕赴三寶顏,尋求一個和平的解決方案。
“摩解”是菲律賓南部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組織,由米蘇阿里在1972年創建,當時的宗旨是在菲南部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1996年,“摩解”與菲政府達成停火協定,根據協定,在菲南部的棉蘭老島上成立了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
阿基諾政府2012年10月15日與從“摩解”分裂出來的“摩伊解”在馬尼拉正式簽署和平框架協定後,“摩解”的創始人米蘇阿里反對和平框架協定的簽署,並揚言重新開展武裝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