揜

yǎn

<動>

通“掩”。捕取;襲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揜
  • 拼音:yǎn
  • 解釋:通“掩”。捕取;襲取
  • 出處:《說文》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揜,自關以東,取曰揜,一曰覆也。——《說文》
諸侯不揜群。——《禮記·王制》
揜禽旅。——《穀梁傳·昭公八年》
揜群雅。——《史記·司馬相如傳》
取之不圍澤,不揜群。——漢·劉向《說苑·修文》
又如:揜群(捕取獸群)
遮蔽;掩藏廣輪揜坎。——《禮記·檀弓》
出入相揜。——《荀子·富國》
忽見一個人揜揜縮縮,在那瓜地中。——《二刻拍案驚奇》
又如:揜覆(遮蓋);揜著(掩飾自己的壞處,顯示自己的好處);揜眼(眼罩);揜匿(遮掩)
承襲 教誨開導成王,使諭於道,而能揜跡於文武。——《荀子·儒效》
又如:揜跡(承襲先輩的事業)
通“掩”,奪去。
見寢石,以為虎也。懼揜其氣也。——《淮南子·泛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𠀤淹上聲。《說文》自關以東謂取曰揜。《揚子·方言》揜𡩡,取也。關東曰揜,關西曰𡩡。一曰覆也。《禮·禮器》豚肩不揜豆。
《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
困迫也。《易·困彖》困剛揜也。《禮·表記》篤以不揜。《疏》君子篤厚行於善道,不使揜逼而被困迫也。
《揚子·方言》滅也。吳揚曰揜。
揜然,疾歸貌。《漢書·司馬相如傳》揜乎反鄉。
《唐韻》烏敢切《集韻》《韻會》烏感切,𠀤庵上聲。手揜物也。 《韻會》與掩同。互詳掩字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