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暴風雨

該劇描寫一·二八事變後,揚子江碼頭淪入敵手。“太和丸”日輪停泊碼頭,在日軍的刺刀皮鞭下,一群碼頭工人正從日輪卸運木箱上岸,不時有人慘遭毒打;碼頭一隅,一群建築工人正在奠基修建貨棧,打磚工人老王仔細觀察,發現木箱內裝的是炸彈,即向人群大聲呼籲:不給敵人搬運炸彈,屠殺中國同胞!碼頭工人聞聲驚語,當場扔下木箱停止搬運,日兵開槍威逼,擊中工人阿二與老王孫兒。工人們群情激憤,抓住逼迫工人卸貨的漢奸阿四,把他扔入河中,日軍再次開槍,數名工人中彈倒地。目睹同胞無辜喪命,工人們忍無可忍,拿起鎯頭、錘子打開軍火箱,手提炸彈奮勇上前,與敵人作殊死鬥爭。就在緊張搏鬥之時,遠處接連響起槍聲,布防工人返回報告:“(中國)抗日游擊隊來了!”於是工人們高唱起戰歌集隊參加抗日游擊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子江暴風雨
事件背景,事件結果,

事件背景

這是由聶耳田漢在1934年5月合作的中國第一部新歌劇。
全劇主題鮮明,結構簡練,情節緊湊,波瀾跌起,表現了中國人民寧死不屈的鬥爭精神。全劇包括《打磚歌》、《打樁歌》、《碼頭工人歌》和《前進歌(苦力歌)》四首歌曲。
1934年6月30日,上海麥倫中學假上海八仙橋青年會舉行校慶,左翼戲劇工作者首次公演了新歌劇《揚子江暴風雨》。由聶耳、鄭君里王為一、露露主演,由張曙指揮演員合唱隊伴唱。
聶耳於《一年來之中國音樂》中曾對此作了總結,認為“新歌劇《揚子江暴風雨》中的歌曲,和一些流行歌曲大不相同。它們沒有靡靡之音,有的卻是壯健的歌詞和雄勁的曲調,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配合得很恰當,決非一般抄襲者所能辦得到。”

事件結果

由於主題指明“抗日反帝”,因此,首次公演後,該劇便被國民黨當局查禁。建國後,田漢又對劇本作了加工。1960年11月,在首都各界紀念聶耳逝世25周年之際,《揚子江暴風雨》由茅源整理配器,劉育民導演,中央實驗歌劇院重新公演,田漢並就此寫下詩作《看〈揚子江暴風雨〉彩排·憶聶耳星海》:
黃浦灘上路,熙攘未大改,
當時中國人,今日作主宰。
崇樓入雲河,巨舸耀華彩,
建設新國家,汗水任揮灑。
揚子風雨暴,黃河浪濤駭,
當時新樂府,賴以起衰怠。
生命雖短促,藝術足千載,
人民大歌手,聶耳冼星海
(注):中國的新歌劇是在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借鑑西洋歌劇而發展起來的,表演時採用“話劇加唱”的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