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與選擇

接受與選擇

《接受與選擇》(第二版)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的圖書。是對第一版(2009.08)的大量補充和完善。

柯林武德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關於他自己的知識,他關於其他事物的知識就是不完備的。在這個意義上,本書就是關於人自己是什麼、為什麼以及怎么樣的知識。

本書是關於個體研究的一部專著,是對作為個體的人的對象關係的系統考察。

基本介紹

  • 書名:《接受與選擇》(第二版)
  • 又名:關於對象視域與人的主體性研究
  • 作者:唐震
  • ISBN:9787516169766
  • 類別:哲學
  • 頁數:294
  • 定價:69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0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核心觀點,人是其對象之所是,美是自由自在的勞動,理論創新,提出“對象關係四層次說”,揭示了個體的演化規律,參考資料,圖書目錄,書中插圖,《接受與選擇》經典語錄,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的是人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關係問題。本書以人的對象性的歷史的演變對人的影響為邏輯起點,通過對人性之根本、行為之端倪的探索,提出了“人是其對象之所是”的時代命題,剖析了人的受動性與能動性的轉換機制,為人建構了一個新的思想範式:對象視域。
本書認為,當個體剛剛誕生的時候,他在人的意義上從頭到腳只是一個白板一樣的東西,他僅僅具備了人的胚體,而沒有人的內容;同樣地,作為成年人,當他還沒有接受某種對象的時候,他在這個方面也是一個白板。正因為這樣,人實際上是在其與對象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成長並壯大起來的。幫助個體成長並壯大的這個對象世界就是廣義的自然界,它在動態的意義上表現為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動自然和虛擬自然等不同階段的演進過程。對人而言,對象不同,發生改變的結果就會不同。在這個意義上,如果一個人設定了低級的對象,他就可能變成僅僅具有低級追求的人;如果一個人只是獲得了片面的對象,他就可能成為一個片面的人。顯然,只有歷史地、全面地把握對象,人才是崇高的、完善的。
《接受與選擇》《接受與選擇》

核心觀點

人是其對象之所是

關於人的存在的本質規定,中西哲學都有許多註解,現代西方哲學的研究更加深入。2009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接受與選擇》一書,提出了一個新命題,這就是:人是其對象之所是。雖然此前許多人在自身生活實踐中經常性地感受到了這個命題的存在,但是,把人的對象性的歷史作為專門研究並在理論上比較深入地的、系統地加以分析和闡述,本書是一個嘗試。
這一命題所揭示的含義如下:
第一、人的本質是對象所給予的,對象先於人而存在。換句話說,沒有對象的人不是人,他只是一個簡單的、虛無的、沒有意義的存在。正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所指出的“非對象性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第二、對象是什麼,人就會變成與這一對象所結成的關係的產物。這樣一來,人如果與一個只具有感覺屬性的對象結合,人就是感覺主體,人就會跟著感覺行動。比如,以食物為人生的主要對象,人就會循著他的胃覺的需要而不斷地追求胃的滿足感;以宗教主為對象,人就會不斷地按照教主的意志行事。
第三、正因為人是按照對象塑造出來的,人的對象有多少,一個人身上的自我就會有多少。與惡的對象結合,人就會變成惡我,與善的對象結合,人就會顯示善我。諸如人身上的“舊我”、“新我”、“感覺的我”、“理性的我”、“理想的我”、“片面的我”、“全面的我”、“超我”等等。人選擇了與不同的對象相結合,人就會變成這樣不同的“我”。
第四、既然人是對象性存在物,那么,任何人也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對象。這就要求人們深思一個問題:你自己將以什麼樣姿態成為別人的對象?你希望為別人帶來善?還是帶來惡?帶來美?還是帶來醜?須知你的出現,必然會影響到以你為對象的任何人。
第五、人作為對象性存在物,如果對象(包括他人)不改變,自己想改變只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但是,由於自己也是別人的對象,所以,自己這頭熱了之後,他人就會具備了被暖熱的可能性。須知社會的進步中總有人先要跨出第一步的。自己衝破原有社會關係的制約,就是選擇了新的對象,就是給他人以新生活的契機。如果說他人是社會關係的產物,那么,你改變了自己,也就改變了社會關係,你也就改變了他人。
第六、一般的人都是以“有”為對象,但也有少數人還以“無”為對象。顯然,以“無”為對象的人的人性具有超越性。因為他既追求了有,也追求了無,因而他追求了全部和所有,他追求了完善,他也就超越了一般人。
第七、人的未來具有不確定性。正因為“人是其對象之所是”,所以,人的未來全賴於其所結成的對象。這樣一來,與確定性對象結合,人的未來就是確定的,與不確定性對象結合,人的未來就充滿了或然性;進一步講,即使是確定性的對象,在其與人結成對象關係之前,它仍然屬於不確定的對象,因此,從根本上講,人的未來是不確定的,這一點與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發展充滿或然性的特徵是相吻合的。樹立人的未來具有不確定性的觀念,就是否定了命定論,就是明確了命運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個體意志,這是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髮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前提。
第八、人性具有漸進性、遞增性和逐步完善的特徵。過去對人的理解總是把人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在“人是其對象之所是”的觀點看來,人實質上是被對象逐漸堆砌起來的、從漸變、成熟並逐漸走向完善的一個過程,是由不同的階段所構成的序列:剛剛出生的嬰兒由於接受某物而成為有局限的、階段性的、但具有一定能動性的人——具有能動性的人進一步選擇對象成為包含了此物屬性的、比前一階段更加完善的人——在新的選擇下進一步接受新對象使其逐漸成為完人。在這裡,人1——接受對象——人2——選擇對象——人3——接受對象——人4——選擇對象——人5——接受對象——人6......(數字代表一個人在漸變過程中的不同梯度)。在這裡,對象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是塑造下一階段人性的決定因素。也就是說,要想改變自己,就必須尋求對對象的改變。

美是自由自在的勞動

美是實現人類幸福指數的重要領域。如果一個人是幸福的,那他一定是美的。
但是,關於美的本質問題,幾千年來莫衷一是,難以定論。我無意列舉學界關於美的本質的眾多觀點,因為那些觀點已經在現有的詞典和年鑑中有所點評。我想說的是2009年度在《接受與選擇》一書中發表的一個新的觀點,它也許是距離美的本質最為接近的觀點,這就是:美是自由自在的勞動。
本書對於美與勞動的關係給與了充分地關注,它進而揭示了創造美的勞動是具有二重性的勞動。
首先,所有創造美的勞動都是具體的勞動。個體在其與對象的對立與僵持中,需要勞動來解脫。只有勞動能把個體從對象關係中解放出來。由於個體所面臨的對象是多種多樣的,個體的勞動形式也就是多種多樣的。從表面上看,個體的勞動過程是滿足吃、穿、住、用的過程。它是那樣地實在,那樣地俗不可耐,不少人甚至詛咒是勞動使他變得辛苦起來。然而,勞動對於人,就象生命對於人一樣是不可或缺的。恩格斯說的好:“勞動改變了人本身”。如果沒有勞動,也許世界上至今沒有人類;如果沒有勞動,人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豐富的生活。人們可以改變勞動的形式,但卻不能取締勞動本身。美就蘊藏在勞動的形式之中。
其次,所有創造美的勞動的共性是自由自在性。
雖然每一種創造美的勞動都是具體勞動,比如種植活動、建築活動、舞蹈活動、歌唱活動、繪畫活動等等,但是,這些具體形式的勞動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每一種具體形式的創造美的活動都是體現勞動的自由自在性的活動,那種凡是體現了人類勞動的自由自在性的勞動成果則被看成是美的東西。
最後,美是自由自在地勞動
美的事物正因為是由勞動的自由自在性構成,美表現在任何事物之上時,這種事物都是勞動的結果的表現者或者直接是勞動的自由自在性的表現者。作為勞動的結果,作為這種勞動的自由自在性質的反映,自由自在性被鑲嵌在勞動過程以及勞動結果之中。比如生產勞動中的美,生產者按照自己的構想成功地製造出一件精確的產品,或者完成了一個成功的動作,這是他按照事物的必然性或者按照他自己高於必然性的設計使得勞動有了結果,這勞動是在自由的狀態下進行的。這個時候,美是勞動產品的一個附屬物,它鑲嵌在這產品之中,是勞動的自由自在性的證明;作為人體美,美就是指那雙縴手沒有經過勞動工具的打磨、那張臉沒有被寒風吹裂——那是悠閒的、超越勞動束縛的、豐潤的肌體;作為直接的自由自在性的表現者,美直接就是這種勞動的主題,這種勞動直接地為了美而產生,比如藝術勞動,這種勞動的形式本身就是美,即美是自由自在的形式。

理論創新

提出“對象關係四層次說”

第一對象關係:內容表現為“原始自然與個體的關係”,形式表現為人的“感覺”,對象關係運動的結果表現為“自然人”,人的主體形態是“感覺主體”,感覺主體的能動性是“摹仿特性”。
其關係圖式是:
........................................... 原始自然<===>個體
...............................................................↓
.............................................................感覺
...............................................................↓
............................................................自然人
第一對象關係建立的前提是假定Ⅰ:此時的個體是一個原始個體,他尚沒有接受過任何對象。
第二對象關係:內容表現為“人化自然與個體的關係”,形式表現為“知覺與表象”,對象關係運動的結果表現為“工具人”,人的主體形態是“知覺主體”,知覺主體的能動性是“綜合特性”。
其關係圖式是:
.............................................人化自然<===>個體
................................................................↓
..............................................................知覺
................................................................↓
.............................................................工具人
第二對象關係建立的前提是假定Ⅱ:此時個體僅僅接受過原始自然,除此之外他沒有接受過任何對象。
第三對象關係:內容表現為“能動自然與個體的關係”,形式表現為“意識”,對象關係運動的結果表現為“道德人”,人的主體形態是“意識主體”,意識主體的能動性是“反主體性”。
其關係圖式是:
..............................................能動自然<===>個體
.................................................................↓
...............................................................意識
.................................................................↓
..............................................................道德人
第三對象關係建立的前提是假定Ⅲ:此時的個體僅僅接受過原始自然與人化自然,他從這二者中間走來。
第四對象關係:內容表現為“自我與個體的關係”,形式表現為“反思”,對象關係運動的結果表現為“理想人”,人的主體形態是“理想主體”,理想主體的能動性是“反思自身”。
其關係圖式是:
...............................................自我<== =>個體
...........................................................↓
.........................................................反思
...........................................................↓
........................................................理想人
第四對象關係建立的前提是假定Ⅵ:此時的個體從他與原始自然、人化自然以及他人等對象關係中走來。
本書指出,人的對象性的歷史在今天看來是錯綜複雜、縱橫交錯的。正因為這樣,人們要看清對象對個體的作用就充滿了太多的困難。這不僅因為在時間上全部的對象並不是同時產生,而且因為在空間上對象界也不是均勻地分配給了每一個個體。這也是我們理解個體從自然人→工具人→道德人→理想人的演變過程的難點所在。
這裡所抽象出來的,是在個體的視角之下,在時間的一維坐標之中,自然界作為個體的對象世界在自然性方面的差別的等級性:原始自然是體現純自然性的低級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合目的性的自然,他人是包含了理性的自然等等,由於這些差別,對象世界拾級而上的特性就清晰可見了。

揭示了個體的演化規律

本書在個體研究方面擁有獨特視角。正像達爾文發現了自然界的進化規律、馬克思發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一樣,本書發現了個體的演化規律。本書以廣義自然界為視角,以自然界的層次性和遞進性的邏輯關係為軸線,以個體面對不同層級的自然界時所顯示出來的精神狀態為焦點,揭示了個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低到高的演化規律。本書顯示:任何個體,都是在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動自然和虛擬自然等對象序列的作用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一維到多維、從不完善到完善的變化的歷史。所謂“人是其對象之所是”,就是指人在不同對象作用下所顯現出來的不同的能動性和特徵。在這個意義上,接受不同階段的對象是個體存在的基本方式;而能動地選擇不同對象,則是個體超越低級階段的較高方式。

參考資料

唐震:《接受與選擇》中國社科出版社2009
唐震:《接受與選擇》(第二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10

圖書目錄

序…………………趙馥潔
導言:人是其對象之所是
第一章 個體
一、個體的視角
1.視角缺陷
2.全面性與片面性
3.個體與世界的對應關係
4.已知世界與未知世界
二、自我的產生
1.個體的初始狀態
2.指向的分離
3.對象進駐個體
4.感覺的總和
5.主體性的產生
三、自我的矛盾
第二章 對象世界
一、原始自然
1.自然界的原始性質
2.偶然性與必然性
3.個體的第一存在
二、人化自然
1.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變的自然。
2.個體身體的一部分
3.認識對象的新工具
三、能動的自然(他人)
1.能動性(反主體性)
2.受動性
3.總和特性
四、虛擬對象
1.想像與幻像
2.知識
3.宗教
4.網際網路
五、自我的反思
第三章 接受
一、身體是個體的第一受體
二、他人是高級的對象
三、群體是接受者的類標準
四、認知結構改變接受行為
五、自我取代個體成為接受主體
六、壓抑與接受
七、滿足是接受的宿敵
八、對象的屬性對接受的影響
第四章 對象關係
第一對象關係:感覺
第二對象關係:知覺與表象
第三對象關係:意識與語言
第四對象關係:反思
第五章 選擇
一、從自我發出的能動性
二、個體存在的本質
三、選擇從自我意識開始
四、對象的差異性
五、聯繫與選擇
1.個體屬性決定聯繫的廣度
2、對象差異決定聯繫的深度
六、血緣關係、經濟關係對選擇的影響
1.血緣關係中的“我”
2、經濟關係中的“我”
七、英雄人物的導向
八、遷徙是被動的選擇
九、商品運動是對象的運動
十、科技與文化攜帶了新指向
十一、選擇的原則及限制
1.趨同性
2.求易性
3.從優性
第六章 指向的屬性
一、指向的來源
二、指向的表達
三、意識的指向
第七章 社會關係的困境及其消解
一、困境的產生
二、對象關係的梯次特徵
三、個體追求社會關係的傾向
四、困境的消解
第八章 道德與價值
一、道德實體的意識來源
二、理性與道德
三、金錢與道德
四、價值與道德
第九章 美與自由
一、自由與必然
二、創造美的勞動的二重性
1.所有創造美的勞動都是具體的勞動
2.所有創造美的勞動的共性是自由自在性
3.美是自由自在地勞動
三、藝術勞動
四、自然美
五、美的本質
六、漂亮、女性及其他
第十章 超我
一、超我是孤獨的我
二、超我是博愛的我
三、超我是信仰中的我
四、超我是完善的我

書中插圖

圖Ⅰ 個體的宇宙
圖Ⅱ “我”的總和
圖Ⅲ 個體的對象
圖Ⅳ 人類發展曲線
圖Ⅴ 個體對象的層次性
圖Ⅵ 對象在個體不同發展階段的相關性
圖Ⅶ 接受關係的演變
圖Ⅷ 不同感知關係下的主體狀態
圖Ⅸ 按時間序列的人類的對象史
圖Ⅹ 對象關係雙方的功能與對象域
圖Ⅺ 社會系統運動的簡單多數原則
圖Ⅻ 鑲嵌在勞動關係中的原始藝術
圖ⅩⅢ 從勞動形式到美的形式
圖XⅣ 鑲嵌美的分離過程

《接受與選擇》經典語錄

——人是其對象之所是。
——如果它不是終極原因,它就是被決定的原因,而被決定的原因是不能決定自身的。
——一個人如果不能建立他與世界的關係的新視角,他的生存和發展的目的就難以超越眼前的世界。
——懶惰者所在的關係是:他不需要勤奮也可以生存下去。
——針對襪子是否洗乾淨的情形,我們也許可以抽象地說“洗淨的襪子是布”,但在實際上,穿過的襪子是無法回歸到以前的水平的。從這一點看,人們的對象帶給人們的是一維性的、有矢量的、不可逆的特性。
——人一方面形成於他的世界,另一方面也按照他的已經形成的尺度改變世界。
——幼年的個體由於他處在對象關係中的弱小的一端,他更多的是受動的,因此才有了人們希望保護少年兒童的要求;成年的個體由於他已經壯大起來,自主起來,因而他是能動的,他已經有可能在更多的領域中把握對象世界。在幼年的個體身上如果物質決定著精神的成份較多,在成年的個體身上則精神支配著物質的可能性更大。由此也可以看出理性、精神因素對於成年人是多么的重要。成年人如果失去理性,他似乎要把自己降低到孩童的層次了。
——個體的成長歷史更象是一部精神的發展史,愈是年長,他的精神的力量就愈是龐大地統攝了他的物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遇矩”。
——選擇對象的前提是接受對象。個體接受的對象愈多,他就會變成我們平時所讚賞過的那種“見識廣的人”和“閱歷多的人”,他再見到其它對象時就會“臨危不懼”。
——人與他的世界的關係成為人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任何人都從這裡出發去判斷一切事物。
——在人的初始階段,人們感覺到的世界在他自己的眼裡是真實的世界,是影響他和支配他的世界。他從這一真實性出發,進一步擴展他的世界,被他感覺到的一切也被他定義為真實的世界。在這個階段,他生活在他的感覺之中。
——人的感覺世界、知覺世界和意識世界成為定義人生意義的重要的域。
——個體的本質來源於個體與他的生存處境的關係建構。這種關係我們把它稱之為對象關係。
——從生存和發展的角度看,人與外部世界至少存在著以下幾種關係建構:⑴不變的人與不變的(穩定的)世界。⑵不變的人與可變的(正在變化的)世界。⑶變化的人與不變的(穩定的)世界。⑷變化的人與變化的世界。這四種組合狀態,對人的生存與發展所起的作用有著顯著的區別。
——世界正在立體地朝我們走來。
——人類生活的意義與人類所居住的世界難以分開。同樣地,人類生活意義的大小與人類所依賴的世界的大小的意義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側面。
——擴展世界就等於在擴展人生的價值。
——在社會實踐當中,首先是由領頭的個體跨出第一步的。領頭的個體之所以能夠帶頭,他其實已經超越了他所在的現存社會對他的決定作用。
——個體總是居於世界的某個側面觀察世界,這句話反過來就是,世界的這個側麵塑造了這個個體。
——與充滿偶然性的對象結合,使個體的未來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與充滿必然性的對象相結合,使個體的屬性變得明晰起來。
——就未知世界是個體所缺失的世界而言,看似成熟的個體在下一步新的發展之前他仍是一個空洞。
——正因為個體是虛空的,他才漂浮不定,他必須找到依附之所,然後才能反觀自己。
——昨天的對象進駐個體的身體之中,個體就被這些對象奴役了。個體最初希望得到對象的充實,但最終卻被對象所主宰。他變成了對象之所求,是對象之所是。
——第一存在就是在任何存在都不存在時仍然存在的存在。
——青年人之間的戀愛就是通過對方對雙方身體的認知過程。
——個體的軀體是個體的身體的內在形式,個體“周圍的外部自然界”則是他的身體的外在形式。
——社會對個體的重要作用,日益地表現在個體必須在社會中確立一個位置。
——感覺在向個體報告著他與這對象的關係的深度。
——個體的存在顯現為個體指向的存在。沒有指向的個體是內斂的、收縮的,對於其他存在而言,他是非存在。
——指向是對象力量的積蓄,選擇是對象力量的外化;指向是無聲的行動,選擇是指向的吶喊。
——美是自由自在地勞動
——超我是孤獨的我,超我是博愛的我,超我是信仰中的我,超我是完善的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