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淵索珠

探淵索珠

探淵索珠,成語,典出《莊子集釋》卷十上〈雜篇·列禦寇〉。到深淵下去取得驪龍的寶珠。比喻探求事物的真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探淵索珠
  • 拼音:tàn yuān suǒ zhū
  • 近義詞:探驪獲珠
  •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寫作等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探淵索珠
解釋:到深淵下去取得驪龍的寶珠。比喻探求事物的真義。

詳細釋義

典源

《莊子集釋》卷十上〈雜篇·列禦寇〉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稚莊子。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齏粉夫!」

譯文

有個拜會過宋王的人,宋王賜給他車馬十乘,依仗這些車馬在莊子面前炫耀。莊子說:“河上有一個家庭貧窮靠編織葦席為生的人家,他的兒子潛入深淵,得到一枚價值千金的寶珠,父親對兒子說:‘拿過石塊來錘壞這顆寶珠!價值千金的寶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龍的下巴下面,你能輕易地獲得這樣的寶珠,一定是正趕上黑龍睡著了。倘若黑龍醒過來,你還想活著回來嗎?’如今宋國的險惡,遠不只是深深的潭底;而宋王的兇殘,也遠不只是黑龍那樣。你能從宋王那裡獲得十乘車馬,也一定是遇上宋王睡著了。倘若宋王一旦醒過來,你也就必將粉身碎骨了”。

釋義

傳說古代有個靠編織蒿草簾為生的人,其子入水,得千金之珠。他對兒子說:這種珠生在九重深淵的驪龍頷下。你一定是趁它睡著摘來的,如果驪龍當時醒過來,你就沒命了。後以“探淵索珠”指到深淵下去取得驪龍的寶珠。比喻探求事物的真義。

同源典故

寶奪驪龍 探珠 探頷 探龍頷 竊龍頷 老龍吐珠 遭龍伯睡 採珠 銜珠 頷下驪珠 頷珠 驪珠 驪頷珠 驪龍 驪龍吐珠 驪龍珠 驪龍睡 驪龍頷 驪龍頷珠 龍醒遺珠 龍頷 龍頷摘珠

用典示例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第109卷:“恐非發石取玉,探淵索珠之謂也。”
她在文字上反覆探淵索珠,力求完美。
清 陳其元 《庸閒齋筆記·蔣振生書法論》:“其書法論一篇,聚古人大旨於數百言之中,如探驪得珠,覺前賢紛紛議論,均為饒舌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