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華法案(美國1882年簽署的法案)

排華法案(美國1882年簽署的法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排華法案》是美國於1882年5月6日簽署的一項法案。它是根據1880年對《柏林蓋姆條約》(en:Burlingame Treaty)的修訂而制定的。條例的修訂允許美國暫停入境移民,國會很快就執行了這一決定。該法案是針對大量華人因中國的內部動盪和有機會得到鐵路建設工作而遷入美國西部所作出的反應,是在美國通過的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

2012年6月18日,美國眾議院全票表決通過,美國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道歉。2012年通過的議案為無記名表決,英文原詞是“regret”(後悔)而不是“apology”(道歉),在中國不斷以更加強大和受尊敬的形象走向國際舞台的路上,我們仍舊任重而道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排華法案
  • 外文名:Chinese Exclusion Act(Law)
  • 簽署時間:1882年5月6日
  • 根據:《柏林蓋姆條約》
  • 國家美國
  • 影響:美國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
  • 廢除時間:1943年12月17日
時代背景,後續影響,主要內容,法案條款,中方反應,法案廢除,官方道歉,道歉法案,事件簡介,正式立法,相關評論,

時代背景

華人是在1848-1855年加利福尼亞淘金熱中開始大量進入美國的。一直持續到隨後的一些大的勞工密集的工程,例如跨大陸鐵路的修建。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在太平天國運動後陷入貧困的華南地區,來美找尋著他們的財富。起初,那裡有著充足的表層金,所以華人的到來被容忍,如果不算是熱情接納的話。然而當容易獲取的金的儲量縮小,淘金競爭加劇的時候,對華人的憎惡也隨之加劇。本土主義者團體開始聲稱,加利福尼亞的金子是美國人的,而後開始對外籍淘金者進行肉體侵害。華人們在被強行驅逐出金礦之後遷入了城市,主要是舊金山,從事薪酬勞動和僕役。隨著美國經濟的衰敗,針對華人的憎恨被州長約翰·比格勒政治化,他將美國的不幸歸咎於華人苦力和1864年和1869年間簽約建造中央太平洋鐵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的華人勞工。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反華人組織是白人至上組織,它在全國大約有60個分部。
淘金中的中國人淘金中的中國人
最初加州政府並不支持排華,因為華人的稅收填補了政府的赤字。後來,政府財政富裕了,便不再反對排華。在1860年之前,華人是加州最大的移民團體。因為華人大部分都是健康的成年男子,所以儘管這些華人提供了廉價的服務,但卻沒有使用例如學校和醫院等公共設施的權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華人來到加州,暴力經常在一些城市例如洛杉磯發生。到了1878年,國會決定製定和通過排華法案,但遭到了時任總統海耶斯(Hayes)的否決。在排華的狂熱時期,加州甚至在1881年宣布將當年3月6日作為假日用以大規模的遊行來支持排華法案的制定。
排華法案最終於1882年通過。而加州進一步通過了各項後來被認為違反憲法的法規,從而加深了對華人的排斥。法規通過後,大多數華人家庭面臨著獨自留在美國還是回到中國和家人團聚的抉擇。全國尤其是加州的報刊開始抹黑和指責華人導致了白人失業等很多問題。警察也以各種機會逮捕華人。儘管當時對華人的厭惡極為廣泛,但一些資本家和企業家由於經濟因素抵制排華法案。

後續影響

1882年,美國國會受理了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米勒(John F.Miller)提交的排華法案,為此,美國國會作了激烈辯論。
主張排華者的主要依據是:華人有諸多的惡習和偏見,不可能在生活上美國化,更不可能接受美國建立在基督教基礎之上的倫理道德標準;而且華工的大量湧入,造成了同美國工人搶飯碗的緊張態勢。反對排華者的理由則是:排華違背了中美《蒲安臣條約》中的自由移民政策,而且違背了美利堅共和國“自由、平等”的立國原則。最終,排華主義獲得了國會多數票的支持。
1882年5月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史上第一個限禁外來移民的法案———《關於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規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謂的1882年美國排華法案。
排華法案是美國歷史上對移民最為嚴厲的限制之一。排華法案在十年內禁止那些被僱傭為礦工的華人勞工進入美國,否則將遭到監禁或者驅逐。許多華人僅僅因為他們的種族而遭到殘酷毆打。少數非勞工的華人想要移民美國必須獲得來自中國政府的許可證明,然而這是極其困難的。
法案也影響到了已經在美國定居的華人。任何華人離開美國後想要再次進入美國必須要獲得許可。而且法案剝奪了華人移民的美國公民權,從而使華人永久孤立。法案通過後,在美華人鮮有機會與家人重聚或是在他們的新家園開始家庭生活。
其1884年修正案更收緊了允許先前到來的入境移民離開美國和回國的規定,同時闡明,該法適用於一切華人而無論他們的國籍為何。法案通過10年後的1892年,該法案被所蓋瑞法案(Geary Act)所延續,並且沒有終止日期。
許多人強烈支持排華法案,包括了勞工騎士團(Knights of Labor)和一個工會。它認為實業家使用華工會導致工人薪水降低。而在眾多勞工和左派組織中,世界產業工人組織(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是唯一一個例外。它於1905年成立之初便公開反對排華法案。
華人移民被認為帶有不道德和不衛生的生活習慣,並通過壓低工資進行不正當的商業競爭,而事實上他們也是群體暴力的受害者。且不論1868年的《蒲安臣條約》,1882年的法案本是臨時性通過的,可是到了1902年卻成了永久性的。從1910年到1940年,設於今天在舊金山灣天使島國家公園(Angel Island State Park)的天使島移民站(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作為華人移民的處理站。在那裡達到30%的華人移民被遣返中國。

主要內容

法案拒所有華人勞工於美國之外十年。其1884年修正案更強化了允許先前到來的入境移民離開美國和回國的規定,同時闡明,該法適用於一切華人而無論他們的國籍為何。1888年的斯科特法案(Scott Act)擴展了排華法案,禁止華人離開美國後再次返回。1892年,該法案由《基瑞法案》(Geary Act )延長十年。法案在1902年被延伸後,更被取消了時限。它要求每一個華人居民登記和獲得居住證明,沒有證明的華人將遭到驅逐。該法案是針對大量華人因中國的內部動盪和有機會得到鐵路建設工作而遷入美國西部所作出的反應。它是在美國通過的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

法案條款

1882年《排華法案》原文:(引自美國國家圖書館)
CHAP. 126.-An act to execute certain treaty stipulations relating to Chinese.
Whereas, in the opin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ming of Chinese laborers to this country endangers the good order of certain localities within the territory thereof: Therefore,
Be it enacted by the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Congress assembled, That from and after the expiration of ninety days next after the passage of this act, and until the expiration of ten years next after the passage of this act, the coming of Chinese laborers to the United States be, and the same is hereby, suspended; and during such suspension it shall not be lawful for any Chinese laborer to come, or, having so come after the expiration of said ninety days, to remain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SEC. 2. That the master of any vessel who shall knowingly bring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on such vessel, and land or permit to be landed, any Chinese laborer, from any foreign port or place, shall be deemed guilty of a misdemeanor, and on conviction thereof shall be punished by a fine of not more than five hundred dollars for each and every such Chinese laborer so brought, and may be also imprisoned for a term not exceeding one year.
SEC. 3. That the two foregoing sections shall not apply to Chinese laborers who w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seventeenth day of November, eighteen hundred and eighty, or who shall have come into the same before the expiration of ninety days next after the passage of this act, and who shall produce to such master before going on board such vessel, and shall produce to the collector of the port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which such vessel shall arrive, the evidence hereinafter in this act required of his being one of the laborers in this section mentioned; nor shall the two foregoing sections apply to the case of any master whose vessel, being bound to a port not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come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reason of being in distress or in stress of weather, or touching at any port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its voyage to any foreign port or place: Provided, That all Chinese laborers brought/on such vessel shall depart with the vessel on leaving port.
SEC. 4. That for the purpose of properly identifying Chinese laborers who w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seventeenth day of November, eighteen hundred and eighty, or who shall have come into the same before the expiration of ninety days next after the passage of this act, and in order to furnish them with the proper evidence of their right to go from and 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their free will and accord, as provided by th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dated November seventeenth, eighteen hundred and eighty, the collector of customs of the district from which any such Chinese laborers shall depa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in person or by deputy, go on board each vessel having on board any such Chinese laborer and cleared or about to sail from his district for a foreign port, and on such vessel make a list of all such Chinese laborers, which shall be entered in registry-books to be kept for that purpose, in which shall be stated the name, age, occupation, last place of residence, physical marks or peculiarities, and all facts necessary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each of such Chinese laborers, which books shall be safely kept in the custom-house; and every such Chinese laborer so departing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entitled to, and shall receive, free of any charge or cost upon application therefor, from the collector or his deputy, at the time such list is taken, a certificate, signed by the collector or his deputy and attested by his seal of office, in such form as the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shall prescribe, which certificate shall contain a statement of the name, age, occupation, last place of residence, personal description, and fact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laborer to whom the certificate is issued, corresponding with the said list and registry in all particulars. In case any Chinese laborer after having received such certificate shall leave such vessel before her departure he shall deliver his certificate to the master of the vessel, and if such Chinese laborer shall fail to return to such vessel before her departure from port the certificate shall be delivered by the master to the collector of customs for cancellation. The certificate herein provided for shall entitle the Chinese laborer to whom the same is issued to return to and re-enter the United States upon producing and delivering the same to the collector of customs of the district at which such Chinese laborer shall seek to re-enter; and upon delivery of such certificate by such Chinese laborer to the collector of customs at the time of re-en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said collector shall cause the same to be filed in the custom-house and duly canceled.
SEC. 5. That any Chinese laborer mentioned in section four of this act be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desiring to depa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by land,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demand and receive, free of charge or cost, a certificate of identification similar to that provided for in section four of this act to be issued to such Chinese laborers as may desire to leave the United States by water; and it is hereby made the duty of the collector of customs of the district next adjoining the foreign country to which said Chinese laborer desires to go to issue such certificate, free of charge or cost, upon application by such Chinese laborer, and to enter the same upon registry-books to be kept by him for the purpose, as provided for in section four of this act.
SEC. 6. That in order to the faithful execution of articles one and two of the treaty in this act before mentioned, every Chinese person other than a laborer who may be entitled by said treaty and this act to come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o shall be about to 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identified as so entitl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each case, such identity to be evidenced by a certificate issued under the authority of said government, which certificate shall b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or (if no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ccompanied by a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stating such right to come, and which certificate shall state the name, title, or official rank, if any, the age, height, and all physical peculiarities, former and present occupation or profession, and place of residence in China of the person to whom the certificate is issued and that such person is entitled conformably to the treaty in this act mentioned to come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Such certificate shall be prima-facie evidence of the fact set forth therein, and shall be produced to the collector of customs, or his deputy, of the port in the district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which the person named therein shall arrive.
SEC. 7. That any person who shall knowingly and falsely alter or substitute any name for the name written in such certificate or forge any such certificate, or knowingly utter any forged or fraudulent certificate, or falsely personate any person named in any such certificate, shall be deemed guilty of a misdemeanor; and upon conviction thereof shall be fined in a sum not exceeding one thousand dollars, and imprisoned in a penitentiary for a term of not more than five years.
SEC. 8. That the master of any vessel arr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ny foreign port or place shall, at the same time he delivers a manifest of the cargo, and if there be no cargo, then at the time of making a report of the entry of the vessel pursuant to law. in addition to the other matter required to be reported, and before landing, or permitting to land, any Chinese passengers, deliver and report to the collector of customs of the district in which such vessels shall have arrived a separate list of all Chinese passengers taken on board his vessel at any foreign port or place, and all such passengers on board the vessel at that time. Such list shall show the names of such passengers (and if accredited officer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raveling on the business of that government, or their servants, with a note of such facts), and the names and other particulars, as shown by their respective certificates; and such list shall be sworn to by the master in the manner required by law in relation to the manifest of the cargo. Any willful refusal or neglect of any such master to compl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section shall incur the same penalties and forfeiture as are provided for a refusal or neglect to report and deliver a manifest of the cargo.
SEC. 9. That before any Chinese passengers are landed from any such vessel, the collector, or his deputy, shall proceed to examine such passengers, comparing the certificates with the list and with the passengers; and no passenger shall be allowed to 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such vessel in violation of law.
SEC. 10. That every vessel whose master shall knowingly violate any of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shall be deemed forfe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shall be liable to seizure and condemnation in any distric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to which such vessel may enter or in which she may be found.
SEC. 11. That any person who shall knowingly bring into or cause to be brought into the United States by land, or who shall knowingly aid or abet the same, or aid or abet the lan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ny vessel of any Chinese person not lawfully entitled to enter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deemed guilty of a misdemeanor, and shall, on conviction thereof, be fined in a sum not exceeding one thousand dollars, and imprisoned for a term not exceeding one year.
12、任何企圖通過船隻進入美國的中國人,都要向海關移民官出示此法案之前列出的證明檔案,否則將不準進入美國。任何在美國境內的中國人如被發現身份非法者,經美國法院裁決確為非法入境後,將經由總統簽署命令驅逐回中國。
SEC. 12. That no Chinese person shall be permitted to enter the United States by land without producing to the proper officer of customs the certificate in this act required of Chinese persons seeking to land from a vessel. And any Chinese person found unlawfully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caused to be removed there from to the country from whence he came,by direction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and at the cost of the United States,after being brought before some justice,judge,or commissioner of a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found to be one not lawfully entitled to be or re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13、此法案並不適用於任何中國政府的外交以及其他官員的以政府公務為由的入境請求。此類官員將被認可為持有本法案列出的證明檔案。另外,本法案亦不適用於此類中國官員隨從的私人以及家庭侍傭。
SEC.13. That this act shall not apply to diplomatic and other officer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raveling upon the business of that govern- ment,whose credentials shall be taken as equivalent to the certificate in this act mentioned,and shall exempt them and their body and house- hold servants from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as to other Chinese persons.
14、自此法案生效日期起,任何州法院或聯邦法院不得給予中國人美國公民身份。若有法律與此法案相悖者,以此法案為準。(1924年,美國通過了《限制移民法》,按照規定,中國也有100名配額可以加入美國國籍,但排華法案使得這一配額名存實亡。在華人被剝奪平等工作機會以及擁有土地和經商、受教育等權利情況下,留居在美國的華人活動只能局限在華人社區,集中居住在“唐人街”,靠經營洗衣店、餐館、雜貨店等下層卑微艱苦的服務業為生。)
SEC. 14. That hereafter no State court or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admit Chinese to citizenship; and all laws in conflict with this act are hereby repealed.
15、出現在此法案中的詞組“中國勞工”,指被一切熟練或非熟練的中國工人,以及一切被礦主雇用的中國人。
SEC.15. That the words "Chinese laborers",wherever used in this act shall be construed to mean both skilled and unskilled laborers and Chinese employed in mining.
美國總統切斯特.阿瑟簽署 1882年《排華法案》

中方反應

清政府自1876年起曾不斷對美國迫害華僑提出抗議。對此,美國政府或以不能幹預地方事務來推脫責任,或乾脆不予置理。處於列強壓迫之下的清政府,明知美國排華後果嚴重,也不敢採取報復措施,反而步步退讓,於1884年與美國簽定新的條約,10年內禁止華工赴美。這一條約標誌著清政府承認美國排華法案的合法性,使美國政府更加感到中國軟弱可欺,排華益發肆無忌憚。1904年 4月27日,美國國會通過將所有排華法案無限期延長的議案,激起中國人民極大憤慨,於1905年爆發了抵制美貨運動,迫使美國政府下令放寬教師、學生、商人和旅遊者的入境限制,但華人仍嚴禁如舊。1924年和1930年又連續頒布新的移民規定,杜絕華人進入美國。
李鴻章: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李鴻章: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

法案廢除

後續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兩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排華法案成為中美關係的障礙。經F.D.羅斯福總統提議,美國國會1943年12月17日通過了《麥諾森法案》(Magnuson Act),或稱排華法案廢除案,從而廢除所有排華法案。該法案允許已經在美居住的華人成為已歸化公民,並且不會受到驅逐出境的威脅,並允許每年105名華人的入境移民限額。
1952年,《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又稱《麥卡倫-沃爾特法》(McCarran-Walter Act)通過(遭杜魯門的否決,但最終被國會推翻)。該法案修訂和合併了先前關於移民、歸化和國籍的法律。它去除了種族作為移民和歸化的障礙,使一些原本不具備資格的國家擁有每年至少100名簽證配額。
然而大規模的華人移民並沒有隨之到來,直至1965年的《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的通過。在參眾兩院通過後,1965年10月3日,美國總統林頓·B·詹森(Lyndon B. Johnson)簽署該法案。這項新法徹底廢除了國籍配額制,取而代之的是東西半球限額:東半球為17萬名,西半球為12萬名,而任何一國每年的限額為2萬名。但與自1921年以來的一些做法一樣,基於某些條款使有些移民可以不受配額限制入境。新法擴大了可以不受配額限制入境的家庭成員類別,並為公民的非直系親屬以及甚至持永久居住身份的外國人的家屬保留了大部分配額。至此,中國人才得到形式上與別國相同的待遇。
儘管排華法案在1943年就被廢除,但在加州,華人禁止與白人通婚的規定直到1948年才被廢止。而在其他州,類似法規仍在施行,直到1967年,美國最高法院一致裁決禁止跨種族通婚的法案違憲。
雖然該法案很久之前就被廢止,但是它卻長期以來是《美國法典》的一部分。即便是今天,雖然它所有的部分都被廢除已久,但是其第8篇第7章題名為“排除華人”(Exclusion of Chinese)。它是第8篇(外國人和國籍)的15章里完全針對一個特定國籍或族群的唯一的章節。
美國加州眾議院司法委員會2009年6月23日通過編號ACR42的重要提案。提案內容是督促加州政府針對美國歷史上歧視華人的排華法案,鄭重表達道歉。
2012年6月18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對排華法案致歉。

官方道歉

2011年以來美國亞華裔國會議員正積極運作,促政府就逾一個世紀前曾通過的“排華法案”("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進行官方正式道歉。此願望若能實現,將是對美國歷史上華裔所受不公正待遇的正式平反,也將標誌著華裔在美國社會地位的上升和政治力量的提高。對此,美國《僑報》22日刊發評論分析了美國遲遲不道歉的原因,並呼籲國會正視該問題,儘早就“排華法案”向美國華人道歉。
評論指出,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斯科特·布朗承諾,將與另一位民主黨參議員范因斯坦一起,要求國會就“排華法案”向美國華人道歉。這是繼2009年加州議會和舊金山議會通過決相關議案,以及眾議員趙美心為民間就“排華法案”要求國會道歉背書後,美國主流社會有人第一次公開表示國會應為“排華法案”道歉。評論分析,美國國會並非不肯為其歷史上的錯誤進行道歉。1988年,美國政府就二戰時將日裔美國人關進集中營進行道歉,並對每人賠償2萬美元。1993年,柯林頓對夏威夷土人,就派兵支持推翻夏威夷土著王朝道歉。2006年美國政府對曾經的黑奴制向非裔美國人道歉。2010年美國政府再次向對印第安人的不公平待遇道歉。
國會遲遲不對排華法案道歉究其原因:一是,雖然也有極少數美國議員和人權團體對此表示譴責,但美國總體上對“排華法案”對華人造成的損害缺少反省,即便在總統羅斯福將之稱為“歷史性的錯誤”後,多數美國人對此採取了忽視的態度。二是,美國仍然有一些人對華人存在偏見。第三個原因是,華人普遍缺少爭取自身權利的努力。很多華人第二代,對“排華法案”的歷史沒有多少認識,在過去幾十年,很少華人會提及這段對華人祖輩不公正的歷史。華人傳統陋習,如耽於內耗、一盤散沙、疏於抗爭等,也是重要原因。當年日裔美國人從集中營放出來後,就在民權團體的支持下,通過各種渠道,向國會施壓要求道歉,才得到後來的道歉賠償結果。非裔美國人也是如此,夏威夷土著和印第安土著,爭取自身權益的努力一直延續至今。事實證明,如果不去爭取,道歉永遠不會來臨。
布朗等國會議員提出的承諾,是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美國主流社會開始認識到華人的重要性。根據統計,美國華人已接近400萬,2020年有望達到600萬,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華人在美國政治選舉中,逐步開始改變形象,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各種選舉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華人社團也開始團結起來,全美有100多個華人社團聯名請求眾議員趙美心為此背書,推動國會對華人道歉。
最後,評論表示,“排華法案”是美國移民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其後果既無助美國華人融入主流社會,也使一些華人始終對美國保持戒心。同時,也對美國的自由民主立國精神和人權捍衛者形象不利。因此,國會應正視該問題,儘早就“排華法案”向美國華人道歉。
美國國會華裔女眾議員趙美心等2011年5月26日向國會參眾兩院提交議案,要求國會正視1882年排華法案等一系列迫害華人法律,並正式致歉。簡簡單單一條議案,聽參與其中者娓娓道來,卻發現其中凝聚著眾多參與者多年心血。他們呼籲美籍華人,勿忘1882,努力推動國會通過這一議案,為這段恥辱歷史徹底畫上句號。

道歉法案

事件簡介

美國參議院2011年10月6日晚以全票通過一項法案,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排華法案等歧視華人法律表達歉意。推動法案通過的華人領袖7日表示,這一法案通過為美國華埠了結了百年恥辱,帶來了遲到的公正。 美國眾議院將於當地時間2012年6月18日下午4點就“排華法案”道歉案進行表決。
這一法案由參議員黛安·法因斯坦和斯科特·布朗等人聯署提出。法案說,許多華人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來到美國,為美國經濟發展、西部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卻遭受到種族歧視與暴力侵害,美國政府還通過排華法案等歧視性法律,對華人造成了不小的傷害。法案認為,這些法律與美國獨立宣言中人人平等的理念不符、與美國憲法精神不符。對這些排斥華人的法律與其造成的不公正,參議院表示深深的歉意,並表示將致力於保護華人等少數族裔享有與其他美國國民相同的民權與憲法權利。
議案最早推動者薛海培議案最早推動者薛海培
法案通過後,布朗表示,儘管道歉並不能補償過去這些歧視性法律為華人帶來的傷害,但承認過去犯下的錯誤仍然非常重要。法因斯坦此前說,她希望道歉法案能讓人們了解過去那段歷史,為受到排華法案傷害的華人家庭帶來慰藉。
議案最早推動者之一、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10月7日對記者說,聽到法案在參院通過的訊息後他激動不已。他說,這一法案的通過為美國華人洗雪了百年恥辱,帶來了遲到的公正。他說,法案在參議院通過之後,下一步就是推動眾議院版本的道歉議案通過。眾議院版本的道歉議案由華裔女眾議員趙美心聯合眾議員朱迪·比格特與麥克·科夫曼提交。薛海培希望能在5月促成其通過。薛海培認為,推動國會通過道歉議案只是這件事的第一步,下一步他還希望推動白宮方面對此作出表示,並在華裔社區開展長期的宣傳教育活動,讓華人了解自己祖先在美國的歷史,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

正式立法

2012年6月18日,隨著眾議院全票表決通過,美國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道歉,美國華人歷史掀開新篇章。
華盛頓時間18日下午,美國眾議院就《排華法案》道歉案進行口頭表決,結果全票通過,加上11年10月參議院業已全票通過,就此美國正式以立法形式向曾經排斥歧視華人的做法道歉。
一直參與推動《排華法案》道歉案的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表示,美國華人及亞裔社區完成了要求國會就《排華法案》道歉的歷史使命,這是美國華人期待已久的一天,也將是美國華人嶄新的一天。 “如今我們可以告慰來美先輩的英靈,他們遭受的歧視和苦難成為後代成長和進步的精神食糧,歷史和心靈的傷痛從此可以開始癒合。”薛海培說。

相關評論

美國華人對道歉議案看法不一,有的認為道歉議案只是一種政治姿態,是一種面對現實的妥協,對那些受過傷害的人實際意義不大;但是也有人認為,相較於一些從不為歷史道歉的國家,美國參議院的道歉還是很值得肯定的。
“但應該看到,這可不是美國政治家的‘良心發現’。在這近70年當中,一系列因素推動了今天的道歉。”潮龍起介紹,20世紀60年代之後,美國民權運動興起,少數族裔開始伸張自己的權利。“排華潮”從法律上和社會氛圍上都被打破。
一方面,美國本土的華人群體在發展和提升。他們從“勞力階層”逐步轉變為“知識階層”,從低等行業上升到實業與金融業,從不敢“發聲”到參政、爭取政治權益。
另一方面,進入美國的新華人移民也不再是“豬仔”。潮龍起介紹:“到現在,美國共有400萬華人,是亞裔移民中的最大族群。這些華人移民有的來自中國內地,有的來自港澳台地區,有的來自東南亞國家。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和掌握的技能、擁有的財產都有明顯的提升。”
“讓別人道歉,歸根結底還是靠實力。19世紀後期,美國排華潮湧動時,清政府也曾與美國交涉。但‘弱國無外交’,交涉也沒用。現在華人力量壯大了,再也不容小覷。”
1、美國眾議院對全票通過對1882年《排華法案》表示遺憾,是一個難得的進步; “遺憾”二字,不足以承載和慰藉那段華人移民的血淚史; “不記名”與“口頭表決”,並不是一個國家嚴肅反省歷史的應有的態度。相較而言——美國曾就二戰期間日裔美國人被關進集中營、武力推翻夏威夷土著王朝、黑奴制、印第安人不公平待遇等數個“歷史罪孽”作出過國家道歉——那么,也就不難想見,此次所謂表示“遺憾”,其實遠未達到國家道歉的程度。
2、正如1882年《排華法案》的出台主要是出於現實利益考量一樣;正如1943年廢除《排華法案》同樣是出於現實利益考量一樣;2012年美國眾議院通過對《排華法案》表示“regret”(遺憾)的決議案,也同樣有它切實的現實考量——據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版6月19日報導:無黨派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周二公布的調查報告《亞裔美國人的崛起》(The Rise of Asian Americans)顯示,2010年美國亞裔人口增長至1800萬左右,為1980年時的四倍,占美國人口總數的6%。亞裔是美國人數增長最快、受教育程度最高、收入最多的族裔。——《排華法案》只是美國當年對亞裔移民種族歧視的一個開端。——這也正是美國眾議院決議案將“regret”(遺憾)的對象限定在“美國華人”範圍內的緣故。
3、綜上,擬人化盲目讚美某架國家機器,是很危險的。
要歐巴馬就《排華法案》道歉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打開白宮"我們人民"網站,數千名華人正在聯名請願,要求美國總統歐巴馬為1882年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道歉。要達到讓歐巴馬道歉的目的,這場請願需要在20日之前徵集十萬個簽名。截至台北時間今天下午4點,請願簽名的人數為1881人。
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先後通過立法為《排華法案》道歉之後,全美400萬華人要等的一聲"對不起"只差美國總統歐巴馬。
圍繞美國1882年通過的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美國華人團體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聯名請願活動。按照白宮此前的承諾,如果簽名人數在規定期限內達到10萬人以上,則白宮將會作出正式回應。此前,在美國華人的不斷努力下,美國國會已經正式通過立法道歉。美國華裔議員趙美心說,這條路走得很長,很不容易,但是,還沒有結束。
趙美心:我們這條路走得很長。我希望歐巴馬總統能夠至少發布一份聲明,通過各種方式。我們當然會敦促歐巴馬政府就發生的事情做出一定的表態。
趙美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議員,她的家族就曾親身經歷排華法案帶來的屈辱。
趙美心:我的祖父在上個世紀之交來到這裡,他試著生存下去,但是他一無所有。那個時候中國人是不可以購買土地的,他們不被社會團體接受,他們不能成為美國公民,不允許入籍,也沒有投票權。
慘痛的經歷促使幾代華人向美國國會和美國政府討說法。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白宮至今仍未就此作出任何表態。
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從1882年到190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系列針對華人的惡法,踐踏了美國立國的自由民主精神,違背了美國的憲法準則,是美國歷史的污點。排華法案它禁止一般華人進入美國,禁止合法在美的華人成為美國公民,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利。排華法案還要求華人隨身攜帶身份證,否則會被遞解出境。它對華人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華人人數銳減,大量華人家庭破裂。,許多國家相繼對本國版本的排華法案做出道歉,比如說加拿大幾年前正式向加國的華人道歉,並給予賠償,澳大利亞政府也曾經為該國歷史上對華人的歧視道歉,但是美國政府從來沒有對此做出過道歉。
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與白宮溝通,他們認為在的亞裔傳統月里,由歐巴馬代表美利堅共和國發布總統公告進行道歉意義重大。
《排華法案》給幾代美籍華人留下了深深的傷疤。直到1943年,為了推動美國戰爭目標的實現,在羅斯福總統的敦促下,美國國會撤銷了此前的議案,允許中國人成為美國公民。
如今的美國,在制度層面和法律層面已經摒棄了種族歧視,甚至已經有了一位黑皮膚的總統,這和一百多年前,制定排華法案的時代,的確已經有天壤之別。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在美國,對於少數族裔,美國社會心理層面戴著的有色眼鏡還沒有完全摘下來。
在美國這個大熔爐里,華盛頓經濟政策研究所奧斯汀說,就算你是美國出生的亞裔,也會被假設為外國人,而非真正的美國人。過去兩年,在美國長期失業人口中亞裔所占比例最高。奧斯汀表示,種族偏見也是亞裔長期失業的原因之一。而在華人聚居的紐約皇后區2011年上半年就有2975位華人被警察攔截搜身,對此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給出的理由是:
布隆伯格:紐約警察在市區進行搜身檢查,不是因為種族問題,而是為了降低犯罪。
但在統計中顯示,在被攔截搜身的人當中,99%的人沒有帶槍。被逮捕的只有7%。紐約市長候選人、現紐約審計長劉醇逸說,這就是種族歧視。
劉醇逸:數十萬民眾被攔截搜身,事實上這其中幾乎每個人都是有色人種,並沒有證據證明,這種做法降低了犯罪率。這是一種種族歧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