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穴點陣圖

拔罐穴點陣圖

拔罐穴點陣圖,一本醫學書籍名稱,全名《中醫拔罐穴點陣圖 》,由廣州市好輕鬆醫療科技出版,書中掛圖分正面、背面兩張,介紹了常用刮痧區位、穴位等,說明書中介紹了刮痧方法、常見病刮痧取穴等,該書作者多年來從事中醫按摩、刮痧、拔罐治療工作,臨床經驗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拔罐穴點陣圖
  • 穴道位於:能量的通路上
  • 套用:遠紅外拔罐器
  • 通過:真空負壓作用
拔罐穴位,套用,注意事項,

拔罐穴位

穴道位於“經絡”——能量的通路上。而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僅僅如此,便是個相當可觀的數目了,更何況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經絡以外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後來又陸續發現了“新穴”,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體穴道的總數遠超過1000個。
大致穴位列表: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髮際穴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後頂穴風府穴啞門穴完骨穴風池穴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下關穴客主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外關穴曲池穴尺澤穴治癢穴孔最穴列缺穴陽池穴神門穴合谷穴中渚穴少沖穴落枕穴、指間穴、太淵穴、口內穴、胃腸穴、手三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大敦穴、太沖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脈穴丘墟穴、崑崙穴、足臨穴行間穴、里內庭穴下痢穴、高血壓點穴、第二厲兌穴第三厲兌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體穴位與暗殺相關: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幹線經過的地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於致命,其餘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鬥中,做為‘殺手’使用。

套用

遠紅外拔罐器雖然只是在局部或經絡腧穴穴位上刺激,然而可循經感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局部及至全身反應,從而調整機體功能,達到通其經脈、調整氣血、平衡陰陽、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逐寒、祛病健身的目的。如果將罐同時叩拔於人體督脈和膀胱經上的俞穴,可強行快速疏通人體五臟六腑之經氣,調整內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整體治療效果。較之單純的拔罐或藥物療法,效果更加顯著。
【 拔罐器的特點】:遠紅外拔罐器其吸收了傳統罐具的優點,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傳統拔罐的缺點,使中醫古老的拔罐法又煥發了青春。好輕鬆拔罐器的主要特點是罐體透明,罐內負壓可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和病情隨意調整,易於觀察罐內皮膚變化,便於掌握拔罐時間,較之傳統意義上的火罐,療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無燙傷之優,操作簡便,A不易破碎,所以既適用於醫院,又更廣泛的適用於家庭。
◆不用電、不用找穴位、看圖即會。
◆有病治病,無病健身!
◆拔罐療法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用具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深受人們的喜愛
拔罐器的機理通過真空負壓作用、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人體在罐負壓吸拔的時候,皮膚表面有大量氣泡溢出,從而加強局部組織的氣體交換。通過檢查,也觀察到:負壓使局部的毛細血管通透性變化和毛細血管破裂,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從而產生瘀血,紅細胞受到破壞,血紅蛋白釋出,出現自家溶血現象。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起到一種良性刺激,促其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
1留罐法(罐吸拔在應拔部位後滯留一定時間的方法)
2 走罐法(罐具吸拔住後,將罐自上而下反覆拉動至皮膚潮紅)
3閃罐法(罐具吸拔於施治部位後,手握罐體快速外拔髮出聲響,以不留痕跡為宜)
4 刺血拔罐法(用消毒後的三棱針刺破穴位病灶部表皮,使之出血,然後立即拔罐)
5 留針拔罐法

注意事項

1、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皮膚平滑,沒有毛髮的部位,根據所需拔罐部位,選取不同規格的罐具,如確實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髮部位拔罐,如果皮膚乾燥,可先將皮膚濕潤後再拔罐。(塗抹一些潤膚膏或者油為宜)
2、患者在初次治療時,應先選用小拔罐,並小用拔罐,輕刺激。
3、罐子拔上後不要移動體位,在使用多拔罐療法時,拔罐與拔罐之間應保留一定距離,不宜排列過近。
4、高熱,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應先明確診斷病情以免延誤搶救治療時機
5、起罐後,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以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後,可消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