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的群體

抵抗的群體

本書中,約翰伯格繼續反向思考、大膽批評,在這本2001年的新作《抵抗的群體》(The Shape of a Pocket)中,收錄文章二十四篇,分別是他在蘇黎士、馬德里、瑞典、法蘭克福、赫爾辛基等地以不同語言發表的講演與文章,基本觀點集中於對現下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批評,文字依舊有著濃烈的批評色彩,John Berger曾在訪問中提及,這是近幾年少數幾本迫切著非出不可的一本書。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 (英)伯格 著,何佩樺 譯
出版時間: 2008-1-1
字 數: 80000
版 次: 1
頁 數: 212
印刷時間: 2008-1-1
開 本: 大3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3371136
包 裝: 平裝

編輯推薦

這是約翰·伯格最重要的一本批評文集,約翰·伯格以其炫目的雄辯、敏銳的洞察和機智有力的批評直擊當下現狀中最隱蔽也是最致命的問題。希望本書可以打開一扇窗,讓更多的中文讀者有興趣認識約翰·伯格,感受到他如風一般自由的思想。
我所謂群體意指一小群反抗勢力。當兩個以上志同道合的人聯合起來,便組成一個群體。反抗的是世界經濟新秩序的缺乏人性。凝聚的這群人是讀者、我以及這些文章的主題人物—─倫勃朗、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壁畫畫家、一個來自羅馬尼亞的鄉下人、古埃及人、對描繪孤寂的旅館客房很在行的一位專家、薄暮中的狗、廣播電台的一個男子。意外的是,我們的交流強化了我們每個人的信念,堅信今天在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是不對的,所說的相關話題往往是謊言。我寫過的書,就屬本書最迫切。
—─約翰·伯格
我尊崇並熱愛約翰·伯格的作品。他為世間真正重要之事寫作,而非隨興所至。在當代英語作家中,我奉他為翹楚,白勞倫斯以來,再無人像伯格這般關注感覺世界,並賦之以良心的緊迫性。論詩意,他或許稍遜勞倫斯:但他更機敏,更關注公共價值,風度氣節亦勝一籌。他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與思想者。
——蘇珊·桑塔格
與本雅明、巴特、桑塔格關於攝影的經典論述相比,約翰-伯格同樣視野寬廣,極富洞見,以可敬的滔滔不絕使讀者信服。不過伯格的著述更為活潑而質樸,他本人就是畫家與攝影家。他的文筆間處處透露著無比善良的好奇心,或者說,正是格外活躍的好奇心,這位英國人的寫作才會如此體貼而善良。攝影只是他議論的一部分,他的出其不意的智慧或許來自寫作與繪畫間了無滯礙的長期實踐,因此,他不倦的窺探並非僅僅指向攝影與繪畫,而是“觀看”的詭譎。在我們可能涉及的有關觀看的文獻中,很難找到如此引人入勝的文字,這些文字隨時觸動我們內心極為相似的詫異、經驗與同情。
——陳丹青

內容簡介

書中以對法國史前藝術的觀察,古典藝術大師米開朗琪羅、倫勃朗、德加,以及個性強烈的墨西哥女畫家弗麗達,20世紀雕塑大師布朗庫西(Brancusi)等人的作品,以及相關的歷史社會分析,在經濟狂飆的今天,約翰伯格始終警覺社會對藝術的欠缺理解與現代藝術本身乏善可陳,是一本權威敢言且殷切提醒的書。

作者簡介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英國藝術批評家、小說家、畫家。1926年出生於倫敦。1946年從軍隊退役後進入Cen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學習。1948年至1955年以教授繪畫為業,曾舉辦個人畫展。1952年,他開始為倫敦左派雜誌New Statesman撰稿,並迅速成為英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此後他更有多部藝術專著問世,如《觀看之道》、《看》、《另一種講述的方式》、《畢卡索的成敗》等,已經是藝術批評的經典;他亦寫小說,名篇G.(1972)獲英國布克獎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 最近20年間,伯格一直生活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一個法國小村莊中。瀕臨消亡的傳統山區生活方式令他著迷,並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圖書目錄

敞開大門
淺談可見物
畫室畫語
肖維洞窟
珀涅羅珀
法揚肖像
德加
素描:與科索夫的通信
文森特
米開朗琪羅
倫勃朗與身體
蒙住鏡子的布
布朗庫西
波河
莫蘭迪
你要吹牛就繼續吹吧
弗里達·卡蘿
蓬髮男子
蘋果園
立在瓶中的畫筆
反抗潰敗的世界
與副司令馬科斯的通信
有相似性嗎?
文章出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