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設計反應譜

抗震設計反應譜是基於實際地震記錄的統計譜和上海場地平均地質特徵的地震反應分析統計譜綜合而成。在統計實際地震記錄的反應譜時,對部分美國軟弱場地(近似於中國的IV類場地)的地震記錄的反應譜形狀進行了對比分析,精選了其中的部分地震記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震設計反應譜
  • 外文名:Seismic design response spectra
  • 拼音:kangzhenshijifanyingpu
  • 類型:地震記錄
  • 優點:採用美國西部基岩場地的地震記錄用作輸入
  • 特點:動力放大係數最大值略大
簡介,特點,

簡介

對於一些地震記錄,儘管其反應譜特徵周期很長,但同上海地震地質背景情況相差較大,像日本新瀉地震和墨西哥城地震也不列入。為了彌補缺少同上海地區地質條件類似的地震記錄,採用美國西部基岩場地的地震記錄用作輸入,進行土層地震反應分析。在統計反應譜平均值時,在高頻段、中頻段和低頻段分別採用記錄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來標定加速度反應譜,使得在周期0~10秒範圍內譜值變異係數均勻且最小,解決了長周期部分反應譜用單一參數標定的離散性。最后綜合大震、遠震記錄的分段統計反應譜和土層地震反應譜的特點,提出了上海地區的抗震設計反應譜。

特點

1、其特徵周期比國家規範的遠震反應譜特徵周期略長(1.0秒)
2、動力放大係數最大值略大(2.5)
3、反應譜的有效周期從3秒延長到10秒,以適應高層建築自振周期長的需要,其中在6秒以後取常數。除了給出阻尼比5%的反應譜外,還給出了阻尼比2%的反應譜曲線,以適應鋼結構設計的需要。後經上海市許多專家討論,為與國家規範一致起見,正式頒布的規範中特徵周期降為0.9秒,動力放大係數取與國家規範一致。如果沒有這一研究成果,按照上海地震背景應是近震,套用國家規範IV類場地的反應譜,其特徵周期應為0.65秒,這將會大大減小上海地區抗震設防的地震作用計算,會給上海市高層建築的抗震能力帶來不安全隱患。本成果同時得出上海地區土層的卓越周期約為2.0秒,這對於高層建築抗震設計具有參考價值,同時澄清了當時對比認識的許多誤解,這一結果被後來的日本長周期測震儀實測所證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