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聯十二烈士

抗聯十二烈士,指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3師8團1連12名官兵,在小孤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而壯烈犧牲。他們是連長李海峰、指導員班路遺、排長朱雨亭、戰士魏希林、陳鳳山、李芳鄰、夏魁武、王仁志、張全富、楊德才、王發、李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聯十二烈士
  • 時間:抗日戰爭時期
  • 隸屬: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3師8團1連
  • 連長:李海峰
抗聯十二烈士事跡,紀念抗聯十二烈士,

抗聯十二烈士事跡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進一步擴大了侵華戰爭。為了消滅東北抗日力量,加緊了對東北抗日聯軍的圍剿。1938年春,東北抗日游擊戰爭進入了艱苦的階段。 一連連長李海峰、指導員班路遺帶領著60餘名戰士,駐守在位於密山、寶清、勃利3縣交界處的藍棒山麓。一連是抗聯五軍三師中的“神槍手隊”,連隊中的指揮員和戰鬥員多是獵手出身,個個槍法神奇。連長李海峰的槍法更為出色,被稱為“射手之王”。一連的駐地,是通往抗聯二路軍總指揮部和五軍三師部隊根據地的咽喉要道,是“密營”從山裡到山外30里防區的頭道卡子。一連守在這裡,不僅擔負著保衛密營和守衛頭道卡子的任務,同時還要牽制進山圍剿的日偽軍,為大部隊西征創造戰機,是全軍的一支先鋒隊。 1938年初,日偽軍向抗聯根據地全面發起進攻。抗聯五軍三師接到二路軍總指揮部的指示,集結八、九兩團,準備向勃利、密山地區轉移。3月16日,三師師長李文彬命令,要求八團於19日前,將寶清西溝與寶石河子之間的尖子山附近的各連隊警戒部隊撤回,向藍棒山北麓李炮營集中。一連線到的命令於18日拂曉撤出警戒,等待總指揮部交通副官張鳳春到來之後,一道向李炮營集中。18日晨,當張鳳春到來後,李海峰連長帶領由16人組成的小隊向李炮營轉移。出發不久,便與進山“圍剿”的日軍、偽興安軍數百人遭遇。為了不暴露通往根據地的路徑,李連長果斷下令:“跑步占領前面的小孤山!”戰士們爬上小孤山後,利用岩石、樹木築起了堡壘,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一連小隊遇到的敵人有300多名偽興安軍,偽興安軍是經過特別訓練的蒙古騎兵,異常兇悍,緊隨偽興安軍之後還有100多名日本騎兵,齊向小孤山撲來。面對數十倍於已的日偽軍,一連小隊指揮員和戰士都十分清楚,只有決一死戰,別無退路。當敵人攻至半山腰時,李海峰令戰士還擊,機槍、連珠槍同時發射,一枚枚手榴彈投向敵群,山坡上留下了10幾具屍體和死傷的馬匹。日偽軍的進攻被打退了,抗聯戰士無一傷亡。16名戰士英勇頑強的抵抗,使日偽軍不敢再輕舉妄動。於是敵軍利用炮火掩護,發起一次次的新的進攻。一連小隊的戰士們,在連長李海峰的指揮下,充分發揮“神槍手”的威力,連續打退了日偽軍3次進攻;抗聯戰士王發、李才、王仁志、陳鳳山等壯烈犧牲。下午,日偽軍在更猛烈的炮火配合下,發動了第4次進攻。這時,守衛在小孤山上的戰士們已多數負傷,連長李海峰的腿部、指導員班路遺胸部也都受了傷。為了更有效地打擊日偽軍的進攻,李海峰把人員分成4個小組守衛陣地。日偽軍一批批地湧上來,魏希林正在上子彈時,中彈壯烈犧牲,早已負傷的排長朱雨亭在射完自己槍里的子彈後,滾到魏希林烈士身邊,當他拾起烈士的槍射向敵人時,一串子彈擊中了他。李芳鄰的機槍打倒了幾個衝上半山腰的敵人,子彈打光了。李海峰命令道:“把機槍拆開,零件扔到深雪裡,不能讓敵人得去!”陣地東側由班路遺和張全富守衛,20多個日本兵衝上來,班路遺身上又中一槍昏倒了,張全富見敵人沖了上來,抓起兩顆手榴彈,一聲巨響,與敵人同歸於盡。爆炸聲驚醒了昏迷中的班指導員,他舉槍把兩個日本兵擊斃,而他也因失血過多,犧牲在陣地前沿。李海峰這時雙腿已被炮彈炸斷,為了更多地消滅敵人,張鳳春和楊德才抬著他,用3支裝好子彈的連珠槍向敵群射擊,敵人一個接一個被打倒。夜幕降臨了,日偽軍傷亡慘重,已精疲力竭,退到山凹處休整。山頂陣地上,一連小隊還剩下5人。利用這短暫的平靜,李海峰叫過來唯一沒有負傷的交通副官張鳳春,說道:“你身上帶有重要檔案,一定要突出去,把檔案交給上級,其他3名戰士有傷,你也要照顧好他們。這裡的情況也要向上級匯報。”張副官含淚道:“你怎么辦?”李海峰說:“我的兩條腿都斷了,突圍已沒希望,只能與日偽軍拼到底了,請把彈藥幫我整理一下。”一個戰士爬過來,要求留下堅持戰鬥,李海峰嚴肅地說:“突圍出去,這是命令!”張副官把陣地上烈士的遺體用雪掩埋好,把彈藥都集中到李連長身旁,又把餘下的槍枝都扔到深雪處。張副官問李連長還有什麼囑咐,李海峰說:“把我這支槍帶上,它有八成新,把犧牲同志的名字告訴上級……”日偽軍借著夜幕偷偷地從東南面向小孤山爬上來,張副官帶領3名戰士也借著夜黑,乘敵不備從西北面滑了下去。 李海峰打光了身邊的子彈,陣地上又多了幾具日偽軍屍體,他也癱倒在陣地上。當一群日偽軍向他撲來時,李海峰拉響了手中最後一顆手榴彈,幾個敵人倒下了,他壯烈犧牲了。 一連小隊通過一天的戰鬥,共擊斃日軍25名,偽興安軍70名,打死軍馬90餘匹。重傷日軍10名,偽軍15名,凍傷日軍近50名,有力地阻擊了日偽軍。
楊靖宇最後五天五夜節選
楊靖宇在輝南縣石道河子召 開會議,專門研究粉碎敵 人“大討伐”的對策。主 張撤退的同志提出兩個方 案,一是部隊向蘇聯轉移,形勢好轉後再回來;二 是楊靖宇帶司令部隱蔽到 長白山深山老林里,其他 部隊留下打游擊。  “這兩個方案都被楊靖宇推翻了。”“楊靖宇當時嗓門很大, 他主張在這裡堅持打下去 ,這樣不僅能牽制敵人一 部分力量,給黨中央減輕 抗戰壓力,而且對鞏固當地民眾抗日基礎也有一定 作用。” 1939年的冬天,格外 寒冷。此時,一張陸空交 織的大網,正一步步向楊 靖宇撒開。面對敵人的瘋狂剿殺,楊靖宇部隊決定 化整為零,分散突圍,待 機重新集結。 ,
“1939年12月24 日,楊靖宇身邊尚有400餘 人的抗聯部隊,
到1940年2 月2日就只剩二十七八個 人了。2月18日,楊靖宇身 邊的最後兩名警衛員在濛 江縣附近向老鄉購買糧食和衣服時被捕,敵人從他 們身上搜出楊靖宇的印章 ,判斷他可能就在附近, 於是增派兵力和飛機展開 圍捕。”
1940年2月23日10點左 右,楊靖宇踏著沒膝的白 雪,來到濛江縣保全村三 道崴子林中,遇到4個進 山打柴的農民。由於行動不便,他將購買吃穿用等 事委託給他們。  “那時他已6天6夜粒 米未進,周圍還有幾百個 敵人在全力圍捕。儲存抗聯過冬物資的密營幾乎都被敵人 破壞了,寒冬臘月根本找不到吃的,莫要說糧食,就連 草都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 里。”吃的是樹皮、棉絮和草根。吃樹皮得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裡嚼。,根本咽不下去,就是勉強吃下去了,肚子裡不好受。” , 單槍匹馬的楊靖宇,早已筋疲力盡別說吃口飽飯、喝口熱水,就連踏實睡上一覺 都是一種奢望。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的 對面如今有一家門臉不大的飯 店,當年,楊靖宇與敵人作戰時背靠的是一棵扭筋子樹,
1940年2月23日下午3 時10分,,接到叛徒告密的敵人又派出5批近200人圍剿他。  “敵人心裡明白,楊 靖宇身經百戰,他們不多派日軍是根本鬥不過大老 楊的。。
時間定格在1940年2月23日16時 楊靖宇生命里的最後一 刻,楊靖宇把槍口對準了敵人。關東軍留下的 一段戰場實錄楊靖宇最後時刻: “討伐隊已經向(楊靖 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 米,完全包圍了他。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 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 手持雙槍向討伐隊射擊。 交戰20分鐘,有一彈中其 左腕。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槍應戰。討伐隊認為 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 火。” 終因寡不敵眾,楊靖 宇被敵彈射中胸膛,他持 平手中匣子槍,厲聲怒斥 :“誰是抗聯投降的,滾 出來我有話說。”語畢,高大的身軀便仰面倒在大 樹旁,終年35歲。鮮血染 紅了皚皚白雪 。
楊靖宇犧牲後,日本 侵略者始終無法理解的是 :自2月18日以來,他已被 圍困在冰天雪地里,完全 斷糧五天五夜,他究竟靠什麼生存?為了解開謎團 ,敵人殘忍地將他剖腹查 看,發現他的胃裡儘是枯 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 粒糧食!連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 郎也不得不承認:“雖為 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 嘆,大大的英雄!”
最激盪悲壯的詩文, 往往在最慘烈、最殘酷的 漩渦里誕生。因為寫它的 不是筆墨,而是生命血性 的最後奉獻。楊靖宇用英雄壯舉詮釋了一名共產黨 員的堅定信仰,更展現了 東北抗聯將士的剛 烈血性。置身楊靖宇將軍 犧牲的地方,當年艱苦卓絕的抗戰硝煙仿佛並未走 遠,“松花江水流不停, 不滅日寇心不平。”這首歌在白山黑水間傳唱,半個多世紀不曾絕響

紀念抗聯十二烈士

12名抗聯戰士,為了祖國,為了民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紀念犧牲的烈士,抗聯五軍三師黨委決定,將小孤山命名為“十二烈士山”。為了悼念十二烈士,抗聯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在他日記中留有詩一首:
藍棒山頂雲霧垂,寶石河邊雪花飛。
寇賊凶焰猶未盡,十二烈士陷重圍。
神槍縱橫掃射處,倭奴偽狗血肉堆。
竟日鏖戰驚天地,膽壯氣豪動神鬼。
不惜捐驅為革命,但願失土早日歸。
他年民族全解放,指點沙場吊忠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