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軍政大學總校蟠龍舊址

抗日軍政大學總校蟠龍舊址

抗日軍政大學總校蟠龍舊址,位於長治市武鄉縣城東70華里的蟠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抗日軍政大學總校蟠龍舊址
  • 地理位置:位於長治市武鄉縣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學校成立背景,意義及貢獻,文物保護工作,

學校成立背景

1939年12月,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根據黨中央、毛主席的批示,由延安進駐武鄉縣蟠龍鎮。1940年2月,在晉察冀駐紮的抗大總校,為便於接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朱彭總副司令的直接指揮,南移武鄉與抗大一分校、太南留守大隊合併。副校長羅瑞卿,教育長何長工,政治部主任張際春,訓練部部長王智濤。總校下設10個分校和太行分校、太岳分校、陸軍中學等。學員分四個團,一個特科大隊,兩個直屬女生隊,共4900名學員,分住在蟠龍周圍的白家莊、韓家垴、東溝、尚元、溫莊等村。平時,以連為單位在駐地村莊上課、生產、練武,重大節日或集會,在總校校部蟠龍鎮活動。

意義及貢獻

1940年4月15日,抗大總校在蟠龍鎮舉行了第六期開學典禮,朱德總司令致了訓詞,彭德懷副總司令講了話。
第六期學生來源,主要是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決死隊的幹部。具體任務是培養建設八路軍、新四軍的事業骨幹。
當時抗大師生,不僅克服了給養的種種困難,保證了自己生存發展,同時還儘可能幫助了地方的工作,如憲改運動,社會文化教育,武裝建設與訓練等。這對於推動根據地的建設,有很大的作用。
1940年6月1日,羅瑞卿副校長調任十八集團野戰政治部主任,滕代遠繼任副校長之職。
在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抗大曾派出一批幹部參加,尤其是在第三階段的反“掃蕩”中,抗大曾自己組織了“洪嶺戰鬥”、“卅畝戰鬥”,並且配合了著名的關家垴殲滅戰,取得了光輝的戰績。
12月間,抗大第六期結業,這一期間總分校共培養幹部14040名,根據朱彭總副司令的命令,這些幹部分配到我黨、政、軍各個要害單位擔任要職。

文物保護工作

1980年8月1日,抗日軍政大學總校蟠龍鎮舊址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