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

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

《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是旅美作家劉荒田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7月。

該書作者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意,在不經意中給讀者真切的感動、深切的啟迪。素材是日常的,滋味是雋永的,掩卷之後常有餘味綿綿、餘音繞樑之感。40多年的旅美經歷,讓劉荒田的散文多了視角上的獨特、文化上的差異,如此則撐開其書寫的更多空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
  • 作者:劉荒田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21年7月
  • 字數:252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收錄了旅美作家劉荒田2019年、2020年的多篇新作,還有少量21世紀以來所寫的較具代表性的作品。該書分為三部分:第一輯“大千世界”擷取日常生活片斷,並將之展開、挖掘;第二輯“情感星空”是對林林總總的“人情世故”(包括愛情、親情、友情)的詮釋或抒發;第三輯“我思我在”是圍繞平庸日子中具體事件的思考。全書文字優美、語言樸實,包含了作者對於生活和感情的思考,文情並茂,易引起共鳴,有著較強的文學性和可讀性。

作品目錄

第一輯 大千世界
紐約下雪了
“殺死”一坨狗屎
故鄉的烏桕樹
縫紉機前的影子
吻影子的梧桐葉
橋上
詩人之諾
街角故事
碎屑
唐人街的水仙
陪聊師
義務電梯操作工
從“賣空氣”到“賣雲”
狂歡或者煉獄
二人之初
市井
“我舀起一瓢水”
半個“輪友”
被騙出來的“純情”
鄉音里的鄉愁
與陌生人打交道
生命中至明亮的黑暗
我對他的未來懷著杞憂
火柴吟
歲月製造
小確幸
“小確不幸”
“小確望”
“貴得適意耳”
“做飯”的小螃蟹
“很不錯的版本”
空座
撈魚記
微觀人寰
電梯故事
超巿邂逅
嶗山道士的牆壁
出醜記
鑰匙的張力
驗票器不靈了
冬夜
走路與騎驢
澳門一角
多點了點心
一道考題
唐人街語錄
“喝麵湯”
東坡食蚝
門裡乾坤
第二輯 情感星空
愛情的“利息”
悅樂的“這一剎那”
柔腸百轉的寂靜
感恩為什麼這么難
“沉酣”之樂
來歷不明的眼淚
簡單加法
“摔東西”
無差別境界
“上樓”或“出走”
至親至疏
退化的味覺
從筆到“墨寫的謊言”
良辰美景奈何天
文人樂事(二題)
紀弦老人的“綠帽”
有一種“絕望”太像“希望”
有一種快樂叫“擔驚受怕”
流淚的駱駝使我流淚
涉水
“虎媽”和“貓媽”
非風花雪月事件
從“近鄉情更怯”到“轉致久無書”
“我不禿誰禿”
“不相干”
死得其時
每天多一點“新”
是什麼偷走我們的“自然”
一根頭髮的戰爭
簡潔的寫作,簡單的人生
為快樂製造理由
感謝癌症
“鍛鍊失憶”
第三輯 我思我在
找到“對的”自己
恰到“壞處”
相通不相通
“報紙”之喻
生命的空隙
“喝咖啡”與“工作”
“真”各各不同,“假”大多相似
“沒有感覺”考
“甩鍋”解
找“封套”
“得獎”與“蛀牙”
兩全其美
人生如“模”
兩難
啟航
種子的哲學
說“得知”
人和時間,誰是主宰
“字”的困惑
人生“防線”
“琴鍵”人生
“文能夠寫信,武能夠納鞋底”
“過客”心態
“小時”和“老時”
一句話
人以湯分
咖啡館一場面試
坐轎
晨讀散記(二帖)

作品鑑賞

《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是對生活較真的細細刻錄,讀者可以在作者的筆下遇見太多的似曾相識。當然,似曾相識的首先是生活的表相。承受著讓人不得不四處奔波的生活重擔、夫妻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與衝突、年老退休之後的無所適從與漫長光陰的無從打發、人在中年的尷尬與焦灼、對往事的選擇性遺忘諸如此類的境遇,使人常常陷入既疲且乏、欲振作而不可得的境地中。較真即在意它的真假、它的底細、它的深淺、它的明暗、它的林林總總。這並非無中生有,而是挖掘、搜尋、參透、領悟。一雙銳利的眼、一顆敏感的心,是作者所擁有的,也是他人切近可學的。若擁有之,則可能發現生活中的意味深長之處。那么,人的襟懷與境界就會超越日常瑣碎,達至另一層境界。不是雲淡風輕、毫不在意,而是活得鄭重、莊嚴,有不期而至的儀式感,有突破庸常的新發現。
《生命中至明亮的黑暗》正是一篇平常、深刻、雋永的美文。身為姥爺的作者挑起照顧出生三十多天的外孫女的重擔,泡奶、熱奶、餵奶、抱直、拍背一系列動作輕車熟路。按理說,這是苦累之事,人承擔更多的是出於責任,作者卻不同。“隨後,我把燈全熄掉,以身體當嬰兒床,一邊體驗女性懷孕時腹部的重量,一邊放任思緒飛翔。”同樣是抱娃,心境不同則體驗不同。抱娃至窗前,看到囫圇的黑。他說:“老天爺為配合我的心境,作了恰到好處的布置。”因夜的黑想及子宮裡的黑,那是嬰兒住過十個月的居所。“唯黑暗賦胚胎以最高的安全和寧靜。這么說來,黑是孕育生命的原色,是太初之色,是愛的溫床的顏色。它自內而外,把靈魂照得透亮。”
《每天多一點“新”》一文中,作者暗藏著該書寫作的精神線索。“只要你有靈敏的觸角,那么,無論獨處一隅還是穿行鬧市,無論跋山涉水還是漫遊太空,都有新的知識,新的感悟湧現。”體胖且腰部勞損的靄大姐,走起路來有點像企鵝,影子被天花板的吊燈拉得很長。照例講,這身姿算不得好看。可是,她讓作者心中升騰起的是愛憐與敬重。“年復年,一天天,無所謂休假,勤勞持家,給親人以最好的照顧。”笨拙的身形後頭,是責無旁貸,是如山母愛。這樣的人再胖再笨,誰又有資格嘲笑她?作者筆下多有普通人生活處境的細緻描摹,於字裡行間,他從來都帶著強烈的感同身受。何為生活中的充實?作者給出自己的答案,言簡意賅又樸素到底。“有這些小小希望,加上早已成習慣的其他,說日子不充實就對不起自己了。”不管處在怎樣的境地,希望總會有的。有大的遠的希望,也必然有小的近的希望。有習慣的其他,再加上小小的希望,即誠充實的標準。這是很低的,也是很平常的。換言之,這樣的充實對多數人來講,都算不上奢侈。
不可忽視的是,作者四十多年的旅美生涯,讓他呈現的生活場景多了幾分文化上的差異與思想上的碰撞。這些簡筆勾勒的工筆畫,帶來的不僅是異域風情的認知,還有久久難以平息的思索。在舊金山唐人街,三十多歲的母親拿起一瓶腐乳,教七八歲的兒子用台山話念貼紙上的名字。出生於舊金山的小男孩念出的是帶有英語字母成分的腔調,何止彆扭。母親極力糾正,男孩使勁念,念得很是狼狽。作者想插嘴,然而最終忍住,心中百感交集。短短一段話,讓人想到的不只是語言的處境,還有在文化的夾縫中人應該如何生存的問題。此外,還有下一代身份的認知問題。不會說台山話,不會說漢語,他該如何意識到自己身為炎黃子孫的事實。異國他鄉的見聞與思考,終究還在生活中,不管它多么新穎、奇特。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10月18日,《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入選中青閱讀9月推薦書單。
2022年1月2日,《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入選2021年度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好作品。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找到“對的”自己:劉荒田自選集》
2021年7月
甘肅人民出版社
978-7-226-05698-1

作者簡介

劉荒田,原名劉毓華,原籍廣東台山,1980年移居美國。早期專注詩歌創作,出版詩集4種,並在海峽兩岸獲詩歌獎4次。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改寫散文隨筆,已出版散文隨筆集29種。其中《劉荒田美國筆記》於2009年獲首屆“中山杯”全球華僑文學獎散文類“最佳作品獎”。曾獲“2012年度世界華文成就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