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取川之戰

手取川之戰:是1577年9月23日地點在日本,內容是上杉軍與織田軍的戰鬥。

基本介紹

  • 名稱:手取川之戰
  • 地點:日本加賀國手取川
  • 時間:1577年9月23日
  • 參戰方:上杉軍與織田軍
  • 結果:上杉軍勝利
  • 參戰方兵力:上杉軍20000,織田軍48000
  • 主要指揮官:上杉謙信 織田信長
背景,戰役,結果,爭議,

背景

1576年,上杉軍入侵能登國畠山氏領地。並包圍七尾城。畠山氏向織田氏請求援軍。織田軍派出柴田勝家率領的四萬大軍。不過織田援軍抵達前,親上杉派游佐續光溫井景隆等武將發動叛變,七尾城被攻陷。而在往援途中,織田家部將羽柴秀吉(後來的豐臣秀吉)和柴田勝家爆發強烈衝突,羽柴秀吉率軍離開。

戰役

天正五年(西元一五七七年=明神宗萬曆五年)九月十五日,成功攻陷七尾城的上杉謙信於十七日攻占能登半島的要衝末森城,接著率領三萬人進入加賀國石川郡的松任城。此時織田軍則是從越前侵入加賀,將小松,本折,安宅,富監一帶的本願寺一揆(農民反抗軍)勢力配合火攻加以消滅後向北推進;而且織田軍的先鋒部隊陣容包括 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前田利家瀧川一益丹羽長秀佐佐成政等織田家中赫赫有名的精銳武將,信長有一戰之意圖。
知悉織田軍動向的謙信則表示要“堂堂正正地迎擊”謙信在看了由實盛演出的戲“揚名北國街道”時也喊出:“這是好兆頭!”並決心與信長決戰。另一方面,織田軍不知七尾城已被上杉軍攻占,還好整以暇地渡過湊川=手取川向加賀北部進擊,並屯駐於石川郡的水島,而此地距離松任城僅有六公里。在石川平原充滿了一觸即發的緊迫氣氛時,織田軍終於接到了七尾城陷落的訊息,並於九月二十三日深夜開始撤退。謙信見機不可失,立即鼓舞部隊士氣並展開追擊戰,上杉軍出松任城之後,一路向水島進軍,對織田軍的背後展開急攻。由於被謙信的部隊神速推進的驚人氣勢壓倒,無數織田軍被手取川的激流沖走,而來不及逃走被俘的人數超過一千。謙信在初次交鋒大勝之後,威名更盛。
當時手取川因為連日豪雨而水位暴增,水勢湍急,織田軍在水島駐兵五天當然不可能沒有察覺。但由於時值深夜,因此大量人員溺斃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不清楚當時信長是否已知悉第一線部隊敗退的訊息,現今京都的童謠中還有描述信長單騎逃跑的模樣—織田遇上杉於手取川 ,信長見謙信望風而逃 。
謙信以孤注一擲的決心與信長一決雌雄的戰役以上杉軍大勝落幕,而此一戰役引起了謙信自己也未曾預料到的結果,那就是激發了各地的反信長勢力,發展成以謙信為中心的反信長勢力,而上洛戰的具體化是之後的事情。但之後謙信和信長再也沒有第二次遭遇的機會,手取川會戰是謙信所綻放的最後光芒。
秋高氣爽霜滿營
夜過三更雁數行
翻山越嶺見能州(能登)
揮別家鄉遠征情
這是謙信於九月二十六日率軍凱旋時在七尾城本丸所吟詠的詩句,雖然是否為謙信自己的創作則不得而知,但能夠充分表現其心境,此時是謙信的人生最巔峰,但謙信在翌年正要展開攻略關東及上洛戰前三月即因病辭世,享年四十九歲。

結果

在獲知上杉謙信攻陷七尾城後,柴田勝家旋即撤軍南返,但在渡過手取川時,上杉謙信領軍追至,由後方突襲,加上正逢下雨川水暴漲,造成織田軍死傷近一千人,上杉軍勝利,不過織田家的戰死者主要是過河時被大水淹死的。加上戰後加賀一向宗群起支援上杉謙信,使上杉家勢力順利擴張至加賀國

爭議

確實記載手取川之戰的資料只有上杉謙信的一封給予加賀一向宗將領的嘉獎狀,在織田方資料如信長公記中全無紀錄,信長公記只有柴田勝家率領瀧川一益羽柴秀吉丹羽長秀、齋藤長龍、安藤守就前田利家佐佐成政原長賴金森長近等進軍加賀國的紀錄,能登方的長家家譜也沒有這場戰事的紀錄,因而此戰的存在與否及規模大小,仍有許多爭議處。井上銳夫的“一向一揆の研究”(吉川弘文館)中認為天正5年9月14日織田軍嘉獎狀中記錄了織田軍在手取川近處粟津口的勝利,因此9月19日・20日織田和上杉遭遇的可能性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