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從登封途中作

扈從登封途中作

《扈從登封途中作》是唐代詩人宋之問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描述了武則天登嵩山時的盛大場面。詩的首聯用一個“壯”字概括登山聲勢之浩大;頷聯和頸聯具體描寫登山的浩大場面,筆法生動;尾聯詩人自謙才疏學淺,言皇恩浩蕩,結構完整。全詩八句共四十字,即事即景,對仗工巧,錦繡成文,壯闊沉雄,氣象宏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扈從登封途中作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宋之問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扈從1登封2途中作
帳殿34崔嵬5,仙遊6實壯7哉。
曉雲連幕卷8,夜火雜9星回10
谷暗千旗出,山鳴萬乘11來。
扈從良可賦12,終乏掞天才13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扈(hù)從:跟隨皇帝巡遊。
  2. 登封:地名,即今河南省嵩山一帶。
  3. 帳殿:皇帝出巡所住的用帳幔搭建的臨時宮殿。
  4. 郁:繁盛美麗。
  5. 崔嵬(wéi):高大巍峨。
  6. 仙遊:像神仙一樣出遊,這裡形容皇帝出巡。
  7. 壯:壯觀。
  8. 卷:舒捲。
  9. 雜:混雜。
  10. 回:迴旋。
  11. 萬乘(shèng):皇帝的車馬。
  12. 良可賦:實在值得賦詩一首。
  13. 掞(yàn)天才:光耀照天的才華。

白話譯文

帳幔錦帷在巍峨的嵩山上層層鋪開,仿佛神仙駕游雲端,盛況非凡。
清晨登臨時,雲霧與繡帳一同舒捲,如夢如幻;夜晚下山時,燈火與星光交織,好像銀河迴轉,大地燦爛。
千旗飄動,遮天蔽日,山谷也顯得幽暗;天子車駕到來,山中響起高呼萬歲的聲音。
我有幸跟隨皇上出外巡遊,非常值得賦詩讚頌,但終究還是缺乏光彩耀天的才華。

創作背景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臘月,武則天前往嵩山祭天,詩人隨行。在祭祀完畢後,詩人為頌揚這一盛事,在回登封途中作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描寫帳殿的壯觀。 “帳殿郁崔嵬”,實際上寫了三樣景物。一是“帳殿”,即皇帝出遊以錦帳圍成的所謂宮殿;一是蔥鬱的樹林,即詩中的“郁”,一是“崔嵬”,高大的山。一句詩將三樣景物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即是帳殿坐落於布滿林木的高山上, “帳殿”是中心景物。“仙遊實壯哉”,這是脫口而出的讚美之詞。
頷聯描寫景色。“曉雲連幕卷”,這是早晨的景色:那清晨的彩雲看上去似與錦帳難分,在一起捲動,給讀者以連幕卷的感覺。“夜火雜星回”,寫晚間景色。帳殿及其周圍的燈火看上去似與天上的星星混雜在一起,好像與星星一起在運轉、在閃動。這兩句是以早晨的彩雲、晚上的星星作映襯,描寫帳殿所處地勢之高。“卷”“回”都是動態描寫,因而景色也是壯觀的。
頸聯寫天子車駕及隨從人員在山谷中出現的情景。“谷暗千旗出”,這是指山谷幽暗,車駕在山谷中行走,忽然看到許多旗幟出現在眼前。“山鳴萬乘來”,寫扈從隊伍人馬喧鬧,山谷回應,知道是天子的車馬到了。這兩句是從車駕在山中行進的角度寫天子出巡的壯觀。
尾聯敘感想。上面的景象如此壯觀,場面如此之大,的確可以向皇上獻賦頌德,只因自己沒有很高的才能,不能寫得很好。尾聯以自謙之筆點題,突出了頌聖之意。
《扈從登封途中作》雖為取悅皇帝而作,但文字華美,格律整齊,意境開闊,筆力剛勁,對初唐近體詩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名家點評

清·姚鼐五七言今體詩鈔》:沉雄之作,落句未免意盡。

作者簡介

宋之問(656—712年),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臨汾)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進士。武后時官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因諂事張易之被貶為瀧州參軍。不久逃歸洛陽,為修文館學士。中宗朝官考功員外郎,知貢舉,因受賄貶越州長史。睿宗時流放欽州,玄宗初賜死。
其詩與沈佺期齊名,並工律體,辭藻華靡,時號“沈宋”。詩多奉和應制題材,內容無甚可取,然其律體屬對精密、語言精練、氣勢流暢,對於律詩的定型及唐代近體詩的發展有一定貢獻。後人輯有《宋之問集》十卷,《全唐詩》編存其詩三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