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明代著名醫學家)

戴思恭(明代著名醫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戴思恭(1324年—1405年),字原禮,號肅齋,浙江省諸暨市馬劍鎮馬劍村人,明代著名醫學家。其父戴士堯為名醫,幼承父業,繼向朱丹溪學習醫術二十餘年,潛心醫學理論,洞悉諸家奧旨。朱丹溪弟子甚多,惟戴思恭得其真傳。治疾多獲神效,由是以醫術名世。

洪武年間,戴思恭被征為正八品御醫,授迪功郎,由於他的療效特別好,每次都能藥到病除,所以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朱元璋得病而久治不愈,下令逮捕醫官,唯獨慰勉戴思恭說:“你是仁義人,不用怕。”仍重用他。不久,明太祖病逝。建文帝即位後,將諸多侍醫治罪,唯獨提升戴思恭為太醫院使。永樂初,以年老求歸。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夏,再次奉召入京。冬,病卒,享年82歲。成祖親撰祭文,派人致祭。

戴氏在理論上也頗有建樹。他在學術上繼承了丹溪學派“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觀點,並有所發揮,提出“陽易亢,血易虧”氣血盛衰理論,強調顧護胃氣,辨證精到,施治圓活。著作有《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含《證治要訣》十二卷及《證治要訣類方》四卷);《推求師意》二卷;以及校補《金匱鉤玄》三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思恭
  • 別名:戴原禮,戴肅齋
  • 國籍:明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諸暨市馬劍鎮馬劍村
  • 出生日期:1324年
  • 逝世日期:1405年
  • 職業:醫學家
  • 主要成就:繼承丹溪學說,倡“氣血盛衰論”
  • 代表作品:《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推求師意》二卷及校補《金匱鉤玄》三卷
  • 主要傳人汪機
人物簡介,御醫生涯,傳揚丹溪學說,貢獻,修訂滋陰學說,

人物簡介

戴思恭醫學理論,多能闡《內經》之旨,開諸家之悟。翰林學士王汝玉認為,戴思恭之醫學“所得于丹溪者,觸而通之,類而比之,研精殫思,明體適用……後之人能知丹溪之學者,是公有以倡啟之也。”朱國楨稱其為“國朝之聖醫”,後人譽為“明代醫學之冠”。著有《訂正丹溪金匱鉤玄》、《證治要訣》、《證治類方》,《類證用藥》、《推求師意》等。《明史》有傳。
戴思恭出身於讀書人的家庭,他的祖上曾經有好幾代人做過醫生。戴思恭從小就深受家庭的薰陶,勤奮好學。元至正三年(1343),戴思恭和弟弟戴思溫跟隨父親,徒步走到烏傷(今浙江義烏),父子三人一同拜著名醫家朱震亨(丹溪)為師。當時,朱丹溪門下有眾多的弟子。而戴思恭穎悟絕倫,刻苦好學,最受丹溪的賞識,所以得到的醫學傳授也最為精深。後來,戴思恭學成回鄉,他高明的醫術聞名於江浙一帶地區。

御醫生涯

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戴思恭被朝廷征為正八品御醫,授予了“迪功郎”的官職。由於他治病療效特別好,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看重他。
戴思恭曾為晉王治癒了肢癱的病症。但後來,朱元璋第三子晉恭王因舊病復發而死。朱元璋大怒,逮捕了王府的御醫,要將他們治罪殺死。戴思恭上前從容進言道:“我曾經為晉王治過病,並且對您說過,今日雖然病好了,但因為他的病已深入膏肓,如果再復發就性命難保,今天果然如所言了。”聽了戴思恭的這一席話,太祖朱元璋才免了各位御醫的死罪。
《推求師意》《推求師意》
洪武三十一年(1398)5月,太祖朱元璋患病久治不愈,遷怒於御醫,下令逮捕醫官。朱元璋唯獨慰勉戴思恭說:“你是仁義人,不要怕。”仍重用他。不久,明太祖病逝。建文帝即位後,將諸多侍醫治罪,唯獨提升戴思恭為太醫院使。
到了永樂初年(1403),78歲的戴思恭因年老告辭回鄉。三年後,再次被徵召入朝,當時的皇帝為朱棣。早在洪武年間,朱棣尚為燕王時,因患症瘕之疾,燕王府良醫正(後升院判)韓彝久治不愈,太祖朱元璋就派戴思恭前往燕京(北京)診治。戴思恭先詢問了韓彝所用的藥方,又問燕王有什麼飲食嗜好,朱棣答:“生芹”。戴思恭說:明白了。他一劑藥下,即排出諸多寄生蟲,燕王的病就好了。因此,朱棣對戴思恭十分敬重。戴思恭再次入朝時已80高齡,朱棣對他特別關照,免去了他的跪拜之禮。這一年的年底,戴思恭又告老還鄉。返鄉十天后,戴思恭病逝,享年八十二歲。安葬在浦江之濱的獨秀山
在戴思恭最後離開朝廷返回故里之時,朱棣曾頒布詔書“朕復招汝,汝即來也”,可見已為皇帝的朱棣對戴思恭的期待與敬重,仍然期待著讓戴思恭關注他的保健醫療。戴思恭死後,皇帝傳諭旨予以祭奠,說了許多稱讚之辭。

傳揚丹溪學說

戴思恭的著作有《證治要訣》十二卷;《證治要訣類方》四卷;《推求師意》二卷;以及校補《金匱鉤玄》三卷。
戴思恭得到了朱丹溪學術的真傳,在繼承中對丹溪未竟之論予以補充、發揮,不愧為丹溪高足。丹溪說,“氣有餘便是火”, 戴思恭則補充說:“氣屬陽,動作火”,並進一步解釋說:“捍衛沖和不息之謂氣,擾亂妄動變常之謂火”。丹溪說:“人身諸病,多生於郁”。戴思恭則根據臨床,對此加以引申,指出“傳化失常”是導致郁證的關鍵。戴思恭寫的《推求師意》一書,便是本著其師朱丹溪之道,予以研究闡發,發揮了老師的未竟之意。難能可貴的是,戴思恭身為朱丹溪弟子,對丹溪的心法領悟最深,但也善於靈活運用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之長,而不拘泥於一家之言。
垂暮之年的戴思恭,對恩師朱丹溪仍然懷著深深的敬重。公元1405年,82歲的戴思恭離開朝廷返回故鄉,十天后病逝。而就在這十天裡,他還抱病祭奠了先師朱丹溪的陵墓。
宋濂在《宋學士文集·翰苑續集》中撰文稱讚戴思恭醫術高妙,非一般醫生可及,可以看出戴思恭當時的醫名。明史中評價戴思恭“人謂無愧其師雲”,該是對朱丹溪這位優秀弟子的最高嘉許。

貢獻

滋陰學說的提出,在臨床醫學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發現,但由於丹溪習醫較遲,兼且在學醫過程中,幾乎誤入歧途,後來雖然獲得名師之指點,但歲月不饒人,丹溪學成已經四十四歲了,難得他仍然能夠在臨床病症中發現滋陰之法,但是滋陰之學術在他的手中並未能夠完全成熟,直到其門人戴思恭,在他的著述中修訂了丹溪之學,而間以本身的學說填補其中,滋陰之學說才比較能被人了解和接受。所以在滋陰學派的發展過程中,戴思恭在其中是占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修訂滋陰學說

辨明氣與火的關係
‘捍衛沖和不息之謂氣,擾亂妄動變常之謂火,當其和平之時,外護其表,復行於里,周流一身循環無端,出入升降,繼而有常,源出中焦,總統於肺氣,曷嘗病於人也,及其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乖戾失常,清者遽變之為濁,行者抑遏而反止,表失衛護而不和,內失健悍而少降,營運漸遠,肺失主持,妄動不已,五志厥陽之火起焉,上燔於肺,氣乃病焉。何者氣本屬陽反勝則為火矣?河間曰:五志過極則為火也!’
(金匱鉤玄 氣屬陽動作火論)
丹溪本來對東垣之學說“火乃元氣之賊”的主張大加反對,但是在戴氏的言論中,已經顯示著戴思恭已經非常了解東垣之說的真正意義,所以修正了丹溪的學說,而變成上述的言論,主張以氣為人體生活所需要的正常機能,當正常機能發生混亂或妄動時,就產生了火,再因為火的出現而產生各種病變。這種機能的混亂,除了受外邪所侵之外,情緒極端變化亦會產生火的症狀,這種觀念其實是將東垣與丹溪兩種學說,結合而產生的理論。經戴氏一說才能夠讓後世的習醫者,了解丹溪的滋陰學說,而且因為戴思恭將東垣與丹溪兩種學說做了一次結合,導致後來產生了明代溫補學派的誕生,所以戴思恭的貢獻實在非常重大。
陰血之難成而易虧
‘內經曰:榮者水榖之精也,和調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於脾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
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步,髒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注之於脈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曰滋,故能陽生陰長,液汗變化而赤為血也。
生化旺則諸經持此而長養,衰耗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可不僅養哉!故曰血者神氣也,持之則存;失之則亡。是知血盛則形盛,血弱則形弱,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亢,陽盛則陰衰,又何言陽旺而生陰血也!
蓋謂血氣之常,陰從平,陽隨氣,運行於內,而無陰羈束,則氣何以樹立?故其致病也易,而調治也難,以其比陽常虧而又損之,則陽易亢陰易乏乏之論,可以見矣。’(金匱鉤玄 血屬難成而易虧論)
丹溪以日月之盈虧,來比喻人體之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其詞則難順,而其理則不通;戴氏用血液之生長變化和用途,用來解釋陽氣易亢,陰血易乏的論點,則比其師聰明太多!是因為日月之盈虧對人體雖有影響,但總不及血液在人體所產生的直接影響來得大,而且容易讓他人能夠接受。
在上文中,戴氏先指出血液之來源,乃水榖之精華所化,並且能灌輸全身,營養身體四肢百骸和五臟六腑,統經心臟而輸出,而藏於肝脾兩髒之中,並能分布於肺,而過慮於腎,這些血液的生理變化,與現代之生理學觀念完全符合,所以容易被他人所接受。
由於血液之用途和消耗甚大,所以血液之生化旺,則諸經持此而生長和營養,一旦衰竭,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在戴氏的觀點之中,血液本屬於陰,根據神靜則陰生,而形役則陽亢之意,血液之生成甚為困難,而全身器官均需要其滋養,所以陰血常有不足之呼!而體力勞動形役之際,則所需陰血之量猶多,若陰血不足則陽亢隨之而現,所謂陽盛陰衰是也。此種解說比之丹溪之說,就更加淺顯而易明,而且又合乎現代的生理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