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誤判了中國:西方政要智囊重構對華認知

本書為《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文章結集。採訪對象包括美國前總統卡特、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等41位頂級政要、智囊精英。這些在西方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政要或智庫成員,對中國有著長期深入的研究。其中很多人不僅曾經客觀地分析過中國面臨的問題,現在也具有面對中國崛起而承認現實、自我糾錯的勇氣。本書所集結的文章反映了他們對西方種種“誤解”的最新認識,也集中反映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現實與發展趨勢的重新認知和判斷。全書共分五章,包括:深厚的文化價值觀、新型的大國關係、獨特的政黨制度、成功的經濟模式和中國式的和平崛起。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們誤判了中國:西方政要智囊重構對華認知
  • 作者:谷棣、謝戎彬
  • ISBN:978-7-5075-4283-7
  • 頁數:280頁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基本信息,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谷棣,謝戎彬主編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01
ISBN:978-7-5075-4283-7
頁數:280頁
價格:32.00元

圖書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一種深厚的文化價值觀
約翰·奈斯比特及夫人:中國是蘋果,美國是橘子
約瑟夫·奈:在曲阜感悟中國軟實力
勞倫斯·庫恩:中國夢並非模糊空洞的口號
趙錫成、趙小蘭父女:中國夢意義深遠
沙學文:將中國夢注入中國製造
凱瑞·布朗:中國歷史應是西方的“必修課”
彼得·聖吉:中國包容文化將重獲新生
柯偉林:中國很強大,但還不夠自信
第二章 一種新型的大國關係
基辛格:中美有責任建新型大國關係
約瑟夫·奈:中國變富,中美都會受益
福山:中國崛起對我的理論形成挑戰
卡特:美中合作既是機遇也是責任
布熱津斯基:美民間對華批評源於無知或焦慮
大前研一:中國發展對日本不是威脅
桑德施奈德:中國就像一面遠方的鏡子
恩道爾:中美關係的不利因素在美國
史蒂芬·佩里:英國願在中國受打擊時幫助中國
米爾斯海默:我希望我的理論被證明是錯的
道格·班道:現在是美國真正改變其對外政策的時候
休·懷特:澳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促進中美平等對話
第三章 一種獨特的政黨制度
約瑟夫·奈:反腐就是增加中國共產黨的軟實力
皮特·鮑泰利:民主的要義是為人民負責
貝淡寧:當代賢能政治是中國的大進步
麥克萊倫:高效是中國體制的巨大優勢
廖燃:腐敗與政治制度無關
托尼·賽奇:學美國沒什麼意思
第四章 一種成功的經濟模式
史蒂芬·羅奇:戰略思維是中國發展奇蹟的精髓
奧尼爾:中國成就是令人敬畏的標尺
米夏埃爾·普法費爾:德國對中國企業沒有偏見
馬西莫·羅依:中國房地產不是華爾街式泡沫
福爾德:中國經濟不會有“雷曼時刻”
拉夫特:中國不必為減排“忙於招架”
第五章 一種中國式的和平崛起
包道格:中國崩潰論已成笑料
季塔連科等:中國抓住了重要戰略機遇期
霍米茨基:中國發展有利於全世界
霍布斯鮑姆:中國降低了全球戰爭的危險
德博拉·布羅伊蒂加姆:中國為非洲打開了一扇門
傑克·斯奈德:中國離過度擴張還很遠
愛德華·N·魯瓦克:世界對中國崛起的恐慌在加劇
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美國沒有能力阻止中國崛起
古斯塔夫·格拉茨:歐洲的抱怨上不了台面
馬·雅克:西方年輕人在思考,為什麼中國做的好
拉納·米特:作為二戰盟友的中國,不該被遺忘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