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決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套用

成本決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套用

《成本決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套用》是2006年1月1日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亨利·M·萊文 派屈克·J·麥克尤恩。

基本介紹

  • 書名:成本決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套用
  • 作者:(美)亨利·M·萊文 派屈克·J·麥克尤恩
  • 譯者:金志農 孫長青 史昱
  • ISBN:7503841265,9787113089740
  • 頁數:214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1月1日
  • 開本:16開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前言,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平裝: 214頁
開本: 16開
ISBN: 7503841265
條形碼: 9787503841262
尺寸: 23.1 x 16.1 x 0.9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亨利·M·萊文 派屈克·J·麥克尤恩 譯者:金志農 孫長青 史昱
亨利·M·萊文:教育私有化研究國家中心主任,曾為史丹福大學高等教育學和經濟學榮譽教授,現為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和教育學資深教授,已出版14部影響力巨大的專著;發表了300多篇教育經濟學及相關學科文章,他本人因在該領域的突出貢獻而獲得“貢約·梅耳德爾評估貢獻獎”等眾多獎項。他的教育理念引起了教育界經濟界的轟動,受到眾多管理、評估人士的一致認同。
成本決定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套用

內容簡介

成本—效益分析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便是眾多研究在一些領域總是蜻蜒點水,一帶而過。備受冷遇的它今天終於有機會登上舞台,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這要歸因於它本身無限巨大的潛力,一旦遇到機遇,它便點石成金,迸發出驚人的力量。本書主要和大家一起探討了四種成本分析,讓大家在了解成本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全面理解成本的測度方法、成本數據的解釋以及成本與效果(效益、收益和效用)的關係。本書不僅有深刻的理論講解,還具有30個入木三分的實踐案例分析,讓您體會理論加實踐的巨大魅力。本書便是一部提供給評估師、管理者、研究人員的成本效益神聖寶典,也是適合中國教育經濟市場的管理制度草案,更是一門評估、管理、研究人員的必修課。

媒體評論

亨利菜文所做的一切,與其他任何經濟觀察家相比,其出色之處在於他對於實施成本分析進行了切實的考慮,並且關注到了教育評估體系的自身競爭。
——《教育評估策略分析》
研究表明,較小規模的班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那么,這就意味著縮小班級規模便是成本一效益的改變嗎?萊文和麥克尤恩所寫的此書為眾多教育政策制定者提出此問題及其他決策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方法和理念。它解釋和區分了成本分析的各種不同概念,包括成本一效益,成本一收益和成本一效用分析,並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引人矚目的實用案例,本書將對教育領域中所有熱衷於高效理財的決策者們起到不或缺的作用。
——杜克大學公共政策經濟管理學院海倫·F·萊德
每個評估專業及渴望成為專業評估者的學生都必須掌握一些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知識,為達到達個目的,本書提供了極好的服務。凡是為成為專業評估師而準備的人員,無論教育領域內外與否,都應當系統全面地閱讀這本書。
——明尼蘇達州大學教育政策專業達雷爾·R·劉易斯
成本分析及人文服務管理體系的教授者也應該仔細閱讀此書,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文服務業管理系統將會面臨蓄提高效率的問題,本書可以幫你引導學生邁入這個領域並且學會如何對管理實例進行分析。出於作者對這個極為複雜的州題進行了很棒的處理,我授予他許多嘉獎與讚許,這本書終於被譯成了管理方面的有益資料。
——名州州立大學政治科學系簡·S·依泊琳導語
濃縮公共管理政策之精華,開闢教育經濟領域之經典!一個讓教學高效運行的偉大管理原則,一種震撼人心的全新管理理念,值得每一位追求務實作風和進取精神的管理、研究人員一讀!成功的管理者,從這裡開始…… 本書用45個精細圖表,深刻探討了四種成本分析,即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可行性分析,還有30個入木三分的實踐案例分析,讓您體會理論加實踐的巨大魅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書卻能做到“魚”與“漁”的兼得。書中科學體系是難得之“漁”,其中案例分析更是豐富之“魚”,且本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操作性,相信你可以大餐一頓了!

前言

本書第l版出版於1983年。當時,可悲的是:“每個人都在談論成本一效益分析,可是沒有人在做成本一效益分析”。幾乎20年過去了,這個評價仍然合理嗎? 在教育領域,成本一效益分析的使用仍然不多。就我們的知識而言,足可以用一本書來討論這個話題。但是,一些評估師用的通用教材只用部分的篇幅來討論這個話題(Boardman,Greenberg,Vining,&Weimer,1996;Ro ssi&Freeman,1993;Weiss,1998),而且,其他大多數這類教材即使討論這個問題,也只是蜻蜒點水,一帶而過。或許不用奇怪,教育方面的成本一效益分析出版物的數量一直以來都增長緩慢。
與此鮮明對照的是,成本一效益分析正在迅速地成為衛生研究人員的標準工具。在衛生領域,成本一效益分析的教科書以及對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的概論性文章非常多(Drummond,O’Brien,Stoddart,& Torrance,1997 ;Gold,Siegel,Russell,&Weinstein,1996;Johannesson,1996;Sloa n,1995)。衛生政策和衛生經濟學方面的雜誌定期地發表各種經驗研究成果,其數量成百上千,這些研究對不同醫療措施的成本一效益進行比較。甚至有國家級的專門小組一直發布推薦意見,指導如何合理開展這類研究,如何合理地解釋其研究結果(Weinstein,Siegel,Gold,Kamlet,& Russell, 1996)。尤其令人振奮的是在選擇或比較各種衛生保健投資項目時,成本一效益分析日益成為一種有用而且必要的工具。
在教育方面,成本一效益分析理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人們要求各級政府的官員們要用同樣甚至更少的資源來做更多的事。誇張一點說,這至少在有關強調教育投資和政策的“成本一效益”或“效益”的辯論中表現得非常明顯。然而,這些觀點常常不是建立在牢靠的證據之上的。對這種狀況的責備至少部分地歸因於這樣的事實,即政策制定者甚至教育評估師仍然沒有廣泛地理解成本評估。我們希望通過對成本分析的介紹,能夠鼓勵他們,並使他們能夠將成本分析方法與他們的評估和決策結合起來。更好地培訓對提高成本研究的水平而言,即便不是一個充分的條件,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本書的主要目的自第一版出版以來一直沒有改變,即為學校職員、評估師和學生對成本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作一個透徹的介紹。
在其他一些方面,本版也做了很大的修改。就全書而言,我們用許多教育成本研究的實際例子替換了第一版中假設的例子。我們也參考了許多理論和套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對本書的部分內容進行了重寫和增補,以反映本領域的最新發展。在教育方面缺乏進展的地方,我們盡力參考衛生領域成本分析的最新成果。
在第1版中,對效益(effectiveness)、收益(benefits)和效用(utility)進行的討論只局限於其中的一章。這一版我們將這些討論擴展為完整的3章(第 6章至第8章),專門討論成本一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成本一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和成本一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在每一章中,我們都對效益、收益和效用的估算方法以及根據成本解釋這些信息的程式進行了論述。而且,我們也十分注意一項嚴謹的成本研究應具有的幾個基本特點,如敏感性分析。第9章關於成本評估的套用一章在第1版的基礎之上作了較大擴充。例如,提出了一個評估成本研究的清單,並說明了如何利用這個清單評估一項具體的成本一效益研究。這一章也討論了一些新的話題,如利用“ 對照表”(league table)對幾個不同的成本研究的結果進行比較。最後,附錄B以主題分組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成本研究的最新的參考書目。後記
成本分析技術是一整套系統地評估政策效果的技術的統稱,主要由成本一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成本一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成本一效用分析(Cost—LItility Analysis,CuA)和成本一可行性分析(Cost-Feasibility Analysis,CFA)等具體套用技術構成。《成本決定效益》一書,是我們計畫翻譯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經典著作譯叢”中的第一本,緊接著我們還將陸續翻譯《成本一收益分析》、《成本一效用分析》、《元分析》和《公共政策的專家建議》等姊妹篇,以期為國人提供一套完整的成本分析的系列叢書。
美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把成本分析技術廣泛套用於防洪項目的評估。1936年美國洪水控制法令要求,水資源項目必須按估計的效益和成本之差進行評價;1950年水資源跨部門委員會的報告《江河流域開發項目經濟分析範例》(英文原名“Proposed Practices flor Economic Analysis of RiverBasin Projects”,又稱“綠皮書”)試圖把公共項目管理和經濟學理論相結合;1952年美國預算局在預算公告上就開始設立自己的成本分析項目評價標準。如今,成本分析技術在公共政策的許多領域得到廣泛套用,並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美國1229號行政法令要求美國聯邦機構對任何每年超過100萬美元經濟效果的法令都必須提供效果分析,必須明確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並儘可能地確定提案對整個社會而言是否實現了淨效益的最大化。
許多州2012年都要求在法令的提案中包含效益一成本分析的內容。
毋庸置疑,成本分析技術是一套有關項目的成本和效果(效益、收益和效用)的對比分析技術,但就我國2012年體制而言,對公共項目進行成本分析與其說是這項技術的具體套用具有重要意義,不如說是成本分析的理念和思想對決策者的指導和約束來說更為重要。在各種利益的驅動之下,我們的諸多公共項目往往不是以項目成本的有效性和社會淨效益的最大化作為衡量標準,而是以項目的“展示度”和決策者個人或小團體的政治利益最大化作為追求目標,在這種定位錯誤的情形之下,形形色色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在所難免!如果不能在體制上糾正這種方向性的錯位,以成本分析的理念來約束公共項目的決策過程,那么,我們將很難從根本上杜絕“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屢屢發生,建設“節約型社會”也將任重而道遠。
成本分析技術還給予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多角度、多維度地審視“效益”概念。比如說,我們如何從多角度來看待生態效果的多重增益性 ?在此,我們不妨把生態效果的多重增益性歸結為“三效性”,即生態效益( Ecological Benefits)、生態效率(Ecological Effectiveness)和生態效用 (Ecological Utility),“三效”統一於生態效果(Ecological Effects)。
生態效益(或收益)是生態效果的貨幣化度量,或者說,是以貨幣化的方式度量生態效果的強度(比如說,防護林改善環境,促進農業增產,其最終目的則是農業增收,亦即農業產品貨幣化收益的增加);生態效率則是生態效果的非貨幣化表現,或者說以非貨幣化的形式度量生態效果(比如說,水土保持林提高土壤水源涵養能力,這時如果我們用貨幣化的方式來表示水源涵養的生態效果,強行地評價一方水土涵養水源的貨幣價值,技術上很困難,現實中也沒必要);生態效用則是生態效果滿足人們對生態環境偏好的程度,或者說人們對生態環境主觀感覺愉悅的程度(比如說,優美的森林環境使人們精神感覺到愉悅,清新的空氣讓人們有一種延年益壽的感覺)。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把這三個相互關聯又各有側重的概念混為一談,在評價生態效果時,往往只強調生態效益(或收益),而忽視了生態效率和生態效用,甚至人為地以生態效益(或收益)替代生態效率和生態效用,就像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強調GDP對經濟成長的指標性作用,而忽視了社會發展的真諦是“以人為本 ”,全面、持續、穩定和協調地發展,使我們在實踐中往往會因此而陷入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對立的困境之中。
我們無須再贅述成本分析技術所蘊涵的理念和思想,僅以上述的例子,也足以表達出譯者翻譯這本書乃至整個一套叢書的出發點和目的,那就是通過對成本分析技術的介紹,促請人們(特別是決策者們)在公共決策過程中,以社會淨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多角度、多維度評價公共項目的影響和作用。
如果本書在這些方面能給讀者一點啟迪,則實為譯者之所期盼也。
行文至此,不禁讓我想起五位譯者的筆耕之苦,他們來自於我國科技、智慧財產權、外交和外事等戰線,在國外同窗500多個日日夜夜,卻一直不忘在課時之餘,挑燈夜作,辛勤筆耕。因此,此譯本的付梓實屬五位同窗的共同結晶,他們是金志農(第1章~第5章、附屬檔案)、史昱(第7章)、孫長青(第8 章)、鄭慧芬(第9章)和王劍嬌(第6章),全書由金志農統稿及校訂。公共政策分析中的成本分析技術實為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多學科的交叉邊緣學科,限於譯者才學粗淺,實難免在譯文中存在錯誤和漏洞,如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不吝賜正。
金志農 2005年5月28日

目錄

第2版 致謝
第2版 前言
第1章 成本分析引論
1.1 本書意圖
1.2 本書目標
1.3 成本一效益分析的重要性
1.4 評估與決策中的成本分析方法
1.4.1 成本一效益分析
1.4.2 成本一收益分析
1.4.3 成本一效用分析
l.4.4 成本一可行性分析
1.4.5 成本分析方法小結
1.5 全書概要
1.6 練習
第2章 建立分析框架
2.1 問題識別
2.2 什麼是替代方案
2.3 誰是讀者
2.4 使用什麼類型的分析方法
2.4.1 分析工作的性質
2.4.2 讀者的接受能力
2.4.3 時間約束
2.4.4 有效的專業技能
2.5 成本分析是必要的嗎
2.6 練習
第3章 成本的概念與估算
3.1 成本的概念
3.2 成本分析預算的不充分性
3.3 要素分析法(Ingredients Method)
3.3.1 識別要素
3.3.2 熟悉政策措施
3.4 要素歸類
3.4.1 人員類要素
3.4.2 設施類要素
3.4.3 器材類要素
3.4.4 其他投入類要素
3.4.5 委託人的必需投入類要素
3.4.6 通常考慮的羅列要素
3.5 要素成本資料的來源
3.6 練習
第4章 要素賦值
4.1 成本估價的目的和原則
4.1.1 市場價格
4.1.2 影子價格
4.2 要素賦值的方法
4.2.1 人員
4.2.2 設施
4.2.3 設備
4.2.4 消耗品
4.2.5 委託人所需投入估計
4.3 要素成本評價的小結
4.4 練習
第5章 成本分析
5.1 使用成本分析表
5.2 在資助者之間分攤成本
5.2.1 分攤要素成本
5.2.2 分配現金補貼
5.2.3 計算每個資助人的淨成本
5.3 跨年份的成本一
5.3.1 根據通貨膨脹調整成本
5.3.2 貼現成本
5.3.3 貼現程式
513.4 選擇貼現率
5.3.5 成本的跨年份分布一
5.4 不確定性因素的考慮
5.4.1 沒有可利用的成本資料
5.4.2 存在多個不同的成本估計值
5.5 成本與決策
5.6 本章小結一
5.7 閱讀材料
5.8 練習
第6章 成本一效益分析
6.1 定義效益指標
6.1.1 目標和效果的聯繫一
6.1.2 中間結果與最終結果一
6.1.3 多重結果的處理
6.2 計算效益的方法
6.2.1 建立因果關係的障礙
6.2.2 實驗評估、準實驗評估和關聯性評估一
6.2.3 元分析如何有用
6.3 效果貼現
6.4 分析效果的分布
6.5 成本和效益的結合
6.5.1 成本一效益比
6.5.2 效益一成本比
6.6 不確定性因素的考慮
6.6.1 敏感性分析.,
6.6.2 決策樹和期望值分析.
6.6.3 其他方法.
6.7 本章小結.
6.8 閱讀材料.
6.9 練習.
第7章 成本一收益分析
7.1 收益的概念.
7.2 評估收益的方法.
7.2.1 實驗、準實驗和關聯性評估法.
7.2.2 情境評價(Contingent,Valuation)
7.2.3 顯性行為法(Observed Behavior)
7.3 收益的貼現.
7.4 分析收益的分布.
7.5 成本與收益的合併分析.
7.5.1 收益一成本比.
7.5.2 淨收益.
7.5.3 內部回報率.
7.5.4 哪個指標更優.
7.6 不確定性因素的考慮.
7.7 本章小結.
7.8 閱讀材料.
7.9 練習.
第8章 成本一效用分析
8.1 多屬性效用理論.
8.1.1 多屬性效用函式.
8.1.2 進一步分析.
8.2 估算單屬性效用函式的方法.
8.2.1 比例評分法.
8.2.2 直接法 (the Direct Method)
8.2.3 變數機率法(Variable Probability Method)
8.2.4 一個簡要的提示.
8.3 評估權重的方法.
8.3.1 直接法(me Direct Metbod)
8.3.2 變數機率法一
8.3.3 使用哪種方法
8.4 究竟對誰最有效用
8.5 效用的貼現
8.6 成本與效用的結合
8.7 不確定性因素的考慮
8.8 本章小結
8.9 閱讀材料
8.10 練習.
第9章 成本評估的套用
9.1 成本分析的各種套用
9.2 使用成本分析的指導方針
9.2.1 分析的質量
9.2.2 分析的普及性
9.2.3 結合外部信息
9.3 成本分析的評估清單
9.4 套用評估標準的清單
9.4.1 建立決策框架
9.4.2 評估成本
9.4.3 評估效益、效用或收益
9.4.4 比較成本和效果
9.4.5 套用分析結果
9.5 對照表的使用
9.6 成本研究的設計與實施的進一步分析
9.6.1 需要什麼專門知識
9.6.2 與專家一道工作
9.7 在評估設計中結合成本分析
9.8 練習
9.9 本書結語
附錄A練習答案
參考文獻
關於作者
譯者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