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經濟學

戀愛經濟學

戀愛經濟學,又稱愛情經濟學。指的是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合理的解釋戀愛這種非理性行為。戀愛中確實有經濟學,即使那些看來最不理智、最為折磨人的戀愛,也是存在一個成本收益衡量,使他們有理由繼續下去,只是因為他們衡量收益的方式與普通人不同,生活中存在很多明明痛苦仍要繼續的戀人,也有明明相愛仍要分手的戀人。所以,愛情不是只衡量成本收益的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戀愛經濟學
  • 外文名:The economics of love
  • 又稱愛情經濟學
  • 含義:用經濟學的原理來合理的解釋戀愛
簡介,評價標準,評估過程,附加條件,結論,

簡介

戀愛經濟學指的是,當你在失戀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那些往日的纏綿和情話無非是沉沒成本,理性的決策者不該再考慮過去,關鍵是以後怎么做才能取得最佳效益;當你沉浸在戀愛的快樂之中,你是否考慮過經營這場戀愛的機會成本,你選擇了她而非她,那么那個你沒選擇的她,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戀愛經濟學

評價標準

假設條件,談戀愛的人是經濟人,且對戀愛存在一定的評價標準,如下:
1、最為首要的一個模型自然是成本與收益的衡量。通過愛情得到的收益是大於付出的成本的。這一條件是愛情存在的基礎條件。
2、談具體一段戀愛的收益要大於談其他戀愛,或者是單身的收益。
3、分手所承受的痛苦要大於繼續在一起所忍受的痛苦(即付出的成本)。

評估過程

在戀情剛開始時,即使收益很小,成本很大,但只要收益為正,仍有開始的可能。而當雙方開始衡量成本與收益時,這段戀情已經開始趨近於理智與穩定,此時是最符合經濟學的階段。
當開始衡量第二個條件時,戀情已經亮起了紅燈,戀人此時已經有了二心,開始尋找更好的歸宿。但只要找不到更好的歸宿,那么仍然繼續這段戀情的可能仍很大。當進入到考慮分手所承受的痛苦的階段時,已經到了最後一個階段。
一旦得出的結論是“長痛不如短痛”,那么這段感情也到了結束的時候。如果此經濟人屬於害怕痛苦的類型,那么很可能就出現身邊常常見到的不開心仍要在一起的案例。

附加條件

1、愛情讓人目光短淺,眼前的情況很容易影響他們對未來長期的預期,從而導致錯誤的決策。
2、人一生體驗的愛情極其有限,往往第一段又特別美好。很容易出現“此生非此人不嫁(不娶)”的非理性行為,從而影響決策。
3、雖然假設戀人是經濟人,但一般情況下戀人會為對方著想,從而扭曲自己的成本收益曲線,從而作出非最優決策。
4、戀情是雙方甚至多方共同影響的事件。即使自己作出了正確的決策,但可能因為對方的錯誤決策而最終導致總體的非理性。
5、即使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但人生只有一次,並不存在任何檢驗的機會。從而不能肯定這就是最優決策。

結論

雖然嘗試用經濟學的理論解釋戀愛,但因為此評價標準因人而異,不存在對比可能性,且無法衡量是否最優。所以最後只得用非理性的方式來給出結論:“選你所愛的,愛你所選的。”
戀愛經濟學戀愛經濟學
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J·巴羅在他的評論集《不再神聖的經濟學》序言裡便開宗名義地宣布:“我認為任何社會行為,包括愛情,都受經濟推理的支配。”當你在戀愛中不再感到快樂,為是否離開對方在道德天平上搖擺時,經濟學家會幫你分析:在你消耗了寶貴的稀缺資源(時間和金錢)的同時,你所感到的快樂和幸福,也就是福利,卻沒有成比例增加。資源被直接或潛在地浪費,這才是最大的不道德。
假如你的女友拋棄了你,選擇了一個在你看來簡直是土鱉的傢伙,你憤憤不平。經濟學家則笑著告訴你:每個人的喜好不同,用經濟學的術語說,就是各自的效用函式存在差異,不過,在尋求自我最大滿足這一點上,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管他什麼成本收益,把所愛的人牢牢抓住,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