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猴類

懸猴類

懸猴類 (anaptomorphimae)是主要的絕滅眼鏡猴類型。生存的時代為早一晚始新世。分布在美洲的西北部和西歐。有不很特化的臼齒,最後上、下臼齒有高和呈球狀的主尖,北美早始新世的teronius是了解最多的懸猴類,頭骨上顯示出有較大的大腦半球,位置靠近的大眼眶,短的鼻和膨大的聽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懸猴類
  • 外文名:anaptomorphimae
  • 生存年代:早一晚始新世
  • 生存地點:美洲的西北部 西歐
基本信息,簡介,特徵,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懸猴類
【拉丁文名】:anaptomorphimae
體長 : 1m
體重 : 20kg
食物 : 植物
【生存年代】:早一晚始新世
【生存地點】:美洲的西北部 西歐
【物種種類】:哺乳綱 mammalia 、靈長目 primates

簡介

從耳區鼓室的結構來看,早第三紀的眼鏡猴類不僅包括特化的類型和現生眼鏡猴的祖先類型,而且也有發展到高等靈長類的類型。
如產自法國始新統的尼古魯猴(necrolemur),其形態特徵遠遠超出了狐猴階段而接近於猿類,但它不是猿猴的直接祖先。中國晚始新統的黃河猴(hoanghonius)發現於山西的垣曲盆地。
1953年又增加了兩個下頜骨。有些學者認為1930年的材料應置於兔猴類。

特徵

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靈長類為雜食性,具五指型四肢和靈活的手指,手指前端具指甲而無爪或蹄。
眼增大,雙眼前視,腦較發達。牙齒也不特化,臼齒方形,上、下臼齒均呈四尖型,齒式為2、1、3、3或2、1、2、3。靈長類不是高度特化的哺乳動物,保留著較多一般性的真獸類的特徵。靈長類與食蟲類有很多近似之處,尤其是早期的和較低等的種類。
靈長目最引人注意之處是人類自己在生物學分類系統中也被置於靈長目中。因此,靈長目的化石對研究人類起源將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由於靈長目動物的樹棲習性,使其化石較少,更增加了少量靈長類化石的身價。至於人類化石由於直接關係到人類的起源及人種的起源等敏感問題,就更為引人注目。
靈長目的分類有不同的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