憍賞彌國

憍賞彌國

跋蹉國(梵文天城體:वत्स,拉丁文轉音:vatsá;巴利文:Vaṁsa;摩揭陀俗語:Vaccha;英文:Vatsa,),漢語音譯又作:拔沙國、跋沙國、婆搓國、筏蹉國等,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都城都城憍賞彌,故也稱為憍賞彌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跋蹉國
  • 英文名稱:Vatsa
  • 所屬洲:亞洲
  • 類型:中印度古國
  • 記載:《羅摩衍那》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

基本信息

都城憍賞彌(梵文:Kausaübi、Kauśāmbī,巴利文:Kosambī,英語:Kau1amb),為梵文音譯,又作:憍尚彌、憍閃彌、祇賞彌、拘睒彌(《佛國記》)、拘剡彌、拘屍彌、拘鹽惟、拘羅瞿、拘翼、拘深、拘邏、鳩睒、俱舍彌等,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城市之一,遺址現在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Allahablad)憍賞彌區(Kau1amb)科桑村(Kosam Khiraj)村(地理坐標:東經80.59度,北緯26.55度),所濱亞穆納(梵文:Yamunà,英文:Yamuna)河流經阿拉哈巴德市處與恆河匯合,應歸入恆河南岸國家,邦首府在都城遺址北面203千米。該都城名亦作國名。
公元前八世紀,保拉法(Pauravas)王朝的尼遮沙王(Nicaksu)在位時代,因當時位於恆河上流的都城——象城(Hastinàpura),遭受洪水衝擊,夷為廢墟,遂遷都於雅莫拿河(Yamunà)浜之憍賞彌城(Kausaübi)。遷都之後帝國分裂,曾在保拉法霸權管轄之下的地方統治者和邦國紛紛宣布獨立,保拉法人居住的憍賞彌城區域,被稱為跋蹉國。據說該國國名是迦屍國君王所賜,意為犢子。到佛陀時期(公元前5-4世紀),存續的十六大國中,勢力較大的有摩揭陀國、僑薩羅國、跋闍國和跋蹉國,此外還有數不清的次要幫國。這些邦國採取不同類型的治理方式,有些屬於君主制,有些屬於共和制。各國為了爭取生存空間,國家間的戰爭非常頻繁。與中國歷史類似,國家間的混戰中,最成功的一定是新興國家,但是最正統、最合法的朝庭卻有很長的存續期,保拉法王朝直至公元前411年,在摩揭陀國已經先後滅了跋闍國、僑薩羅國之後才最終消亡。
憍賞彌國
圖為:考古發掘出的阿育王柱,上刻有銘文“Kosa-ṃbiya” (注意,考古發現的憍賞彌城的地理位置,與法顯、玄奘的記述並不一致)
憍賞彌國
建於公元前7世紀的城牆遺址與亞穆納河
根據典籍記載,佛陀在世時,跋蹉國由優陀延王(Udayana,玄奘音譯為“鄔陀衍那王”,意為“出愛”。又稱優填王等)統治,此時該國都城憍賞彌是八大商業城市之一。佛陀曾多次到都城“具史羅精舍”布道,並使優陀延王皈依了佛門。據《長阿含經》記載,佛陀的第一座塑身像,是在優陀延王的襄贊下,由目犍連尊者指導,由憍賞彌城的手工藝師用檀香木雕刻而成,塑像高達20米。優陀延王之後,王位又傳4代,公元前411年,被摩揭陀國的都沙迦王(Darsaka)所滅。
距離憍賞彌城東北方向56千米的阿拉哈巴德市,其名稱由梵語Prayāga變化而來,意為“祭祀之地”,這裡是梵天創造世界後第一次獻祭的地方,它是印度教和印度神話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城市,古代婆羅門教的聖城之一。

地理位置

關於此國之位置,康寧罕(A. Cunningham)修正《西域記》中‘缽邏耶伽至憍賞彌距離五百餘里’的說法,改為‘五十餘里’,並推測它應在阿拉哈巴(Alla habad)西北三十哩,即閻牟那(Jumna)河畔的古代村落科珊村(Kosa^m)。史密斯(V. A. Smith)則依《西域記》及《大慈恩三藏法師傳》所載的距離及方向,認為它是在阿拉哈巴西南、印度鐵路之蘇特那(Sutna)車站附近。又,華特斯(T. Watters)以《經集》〈波羅延品〉所列阿拉卡(Al!aka)至舍衛城的地名中有此國名,而推測它靠近舍衛城,但這也並非定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