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朗

慧朗(662~725)唐代僧。為南山律宗道宣法系第四世。新定遂安(浙江)人。未出家前即信奉佛教,常不辭勞悴,四出求法。二十二歲,逢南宗頓教禪僧之指示,乃往天台山,途中遇一老僧,為其開示心要,師豁然悟本源,遂棲林野參修,經數年,始歸故邑,寄居慧安寺。

基本介紹

  • 本名:慧朗
  • 所處時代:唐
  • 出生地:新定遂安
  • 出生時間:662
  • 去世時間:725
  • 主要成就:南山律宗道宣法系第四世
歷史記載,人文事跡,拜師哲匠,住持龍興寺,

歷史記載

【 慧朗 】 《 佛學大詞典 》
(一)景龍年間(707~709),頂忽湧現神光,盈照數十里,眾皆奇之,請登法席,演說法要。開元四年(716),師乃依光州道岸剃度,並受具足戒。師久積淨業,曾有山嶺震動、大龜呈祥之靈跡,四方學禪觀者,皆雲集於此。開元十三年,示寂於龍興寺,世壽六十四。[宋高僧傳卷八]
(二)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詳。為雪峰義存之法系,長慶慧棱之法嗣。為同門中之翹楚,通稱為‘朗上座’。碧岩錄第四十八則(大四八·一八三下):‘朗上座吃卻招慶飯了。’曾住福州(福建)報慈院。[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一、五燈會元卷八]

人文事跡

拜師哲匠

唐永淳二年(683),二十二歲的慧朗在衢州北山遇見了禪宗的南宗頓教高僧,欲拜其為師。高僧對他說:“你追求佛法已經很久了,我難為你師,你可前往天台山,那裡才有你想見到的哲匠。”於是,慧朗就前往天台。到了嵊州剡溪(今屬浙江嵊州)石城寺時,在寺中見到了一位老禪師,鶴髮冰膚,目光如電,聲含鐘律,神合太虛。禪師問慧朗:“你要到哪裡去?”慧朗道:“我想到天台求佛大法。”禪師道:“那我與你一起去罷。”就與慧朗同行。兩人走了十數里,感到累了,就在一棵樹下休息。禪師指著身旁的樹對慧朗道:“佛法都是清寂安然的,這樹也是如此。所以你不必到遠處去,應回歸本生,普度眾生。”慧朗豁然領悟本源,遂棲息林野參禪,經數年,乃歸故鄉遂安縣慧安寺。
一日,遠在會稽(今浙江紹興)的秦望山林嶺震動。俄有大龜出現,許多人都好奇地問:“這是什麼祥兆呵?”不久,有一個叫辯公的禪師自會稽雲門寺而來,他身長八尺四寸,高鼻大目,目光射人,通曉《大品》、《思益》、《維摩》等佛經。眾人都說:“真是神僧呵!大龜的出現,想必就是應了此驗罷。“慧朗聽說後,微服前往,欲拜其為師。見了辯公後,辯公叫慧朗參解《維摩經》的奧義,慧朗答道:”《維摩經》好比太陽照著螢火、海水澆灌牛跡。“辯公大加讚賞,說:”真是維摩詰佛再世啊!“

住持龍興寺

景龍中,慧朗的同鄉余少興、同宗余仁等十數人鹹共宗事,遞請慧朗說法。一天晚上,眾人忽見神光從慧朗項中發出,盈照十數里。眾人大驚,辯公更是加師之禮,請慧朗登座。眾人欣然,嘆道:“先前山之震動、龜之出現,現在想來,倒並非應了辯公的出現。”從此,四方學禪觀者匯聚無數。
開元四年(716),睦州守李思絢在烏龍山之陽為慧朗建造了佛寺。自此,“方大設戒壇,廣邀律德……既而發希有心,受具足戒,珠圓月滿,內外俱明,遍臨壇為戒師,旋請益為學士,眾情加重,道在益尊。”
開元七年(719),睦州刺史韋利器深心歸向。八年(720),歙州(今安徽歙縣)長史許思恭請往治所。十三年(725)九月二十一日,慧朗在龍興寺對他的弟子們說:“吾將去矣。吾三生此州,今一生矣,” 言罷,儼然圓寂,終年六十四。弟子們秉承遺命荼毗建塔,許多僧人學者先後前來參拜,並偉慧朗佛法,其中就有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僧一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