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畫

意象畫

該派反對當時學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現手法,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光色變化中表現對象的整體感和氛圍氣的創作方法,主張根據太陽光譜所呈現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一反過去宗教神話等主題內容和陳陳相因的灰褐色調,使歐洲繪畫出現發揮光色原理加強表現力的新方法,對繪畫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意象畫
  • 通過:用色彩,條文,作畫
  • 類似:印象派
  • 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
簡介,其他信息,作品欣賞,

簡介

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 ,利用感覺通過用色彩,條文,作畫,類似印象派。
印象派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興起的一個畫派。
這一名稱是由1874年該派作者舉行畫展時,批評家對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畫出以嘲笑而來。
代表畫家有莫奈、畢沙羅、西斯萊、雷諾瓦等。

其他信息

聚焦法國印象派繪畫
印象派是19世紀後半期誕生於法國的繪畫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馬奈、畢沙羅、雷諾瓦、西斯萊、德加、莫里索、巴齊約以及塞尚等人。印象派畫家的繪畫生長在寫實主義的土壤之中,但他們的主要興趣在於準確而客觀地描繪個人面對世界時的視覺感受。印象派畫家對瞬間視覺感受,對色彩、氛圍、筆觸的關注,超過對社會歷史、宗教、倫理的關注,正是在這一方面,他們與此前的歐洲畫家走上了不同的藝術道路。他們的作品剛出現時受到已經習慣於古典繪畫形式的觀眾非難,1874年在首屆印象派畫展上,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畫遭到批評,從此以後,“印象派”和“印象主義”就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來稱呼像莫奈這樣一批藝術家們的作品。
歐洲繪畫史的發展進程看,正是在印象派畫家筆下,閃爍的陽光和微妙的陰影被引入畫面,繪畫由此變得清新明麗而有生機。藝術家追求真實的努力在印象派時代達到頂峰,然後開始回落。從馬奈到塞尚,歐洲繪畫傳統在自我否定的同時又在自我完善,這樣的進程構成了整個西方現代繪畫的發展框架。印象派畫家雖然在開始其藝術活動時受到誤解甚至嘲諷,他們共同活動的時間也沒有持續很久,但他們對西方藝術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並波及音樂和文學。到20世紀初期,印象派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藝術流派。直到今天,印象派繪畫在世界各地受觀眾歡迎的程度,仍然超過繪畫史上其他流派的作品。利用像馬奈、莫奈、雷諾瓦、德加或塞尚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這次畫展將介紹法國印象派的演變:它的開始、發展和它對後來繪畫藝術的影響。參觀者不僅可以觀察到這些傑出畫家處理的題材的多樣性(涉及風景、靜物和肖像),也可以觀察到他們繪畫經驗的發展。一些代表作品的展出,使這次畫展顯得很難得。這次來中國展出的印象派作品共51件,法國印象派的主要畫家可以說囊括無遺———莫奈11件,西斯萊5件,德加4件,雷諾瓦4件,馬奈3件,畢沙羅7件,凡汀———拉圖爾、莫里索、巴齊耶等人也都有作品與中國觀眾見面。其中像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酒館女招待》,德加的《舞蹈課》、《咖啡館,又名苦艾酒》、《年輕女人像》,莫奈的《魯昂大教堂》、《睡蓮》,雷諾瓦的《半身像,陽光的效果》,畢沙羅的《蓬圖瓦茲:艾爾密塔日的坡地》,西斯萊的《魯弗申的花園小路》等作,都屬於印象派繪畫藝術的典範之作。
印象派繪畫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觀眾才得以看到不多的印象派作品。在法國文化年活動中,集中展示印象派繪畫,開創了我國對外藝術交流史的先例。這次與中國觀眾見面的5l件作品,屬於法國國家收藏珍品,大部分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奧賽博物館是專門收藏近代美術作品的國立博物館,它位於巴黎塞納河畔,是世界各地的藝術朝聖者巴黎之旅的必選站點。奧賽博物館一次拿出這樣多而精的印象派作品,送到遠隔重洋的中國展出,堪稱世紀性的藝術盛會。這次畫展希望向民眾提供一次機會,在中法文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認識中法文化相近和區別的東西,中法文化共有和互補的東西。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法蘭西共和國文化通訊部主辦,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和奧賽博物館承辦的“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於10月10日———11月27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然後去上海美術館和香港藝術館陳列。

作品欣賞

張京生教授《美國印象》油畫
印象畫派擅於捕捉光影的變化,在90年代,張京生教授自美國歸來後,曾創作一批《美國印象》系列,色彩斑斕、光影交錯,可謂印象畫的佳作。
張京生《綠色世界》布面油畫張京生《綠色世界》布面油畫
張京生《人體》布面油畫張京生《人體》布面油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