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蔭園

惠蔭園

惠蔭園是一處始建於明代中期的古典園林建築。園址初為明代嘉靖年間歸湛初宅園。後屬胡汝淳,名“洽隱山房”。園中有“小林屋”水假山,為疊山名家、畫家周時臣仿太湖洞庭西山林屋洞設計。位於蘇州市臨頓路南顯子巷18號,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蔭園
  • 位置:蘇州市臨頓路南顯子巷18號
  • 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歸湛初宅園
  • 時間:清順治六年
  • 地區:江蘇省
歷史,遺址保護,

歷史

1649—1751
清順治六年(1649年),韓馨得此廢園,修為棲隱之地,名為“洽隱園”,雲壑幽深,竹樹滄涼,“小林屋”洞若天開。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園毀於火,惟存水假山。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復,蔣蟠漪篆書“小林屋”洞額。韓是升《小林屋記》云:“洞故仿包山林屋,石床、神鉦、玉柱金庭,無不畢具。歷二百年,苔蘚若封,煙雲自吐。”園繼歸皖人倪蓮舫,改稱“皖山別墅”。
1878—1880
太平天國時期一度作為某王府,園景有所曾損。同治年間,江蘇巡撫李鴻章在此創立安徽會館及程公祠,作為安徽同鄉宴息之所,並重修園林,取名“惠蔭園”。蘇州知府蒯子范又加擴建,遂有八景:柳蔭系舫、柳蔭眠琴、屏山聽瀑、林屋探奇、藤崖佇月、荷岸觀魚、石竇收雲、棕亭霽雪。光緒四至六年(1878—1880年)會館增築佇月樓、戲台,並造機房數十間。二十年,張振軒增建安徽先賢祠,李鴻章續撥巨款,命趙宗道修園。並於園北廳堂兩廊壁間嵌置“惠蔭園八景”石刻,鐫吳寶善繪惠蔭園總圖、洪立朴繪八景分圖,以及王凱泰序、闞風樓記、趙宗道識。遊園觀戲,賦詩作畫,經商習工,祭先祀祖,坐堂辦公,集於一處,時為惠蔭園全盛時期。
民國後,園漸衰,曾設閱報社、遊藝場,對外開放,遊人甚多。抗日戰爭勝利後,西部一度由施劍翹創辦從雲國小,東部散為民居。

遺址保護

50年代初,曾有朝鮮貴賓來此參觀。其後會館、花園俱為第一初級中學(後改為第十中學)使用。1966年以後,學校為建教學大樓和操場,填沒水池,拆去部分清代建築;因挖防空洞,致使假山坍塌,“小林屋”洞淤塞。今存會館門樓、程公祠、安徽先賢祠及水假山。近幾年來,祠堂建築已由學校陸續加以維修保護。水假山則有待於搶救維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