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憐口

蒙古和元朝皇室﹑諸王﹑貴族的私屬人口。蒙古語ger- n k d(意為家中兒郎)的音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怯憐口
  • 含義:蒙古和元皇室諸王貴族私屬人口
  • 蒙古語:ger- n k d
  • 蒙古語意為:家中兒郎
元代徐元瑞《習吏幼學指南》說:“怯憐口﹐謂自家人也。”鄭麟趾《高麗史.印侯傳》說:“怯憐口﹐華言私屬人也。”最初﹐怯憐口是草原部落貴族的僮僕﹐類似突厥語部落的ew-orlan(家中兒郎)。隨著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皇室﹑諸王﹑貴族通過虜獲﹑分封﹑招收﹑影占等辦法﹐占有一大批人戶﹐特別是各種工匠﹐作為私屬人戶﹐稱之為怯憐口。一般情況下﹐這些怯憐口不承擔國家賦役﹐專為領主服役﹐大都從事手工造作和農耕﹑放牧﹐也有人作怯薛﹑校尉﹑鷹房捕獵戶。皇室﹑諸王投下經常收集放良﹑析居人戶和還俗僧道為怯憐口。在官府軍役﹑科差繁重﹐不堪負擔的時候﹐有些軍戶和農戶還投奔諸王投下﹐充當怯憐口﹐躲避賦役重擔。這就引起朝廷和投下之間對戶口的爭奪。元廷曾經多次下令禁止軍民任意投奔各投下充當怯憐口﹐但始終不能徹底禁斷。各斡耳朵和投下有各自的怯憐口人匠總管府或提舉司﹐管理私屬人戶。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僅累朝斡耳朵直接役使的媵臣怯憐口就達萬人之多。元廷不止一次對皇室﹑諸王的怯憐口頒發賞銀和進行賑濟。怯憐口的生活有時比一般民戶還有某種程度的保障。怯憐口不是一個階級﹐其中包括官宦﹑衛士﹑富人﹐更多的是窮苦勞動者。在元代﹐怯憐口實際上成了一種戶籍名稱﹐即不受國家控制的私屬人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